浙教版科学八上 1.2《水的组成》(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八上 1.2《水的组成》(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9-03 15:01:07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1.2水的组成科学浙教版版 八年级上认识气体氧气分别在一瓶空气和一瓶氧气中,将
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观察现象。观察到的现象是: 在有空气的瓶中燃烧没有变化。带火星木条的在氧气中复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支持燃烧,能
使带火星的木
条复燃纯净氢气燃烧和不纯氢气爆炸。纯净的氢气在氧气中安静燃烧,
发出淡蓝色火焰。不纯的氢气在氧气中点燃爆炸结论:认识气体可燃烧而且产生
淡蓝色火焰氢气可燃性气体在燃烧前要验纯 水的组成新知导入复习引入水循环过程中,水的形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没有变成其他物质?水的三态(固、液、气)之间发生变化。没有变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如果在水中通入直流电,会怎样?物理变化水是由什么组成的?设想:新知讲解水电解实验装置实验探究—水的电解顶端带有活塞的玻管(带刻度尺)阴阳极 玻璃管内装满水(内加少量
氢氧化钠或稀硫酸溶液,以
增强溶液的导电性。)与电源正极相连为阳极与电源负极相连为阴极长颈漏斗1.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满水,水的颜色、状态为_____________ ; 2. 接通直流电,仔细观察 :两个电极上出现了____,哪个电极气泡产
生快_____ 。 3. 过一会儿两支玻璃管内液面 _____________。 4.在相同电解时间里,哪个电极产 生的气体多____,两
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水的电解实验探究任务一:观看电解水实验,完成任务:1.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满水,水的颜色、状态为_____________ ; 水的电解实验探究无色透明液体任务一: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结合实际生活说说水的物理性质① 纯净的水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透明的液体。② 在常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④ 水对很多物质的溶解能力很强。水中生物的生活就是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③ 水在4℃时密度最大,为1克/厘米3。水结冰时密 度减小,体积膨胀。⑤ 纯净的水不易导电。2. 接通直流电,仔细观察 :两个电极上出现了____,哪个电极气泡产
生快_____ 。 3. 过一会儿两支玻璃管内液面 _____________ 。 4.在相同电解时间里,哪个电极产 生的气体多____,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 。水的电解实验探究气泡阴极都下降且有高低阴极2:1任务一:5.用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它是_____________。
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 ______________,说明它是_____________。气体发生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任务二:氢气氧气从上述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
1、水在电解时可以产生 和 两种气体。
2、氧气中的氧和氢气中的氢是从 中来,所以水是由 和 组成。任务三:氧气氢气水氢氧结论:变化的过程可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为:思考: 1. 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2.氧气和氧、氢气和氢是否一样? 3.能不能说“因为电解水生成氧气和氢气,所以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化学变化不一样不能思考与讨论: 4.回忆并讨论水、氢气和氧气都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 5.构成这些物质的粒子很小,但这些粒子中是否存在比它更小的粒子呢?由分子构成。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氢气由大量的氢(气)分子构成;氧气由大量的氧(气)分子构成;水电解实验可以说明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所以水分子中含有两种不同的、更小的粒子。这种粒子就是原子。水电解实验的微观解释科学实验证明,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原 子早在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就提出了原子的概念。他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道尔顿的原子论开辟了从微观世界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新纪元。现在,人们凭借扫描隧道显微镜(简称STM)已经能够“看到”原子的图像。普利斯特里
(Joseph Priestley ,1733~1804)
英国的化学家  因对气体研究的卓著成就,被称为“气体化学之父”水的组成探究史 :   英国的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常常爱给朋友们表演魔术:他拿了个“空”瓶子,在朋友们面前晃了几下,然后,他迅速地把一支点着的蜡烛移近瓶子。“啪!”的一声,瓶口吐出了长长的火舌,但立刻又熄灭了……
原来,这位魔术师在瓶子里早已装满无色的“可燃空气”(氢气)和空气。它们混合后 点燃,会发出巨大的声响。
起初,普利斯特里只是给朋友们变变魔术而已。可他并没有发现变完魔术后,瓶子里还有一位神秘的“客人”。终于有一天,普利斯特里发现瓶壁上有不少水珠!
水的真面目第一次被识破(18世纪中叶)亨利?卡文迪许(H.Cavendish,
1731~1810)
英国杰出的物理学家、化学家制出纯氧,并确定了空气中氧、氮的含量,证明水不是元素而是化合物。被称为“化学中的牛顿”。1781年,普利斯特里把他的发现告诉卡文迪许。
卡文迪许用不同比例的“可燃空气”和空气混合物进行实验,证实了普利斯特里的发现,并断定生成的液体是水。
在氧元素被确认后,卡文迪许用纯氧代替空气,从而确认2体积的“可燃气”与1体积的氧恰好化合成水。
虔诚的“燃素学说”信徒,还始终认为水是一种元素,没有做出正确的解释。水也被看作是一种元素拉瓦锡
Antoine Laurent Lavoisier
1743~1794
法国化学家
  进行的化学革命被公推为18世纪科学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成就之一。他所提出的新观念、新理论、新思想,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卡文迪许的助手布拉格登于1783年6月访问巴黎时,将这一实验告诉了拉瓦锡。
拉瓦锡立即进行了跟踪实验, 不仅合成了水,同时还将水分解为氧气和氢气,再次确认了水的组成,并且用氧化理论给以准确的说明。
氧化学说是对“燃素学说”的否定,关于水组成、空气组成等是对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说的批判。18世纪科学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成就之一课堂练习2.如图1-13所示,在水中通直流电
一段时间后,在_______极产生的气体体积较大。用点燃的
火柴接近这种气体,发现它会 _____,产生______ 色的火
焰。这种气体是 ______。另一极产生的气体体积较____,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这种气体是 _____。阴极 燃烧淡蓝色 氢气小氧气1.在下列变化中,属于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 )
A. 水能结冰 B. 水能沸腾
C. 水能蒸发 D. 水能电解D拓展提高3.如图是水电解过程的示意图,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每个水分子是由______个氢原子和______个氧原子构成的。
(2)水电解后,产生氢分子和氧分子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
(3)在水电解的反应过程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____,反应前后保持不
变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212∶1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课堂总结在纸上用知识框架的形式将本节课的知识呈现出来。板书设计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了氢气和氧气。且它们的体积比是 2∶1。2、水的结构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1、水的电解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作业布置撰写一份小报告: “我了解你——水” 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1.2《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课题
水的组成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年级上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到水的组成,能明确说出水由氢和氧组成。(2)知道氧气和氢气的检验方法。(3)知道可燃性气体在燃烧之前要验纯。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水的组成科学探究史,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体验科学验证的过程。(3)在电解水的实验过程中,初步学习如何观察实验并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记录实验过程及现象。(5)在合作与讨论中,学会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相关化学史的学习,认识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意识到正确的思想观念对科学探究的重要作用。
重点
水的电解产物分析及结论;水分子的构成及水的一些性质
难点
电解水实验的分析及解释。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认识气体
演示带火星木条在氧气和空气中的现象。
演示纯净的氢气燃烧现象和不纯的氢气爆炸现象
复习引入: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在这些水循环过程中,水的形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在水循环过程中有没有生成新的物质?这些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观察现象并记录得出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观察现象并记录得出纯净的氢气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不纯的氢气燃烧会发出爆炸声,所以可燃性气体在燃烧之前要验纯。
学生讨论、猜想、回答
激发学习兴趣,进入主题
讲授新课
科学探究
如果我们给水加热,水会变成水蒸汽,但如果我们给水通直流电,又会发生怎样的现象呢?
一、水的电解:
1、 介绍实验装置及电路连接。
引导正确的实验并观察。
2、 观察现象:
(1)接通电源,观察电极和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可以看到电极上出现气泡,气体汇集在两个玻璃管的上部,两个玻璃管的液面下降。 (2)用点燃的火柴接触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即产生气体体积较多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这个玻璃管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氢气是所有气体中密度最小的一种气体,具有可燃性,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之前要先验纯,纯净的氢气能够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点燃不纯的氢气会爆炸。
(3)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端,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是氧气。
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本身不能燃烧,但能使燃烧更加剧烈。(4)与电源正极相连通的电极叫阳极,阳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与电源负极相连通的电极叫阴极,阴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氢气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
(5)实验结论
A.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这是什么变化?----化学变化。
通电这个过程用文字表达为:水 ------ 氢气 + 氧气 ,
气体体积比 2 : 1
课件展示思考与讨论:
1.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2.氧气和氧、氢气和氢是否一样?
3.能不能说“因为电解水生成氧气和氢气,所以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
二、水分子的构成
思考与讨论:
1.回忆并讨论水、氢气和氧气都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
2.构成这些物质的粒子很小,但这些粒子中是否存在比它更小的粒子呢?
3. 这些粒子是什么呢?
视频展示水电解的微观动画
展示科学家经过研究后发现这些粒子是----原子。并画出了水电解的过程示意图。
展示科学家探究水组成的科学史
小组动手实验,观察并完成记录三个任务单,小组汇报实验结论。
小组思考讨论与回答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水分子在通电情况下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而这些氢分子和氧分子都是通过水分子分解而来的,所以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小组思考讨论、回答
学生观看并理解
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辨析理解,突破难点。
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
课堂小结
一起回顾,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获得了哪些知识?
回顾
板书
1、水的电解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了氢气和氧气。且它们的体积比是 2∶1。
通电
水 ------ 氢气 + 氧气 ,
2、水的结构
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
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一个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1.2 《水的组成》练习
1. 检验氧气的方法,正确的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如果复燃则可能是氧气 B.用鼻子闻一下
C.用嘴巴吸一口,感觉舒服的是氧气 D.用眼睛观察
2.在水通电分解的实验中,产生的两种气体体积比大致是----------------------------(  )
A.1∶1 B.1∶2 C.1∶3 D.1∶4
3.关于水的电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物理变化 B.是化学变化 C.是物理性质的表现 D.产生的氧气体积较大
4. 如图所示是电解水实验。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
A.观察电解水的现象 B.研究电解水产物的性质
C.探究电解水的条件 D.验证水是由氧和氢组成
5. 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满水,接通电源后,两支玻璃管内
的水面都下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接正极的玻璃管内水面下降快 B.接负极的玻璃管内水面下降快
C.两支玻璃管内水面下降一样快 D.不确定
6. 关于电解水的实验,错误的是-----------------------------------------------------------(  )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水通直流电能生成氢气和氧气
7. 如图表示宇宙飞船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8.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可以分解,在此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水分子的数目 B.分子的种类
C.物质的种类 D.构成物质的原子的种类
9. 查阅资料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
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C.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D.检查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10. 在做水的电解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其目的是---------------------( )
A.增强水的导电性 B.增加生成的氧气的量
C.增加生成的氢气的量 D.以上说法都正确
11. 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和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试管中生成气体B,则B是______,
b应接电源的_______。
(2)图中现象表明实验是“未开始”“刚
开始”还是“已进行一段时间”?
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该实验中产生氧气的体积是8毫升,
则生成氢气的体积是____毫升。
(4)该实验可以说明,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生成了两种不同的气体,请书写其文字
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如图所示,图甲是水电解实验装置,图乙是老师针对图甲实验设计的创新装置。图乙的创新实验操作步骤如下:先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向其中注入250 g的氢氧化钠溶液做电解液,用注射器将电解液注满移液管并倒立在装置的两极,连接好导线,开启直流电源,约4 min,产生一定量的气体时,关闭电源,随即检验两极产生的气体。请你结合图示和操作步骤,回答问题。
(1)图乙中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移液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检验此气体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移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移液管的尖嘴口上方,将气体放出,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
(2)你认为图乙的创新实验相对图甲来说,所具备的优点组合是______(填字母)。
①实验时,手不用直接接触有腐蚀性的电解液
②使用注射针头作电极,两极距离近,反应快
③两极气体的检验非常方便
④所用实验器材都是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改制而成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1.A 2.B 3.B 4.D 5.B 6.C 7.D 8.D 9.B 10.A
11. (1)氧气 正极 (2)已进行了一段时间 (3)16mL (4)
12.(1)氧气(2)B
课件31张PPT。1.2水的组成科学浙教版版 八年级上认识气体氧气分别在一瓶空气和一瓶氧气中,将
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观察现象。观察到的现象是: 在有空气的瓶中燃烧没有变化。带火星木条的在氧气中复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支持燃烧,能
使带火星的木
条复燃纯净氢气燃烧和不纯氢气爆炸。纯净的氢气在氧气中安静燃烧,
发出淡蓝色火焰。不纯的氢气在氧气中点燃爆炸结论:认识气体可燃烧而且产生
淡蓝色火焰氢气可燃性气体在燃烧前要验纯 水的组成新知导入复习引入水循环过程中,水的形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没有变成其他物质?水的三态(固、液、气)之间发生变化。没有变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如果在水中通入直流电,会怎样?物理变化水是由什么组成的?设想:新知讲解水电解实验装置实验探究—水的电解顶端带有活塞的玻管(带刻度尺)阴阳极 玻璃管内装满水(内加少量
氢氧化钠或稀硫酸溶液,以
增强溶液的导电性。)与电源正极相连为阳极与电源负极相连为阴极长颈漏斗1.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满水,水的颜色、状态为_____________ ; 2. 接通直流电,仔细观察 :两个电极上出现了____,哪个电极气泡产
生快_____ 。 3. 过一会儿两支玻璃管内液面 _____________。 4.在相同电解时间里,哪个电极产 生的气体多____,两
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水的电解实验探究任务一:观看电解水实验,完成任务:1.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满水,水的颜色、状态为_____________ ; 水的电解实验探究无色透明液体任务一: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结合实际生活说说水的物理性质① 纯净的水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透明的液体。② 在常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④ 水对很多物质的溶解能力很强。水中生物的生活就是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③ 水在4℃时密度最大,为1克/厘米3。水结冰时密 度减小,体积膨胀。⑤ 纯净的水不易导电。2. 接通直流电,仔细观察 :两个电极上出现了____,哪个电极气泡产
生快_____ 。 3. 过一会儿两支玻璃管内液面 _____________ 。 4.在相同电解时间里,哪个电极产 生的气体多____,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 。水的电解实验探究气泡阴极都下降且有高低阴极2:1任务一:5.用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它是_____________。
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 ______________,说明它是_____________。气体发生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任务二:氢气氧气从上述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
1、水在电解时可以产生 和 两种气体。
2、氧气中的氧和氢气中的氢是从 中来,所以水是由 和 组成。任务三:氧气氢气水氢氧结论:变化的过程可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为:思考: 1. 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2.氧气和氧、氢气和氢是否一样? 3.能不能说“因为电解水生成氧气和氢气,所以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化学变化不一样不能思考与讨论: 4.回忆并讨论水、氢气和氧气都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 5.构成这些物质的粒子很小,但这些粒子中是否存在比它更小的粒子呢?由分子构成。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氢气由大量的氢(气)分子构成;氧气由大量的氧(气)分子构成;水电解实验可以说明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所以水分子中含有两种不同的、更小的粒子。这种粒子就是原子。水电解实验的微观解释科学实验证明,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原 子早在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就提出了原子的概念。他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道尔顿的原子论开辟了从微观世界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新纪元。现在,人们凭借扫描隧道显微镜(简称STM)已经能够“看到”原子的图像。普利斯特里
(Joseph Priestley ,1733~1804)
英国的化学家  因对气体研究的卓著成就,被称为“气体化学之父”水的组成探究史 :   英国的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常常爱给朋友们表演魔术:他拿了个“空”瓶子,在朋友们面前晃了几下,然后,他迅速地把一支点着的蜡烛移近瓶子。“啪!”的一声,瓶口吐出了长长的火舌,但立刻又熄灭了……
原来,这位魔术师在瓶子里早已装满无色的“可燃空气”(氢气)和空气。它们混合后 点燃,会发出巨大的声响。
起初,普利斯特里只是给朋友们变变魔术而已。可他并没有发现变完魔术后,瓶子里还有一位神秘的“客人”。终于有一天,普利斯特里发现瓶壁上有不少水珠!
水的真面目第一次被识破(18世纪中叶)亨利?卡文迪许(H.Cavendish,
1731~1810)
英国杰出的物理学家、化学家制出纯氧,并确定了空气中氧、氮的含量,证明水不是元素而是化合物。被称为“化学中的牛顿”。1781年,普利斯特里把他的发现告诉卡文迪许。
卡文迪许用不同比例的“可燃空气”和空气混合物进行实验,证实了普利斯特里的发现,并断定生成的液体是水。
在氧元素被确认后,卡文迪许用纯氧代替空气,从而确认2体积的“可燃气”与1体积的氧恰好化合成水。
虔诚的“燃素学说”信徒,还始终认为水是一种元素,没有做出正确的解释。水也被看作是一种元素拉瓦锡
Antoine Laurent Lavoisier
1743~1794
法国化学家
  进行的化学革命被公推为18世纪科学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成就之一。他所提出的新观念、新理论、新思想,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卡文迪许的助手布拉格登于1783年6月访问巴黎时,将这一实验告诉了拉瓦锡。
拉瓦锡立即进行了跟踪实验, 不仅合成了水,同时还将水分解为氧气和氢气,再次确认了水的组成,并且用氧化理论给以准确的说明。
氧化学说是对“燃素学说”的否定,关于水组成、空气组成等是对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说的批判。18世纪科学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成就之一课堂练习2.如图1-13所示,在水中通直流电
一段时间后,在_______极产生的气体体积较大。用点燃的
火柴接近这种气体,发现它会 _____,产生______ 色的火
焰。这种气体是 ______。另一极产生的气体体积较____,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这种气体是 _____。阴极 燃烧淡蓝色 氢气小氧气1.在下列变化中,属于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 )
A. 水能结冰 B. 水能沸腾
C. 水能蒸发 D. 水能电解D拓展提高3.如图是水电解过程的示意图,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每个水分子是由______个氢原子和______个氧原子构成的。
(2)水电解后,产生氢分子和氧分子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
(3)在水电解的反应过程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____,反应前后保持不
变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212∶1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课堂总结在纸上用知识框架的形式将本节课的知识呈现出来。板书设计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了氢气和氧气。且它们的体积比是 2∶1。2、水的结构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1、水的电解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作业布置撰写一份小报告: “我了解你——水” 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1.2《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课题
水的组成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年级上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到水的组成,能明确说出水由氢和氧组成。(2)知道氧气和氢气的检验方法。(3)知道可燃性气体在燃烧之前要验纯。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水的组成科学探究史,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体验科学验证的过程。(3)在电解水的实验过程中,初步学习如何观察实验并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记录实验过程及现象。(5)在合作与讨论中,学会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相关化学史的学习,认识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意识到正确的思想观念对科学探究的重要作用。
重点
水的电解产物分析及结论;水分子的构成及水的一些性质
难点
电解水实验的分析及解释。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认识气体
演示带火星木条在氧气和空气中的现象。
演示纯净的氢气燃烧现象和不纯的氢气爆炸现象
复习引入: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在这些水循环过程中,水的形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在水循环过程中有没有生成新的物质?这些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观察现象并记录得出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观察现象并记录得出纯净的氢气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不纯的氢气燃烧会发出爆炸声,所以可燃性气体在燃烧之前要验纯。
学生讨论、猜想、回答
激发学习兴趣,进入主题
讲授新课
科学探究
如果我们给水加热,水会变成水蒸汽,但如果我们给水通直流电,又会发生怎样的现象呢?
一、水的电解:
1、 介绍实验装置及电路连接。
引导正确的实验并观察。
2、 观察现象:
(1)接通电源,观察电极和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可以看到电极上出现气泡,气体汇集在两个玻璃管的上部,两个玻璃管的液面下降。 (2)用点燃的火柴接触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即产生气体体积较多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这个玻璃管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氢气是所有气体中密度最小的一种气体,具有可燃性,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之前要先验纯,纯净的氢气能够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点燃不纯的氢气会爆炸。
(3)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端,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是氧气。
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本身不能燃烧,但能使燃烧更加剧烈。(4)与电源正极相连通的电极叫阳极,阳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与电源负极相连通的电极叫阴极,阴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氢气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
(5)实验结论
A.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这是什么变化?----化学变化。
通电这个过程用文字表达为:水 ------ 氢气 + 氧气 ,
气体体积比 2 : 1
课件展示思考与讨论:
1.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2.氧气和氧、氢气和氢是否一样?
3.能不能说“因为电解水生成氧气和氢气,所以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
二、水分子的构成
思考与讨论:
1.回忆并讨论水、氢气和氧气都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
2.构成这些物质的粒子很小,但这些粒子中是否存在比它更小的粒子呢?
3. 这些粒子是什么呢?
视频展示水电解的微观动画
展示科学家经过研究后发现这些粒子是----原子。并画出了水电解的过程示意图。
展示科学家探究水组成的科学史
小组动手实验,观察并完成记录三个任务单,小组汇报实验结论。
小组思考讨论与回答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水分子在通电情况下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而这些氢分子和氧分子都是通过水分子分解而来的,所以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小组思考讨论、回答
学生观看并理解
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辨析理解,突破难点。
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
课堂小结
一起回顾,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获得了哪些知识?
回顾
板书
1、水的电解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了氢气和氧气。且它们的体积比是 2∶1。
通电
水 ------ 氢气 + 氧气 ,
2、水的结构
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
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一个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1.2 《水的组成》练习
1. 检验氧气的方法,正确的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如果复燃则可能是氧气 B.用鼻子闻一下
C.用嘴巴吸一口,感觉舒服的是氧气 D.用眼睛观察
2.在水通电分解的实验中,产生的两种气体体积比大致是----------------------------(  )
A.1∶1 B.1∶2 C.1∶3 D.1∶4
3.关于水的电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物理变化 B.是化学变化 C.是物理性质的表现 D.产生的氧气体积较大
4. 如图所示是电解水实验。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
A.观察电解水的现象 B.研究电解水产物的性质
C.探究电解水的条件 D.验证水是由氧和氢组成
5. 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满水,接通电源后,两支玻璃管内
的水面都下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接正极的玻璃管内水面下降快 B.接负极的玻璃管内水面下降快
C.两支玻璃管内水面下降一样快 D.不确定
6. 关于电解水的实验,错误的是-----------------------------------------------------------(  )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水通直流电能生成氢气和氧气
7. 如图表示宇宙飞船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8.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可以分解,在此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水分子的数目 B.分子的种类
C.物质的种类 D.构成物质的原子的种类
9. 查阅资料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
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C.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D.检查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10. 在做水的电解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其目的是---------------------( )
A.增强水的导电性 B.增加生成的氧气的量
C.增加生成的氢气的量 D.以上说法都正确
11. 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和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试管中生成气体B,则B是______,
b应接电源的_______。
(2)图中现象表明实验是“未开始”“刚
开始”还是“已进行一段时间”?
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该实验中产生氧气的体积是8毫升,
则生成氢气的体积是____毫升。
(4)该实验可以说明,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生成了两种不同的气体,请书写其文字
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如图所示,图甲是水电解实验装置,图乙是老师针对图甲实验设计的创新装置。图乙的创新实验操作步骤如下:先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向其中注入250 g的氢氧化钠溶液做电解液,用注射器将电解液注满移液管并倒立在装置的两极,连接好导线,开启直流电源,约4 min,产生一定量的气体时,关闭电源,随即检验两极产生的气体。请你结合图示和操作步骤,回答问题。
(1)图乙中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移液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检验此气体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移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移液管的尖嘴口上方,将气体放出,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
(2)你认为图乙的创新实验相对图甲来说,所具备的优点组合是______(填字母)。
①实验时,手不用直接接触有腐蚀性的电解液
②使用注射针头作电极,两极距离近,反应快
③两极气体的检验非常方便
④所用实验器材都是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改制而成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1.A 2.B 3.B 4.D 5.B 6.C 7.D 8.D 9.B 10.A
11. (1)氧气 正极 (2)已进行了一段时间 (3)16mL (4)
12.(1)氧气(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