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暑期八年级物理复习策划物体的运动含2010中考试题汇编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0暑期八年级物理复习策划物体的运动含2010中考试题汇编有答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9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0-07-10 15:58:00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0江苏中考试题选编-物体的运动(含答案)
1、(南通)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由此可判断( )
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D.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2、(镇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经常要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明显不合理的是( )
A.课桌高80cm B.人步行的速度是5m/s
C.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D.让人感觉舒适的室内温度为23℃左右
3、(镇江)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测木块长度 B.测木块质量 C.熄灭酒精灯 D.测液体温度
4、(淮安)乘客坐在轮船中逆流而上,认为自己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
A.河岸边的树 B.迎面驶来的船 C.流淌着的河水 D.所乘轮船的船舱
5、(南京)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约为42℃ B.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mm
C.教室里日光灯的额定功率约为40W D.做一遍中学生眼保健操的时间约需5s
6、(苏州)在学习、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B.一个中学生的正常体重约为1000N
C.初中生跑100m所需的时间约为8s
D.我们现在所用的物理课本长度约为26cm
7、(苏州)右图展示的是翟志刚在太空中走出“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站在舱
口处手举五星红旗的情景.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球 B.太阳
C.月亮 D.“神舟”飞船
8、(盐城)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初中生的体重约为50N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20m/s
C.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D.正常人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min
9、(扬州)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人沐浴时水的温度一般是60℃ B.某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500kg
C.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100cm D.两个鸡蛋重约1N
10、(镇江)载人飞船与运载火箭成功分离前,飞船相对于火箭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11、(苏州).起重机将一箱货物在5s内匀速提升了l 5m,货物的速度大小为 m/s,合 km/h.
12(无锡)如图所示,在讨论“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这句话所涉及物体运动相对性的内容时,认为云朵向西运动的同学是以 为参照物;认为月亮向东运动同学是以 为参照物.
13、(南京)沪宁城际铁路即将通车,南京至上海路程约为300km,若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为250km/h, 则乘坐该列车从南京到上海只需 h.列车中的乘客看到车外的树木飞驰而过,这是以 为参照物。
14、(南通)(8分)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
(1)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选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 m/s.
(2)小组间交流时,发现不同小组测得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不同.
①请你猜想影响最大速度的因素可能是 (写出一个影响因素).
②为了验证你的猜想,简要的做法是 .
15、(无锡)图甲为某地距离传感器发出和接受超声波信号检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
(1)已知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某次检测车速时,传感器发出至接受超声波信号用了0.4s,求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2)如果将距离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可以将物体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像显示在计算机的屏幕上.利用传感器测得某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像如图乙所示,请在丙图中画出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像.
参考答案:1~9:ABDDCDDCD
10、静止 11、3 10.8 12、月亮 云朵 13、1.2 列车 14、(1)先变大后不变0.16(2)①纸锥的质量(其他猜想只要合理均给分) ②选择形状相同、质量不同的纸锥竖直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最大速度,并分析最大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其他对应的做法只要合理均给分)
15、
第12题图

t/s
s/m
O
90
60
30
1
3
2

t/s
v/(m·s-1)
O
45
30
15
1
3
2

传感器
第14题图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5.2速度
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
一、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
相同时间比路程(观众)
辅导:如果两个对象的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则不能光比路程或光比时间,应该:
1:算出他们相同路程(如1m)所花的时间;
2:算出他们相同时间(如1s)内通过的路程。
然后比较快慢:
1、 路程相同,所需时间越长,运动越慢;
2、 时间相同,通过路程越长,运动越快。
很明显,采用第二种方法更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所以物理学中采用观众的方法,这里的1s就叫单位时间。
二、速度
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的作用: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公式:v=
单位(SI):m/s 读作:米每秒;其他单位:cm/min Km/h
换算:1m/s=3.6Km/h
常见:步行速度:1.4 m/s 5Km/h 自行车:4.2m/s 15Km/h 光速、声速
三、重要实验: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
1、实验器材:米尺(卷尺)、秒表(手表)
2、实验表格
序号 下落高度/m 落地时间/s 速度/(m/s)
1
2
3
辅导:注意实验表格设计的一般方法和要求,都可以模仿参照此表。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5.4世界是运动的
一、运动与静止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的改变。
2、静止: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
二、运动的相对性
同一个物体,选取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三、参照物的选取
1、通常默认地面为参照物;
2、参照物一般可以任意选取,但不选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
3、描述物体运动情况时,必须事先选定参照物。
四、重要实例
1、车辆的启动、运行过程中的现象;
2、月、云、地之间的相对运动;
3、空中加油;
4、同步卫星;
5、风洞;
6、鸟撞飞机。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测量的含义:将待测量与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这个公认的标准量就称为单位。
二、国际单位制(SI)
长度的主单位-米(m)
1、长度单位换算规律
1m=109m
2、面积单位换算规律
辅导:面积单位换算的次数=相应长度单位换算的次数×2
3、体积单位换算规律
辅导: 体积单位换算的次数=相应长度单位换算的次数×3
1L= 1dm3 1mL=1 cm3
三、使用刻度尺
(一)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刻度尺
(二)使用方法(关键字)
1、紧靠、放正 2、对齐、垂直 3、估读、单位
(三)三种类型
(四)单位与分度值
辅导:将读数化成小数点后只有一位时,单位与所用刻度尺分度值的单位相同。这个特征可以用来检验自己的读数是否正确!如上图B,如果读成1.5cm,此时小数点后只有一位,而单位是cm,与刻度尺的分度值mm不一致,所以肯定错了!
(五)测量误差
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2、误差不可避免,只可减小;错误可以避免,不允许发生。
3、较小误差的方法 ①多次测量娶平均值。②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
辅导:根据实验需要,选用适当量程和分度值的测量工具是中考的一个热点。比如蜡块重力过小,小于测力计的分度值,无法准确测量,应换用其他工具或方法。
四、测量长度的其他方法
1. 测多算少:常用于测量对象较小时,如长度、厚度、直径、质量、时间、等。
2. 以直代曲
五、时间测量
(一)时间的主单位-秒(s)
(二)秒表的使用
辅导:附图两张,应多仔细观察分度值和量程、思考大圈、小圈的关系。
六、相关物理量估测
一般分子的直径:10-10m (几分之一nm) 纸厚、 发粗: 几十μm
学生步距: 50cm 物理课本面积: 480cm2
课桌高度: 70cm 一元硬币的厚度1.9 mm
热水瓶容积: 2L 纯净水桶: 18.9L
眨眼一次: 0.3s 一元硬币厚: 1mm
课桌长度: 60cm 乒乓球直径: 4cm
课桌面积: 2400cm2 易拉罐容积: 350mL
呼吸一次: 3s 窗玻璃厚度: 几mm
教室高度: 3~4m 铅笔长度: 18cm
鞋底面积: 400~500cm2(两只) 矿泉水瓶容积: 500mL
人体体积: 50dm3 壹元硬币的面积: 4.5cm2
每分钟脉搏: 72次 脉搏每次时间: 0.8s
辅导:多观察生活,体会常见物体的尺度。挡住右侧数据,反复训练、巩固。
nm
103
103
103
103
101
101
101
Km
m
dm
cm
mm
μm
106
106
102
102
102
Km2
m2
dm2
cm2
mm2
103
103
m3
dm3(L)
cm3(mL)
0 1 2 3 4 5 6 7cm
A:2.07cm B:1.50cm C:2.00c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5.3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1、 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1) 匀速直线运动
s-t图像 v-t图像
1、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1)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2)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
3)速度大小与方向保持不变;
4)在任意相等的时间段内,通过的路程始终相等。
2、根据图像比较物体运动快慢:
相同时间比路程 相同时间比路程 直接根据坐标计算
(2) 变速直线运动
加速
1、 类型
减速
2、 平均速度
(1) 平均速度的求法
如:求AB段的平均速度vAB= 即:三个物理量应该匹配,都是针对同一段的物理量。
(2) 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不能将各段的速度取平均值来求整段的平均速度。
(3) 平均速度是一种等效思想,如平均速度为10m/s,并不表示该物体每秒都运动10m,而是表示该物体运动快慢和以10m/s速度匀速运动物体的快慢等效。
2、 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t
s
0
t
v
0
t
s
0
t
s
0
t
s
0






加速:斜面滚下物体 减速:竖直上抛物体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