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四、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知识要点精析
1.实验目的
(1)练习使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
(2)利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
2.实验原理
(1)电火花计时器(如图1-6所示)是利用火花放电在纸带上打出小孔而显示出点迹的计时仪器.使用时,墨粉纸盘套在纸盘轴上,并夹在两条纸带之间.当接通220V的交流电源,按下脉冲输出开关时,计时器发出的脉冲电流经接正极的放电针、墨粉纸盘到接负极的纸盘轴产生火花放电(如图1-7所示).于是在运动的纸带上就打出一列点迹.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每隔0.02s打一次点.
(2)电磁打点计时器(如图1-8所示)是一种使用低压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工作电压10V以下,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每隔0.02s打一次点.
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可用图1-8来说明:当线圈中通入的交流电为正半周时,设电流方向如图1-9甲所示,则线圈中被磁化的钢制簧片左端为N极,永久磁铁使簧片受到一个向下的力;当交流电变为负半周时,电流方向如图1-9乙所示,簧片左端为S极,永久磁铁使簧片受到一个向上的力.随着交变电流方向的周期性变化,簧片周期性地受到向下、向上的力就振动起来,制造时使簧片的固有频率为50Hz等于交变电流的频率,这样簧片就振动得最激烈(共振),振动频率也为50Hz,每隔0.02s就在从其下面通过的纸带上打下一个点.
(3)两种计时器的比较
两种计时器使用的都是交流电源,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都是每隔0.02s打一个点;但是它们的工作电压不同,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10V以下低压,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220V,电火花计时器工作时,纸带运动受到的阻力较小,误差较小.
(4)如果把纸带跟运动物体连接在一起时,打点计时器便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这些点记录了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相应的时间.通过对纸带上点之间距离的研究,可以了解物体的运动情况.
3.实验器材
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刻度尺,导线,220V交流电源(或低压交流电源).
4.实验步骤
(1)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对照使用说明书了解计时器的结构,检查墨粉纸盘是否已经正确地套在纸盘轴上,将两条白纸带穿过限位孔,墨粉纸盘夹在两条纸带之间(若是电磁打点计时器,应将纸带压在复写纸的下面,复写纸的正面朝下).
(2)接220V交流电源(若是电磁打点计时器,用10V以下低压交流电).
(3)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若是电磁打点计时器,则打开电源开关),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就打出一行小点.
(4)立即关闭打点计时器,取下纸带.从能够看清的某个点开始,往后数出若干个点,如果数出n个点,点子间的间隔数则为(n-1)个,用△t=0.02(n-1)计算出纸带从第一个点到第n个点的运动时间.
(5)用刻度尺测量出第一个点到第n个点的距离.利用公式计算出纸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把测量和计算的结果填入表1中.
表1:纸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点子数n 点子间隔数n-1 运动时间/s 位移/m 平均速度
(6)在纸带上找出连续的六个点,分别标上记号A、B、C、D、E、F,用刻度尺量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x1、x2、x3、x4、x5(如图1-10),把数据填入表2,根据这些数据,判断纸带的这段运动是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并写明理由.
表2:纸带的运动情况
A和B的距离/m B和C的距离/m C和D的距离/m D和E的距离/m E和F的距离/m
判断结果和理由:
(7)在纸带上选取点能看清的一段(如图1-11),将某个能看清的点标为0,以后每隔0.1s标一个测量点,测量包含某个测量点的一段位移,记录在表3中,同时记录对应的时间(设电源频率是50Hz).
表3:纸带在几段时间中的位移和平均速度
位置 0 1 2 3 4 5
0.1 0.04
(8)将上表中测得的0,1,2,…,5各点附近的平均速度,当作计时器打下这些点时的瞬时速度,记入表4.点0作为计时的开始,t=0.
表4:纸带在几个时刻的瞬时速度
位置 0 1 2 3 4 5
t/s
(9)以瞬时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在方格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表4中的v、t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用平滑曲线把这些点连起来.根据v-t图象描述纸带的运动情况.
5.注意事项
(1)检查交流电源的电压和频率是否符合要求.
(2)用电火花计时器时,应先按下脉冲输出开关,听到轻微放电声后,再拉动纸带.点迹不清时,需要更换墨粉纸盘;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检查打点的稳定性和清晰情况,必要时应调节振针的高度、振动片的长度或更换复写纸.
(3)纸带宽度稍小于限位孔的宽度,拉动纸带要平稳,尽量不要跟限位孔边缘接触摩擦,拉动不宜过快、过慢,尽量水平拉,以打下的点尽量清晰为标准.
(4)每拉动一次纸带,将定位轴上的复写纸片换个位置,以保证打点清晰(电火花计时器的双纸带能靠纸带的摩擦达此目的).
(5)选择测量点时,要排除初段密集区域的点,使测量更方便.
(6)确定运动时间时,不要将点子数n和点子间隔数(n-1)混淆.
(7)原始数据是宝贵的实验资料,取下纸带后及时用箭头标明运动方向,实验的纸带贴在实验报告中,作为原始记录.
(8)测量时,以长尺一次完成为好,不要用短尺分段测量,注意按有效数字规则读数.
(9)开始拉动纸带的初始位置要靠近计时器,以便充分利用纸带的长度.
(10)打点计时器只能连续工作很短时间,打点之后要立即关闭电源.
范例剖析点拨
【例1】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 V电源工作,它是利用 在纸带上打出小孔而显示点迹的计时仪器.工作电源频率是50Hz,如果用它测量时,实验者不知工作电压的频率变为60Hz,仍按50Hz的频率计算,这样算出的速度值与物体速度的真实值相比是 (填“偏大”或“偏小”).
发散演习
1.用打点计时器可测纸带运动的时间和位移.下面是没有按操作顺序写的不完整的实验步骤,按照你对实验的理解,在各步骤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然后按实际操作的合理步骤,将各步骤的字母代号顺序写在空白处.
A.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接线柱上分别接上导线,导线的另一端分别接在低压 电源的两个接线柱上.
B.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 ,并压在 下面.
C.用刻度尺测量从计时开始点到最后一个点间的距离.
D.切断电源,取下纸带,如果共有n个清晰的点,则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 .
E.打开电源开关,再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
F.利用公式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2.使用打点计时器时,下列问题对实验的影响是什么?
(1)错接在直流电源上,影响是
(2)电源频率不稳,影响是
(3)打点针压得太紧,影响是
(4)电源电压不稳,影响是
(5)振针过长,影响是
【例2】某次实验用打点计时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纸带的记录如图1-12所示,图中O点为纸带的第一个点,接下来的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点开始每打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推测纸带的运动是加速还是减速?在打出A、F这两点的时间间隔中,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B点的瞬时速度为多大?
发散演习
1.如图1-13所示为某次实验中打出的一条实际大小的纸带,图中O为纸带运动的起始点,A为所选取的第一个计数点,O点到A点之间有部分点不清晰,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后可算出哪些物理量?你能做出哪些判断?
2.美国著名短跑运动员卡尔·刘易斯曾以9.86s跑完100m.在这次赛跑中,从起跑点算起每10m所用时间分别是:1.88s、1.08s、0.92s、0.89s、0.84s、0.84s、0.84s、0.83s,最后20m用了1.74s.从这组数据可以算出,他跑完100m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平均速度最小的是第______个10m,平均速度最大的是第________个10m.大致描绘他跑100m的v-t图象.
创新能力训练
1.运动物体拉动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直接记录了( )
A.物体运动的时间
B.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C.物体在不同时刻的速度
D.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的位移
2.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纸带应穿过 ,复写纸片应套在 上,并要放在纸带的 面;打点时应 接通电源, 释放纸带.根据图1-15所示的打点计时器构造图,指出各主要部件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_
3
2
1
0
F
E
图1-10
D
C
B
A
乙甲
甲
N
SN
SN
N
_
+
_
+
图1-9
图1-8
纸带
振片
线圈
永久磁铁
限位孔
振针
复写纸
图1-7
墨粉纸盘
导电片
纸盘轴
放电针
纸条1
纸条2
弹簧片
图1-11
压纸条
图1-6
电源插头
脉冲输出开关
正脉冲输出
插座(红色)
负脉冲输出插座(黑色)
墨粉
纸轴
纸盘轴
纸带
1
2
O
A
B
1.30
C
D
E
F
G
3.45
6.34
10.08
14.40
19.55
单位:cm
图1-12
O
A
B
C
D
E
F
G
图1-13
图1-15
PAG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