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8)语文三上 6 古诗两首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8)语文三上 6 古诗两首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9-03 16:30: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教科版
6 古诗两首
资料宝袋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为著名。
作者简介:
资料宝袋
陆游(1125—1210),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作者简介:
预习检查
1、学生齐读《古诗两首》。
2、指名认读生字和词语。
字词乐园
塞 秦 汉 城
胡 度 死 元
字词乐园
塞:“宀”扁而宽,“土”第二横稍长。
秦:上部三横间距均匀,下部不宜过大。
汉:“又”横起笔向右上斜,撇、捺舒展。
胡:左高右低。“月”的撇向“古”下穿插。
字词乐园
塞 秦 元
州 乃
会认的字:
字词乐园
纠正字音:
元( ) 北( )
乃( ) 翁( )
yuán
běi
nǎi
wēng
字词乐园

jiāo
jiào
教课
教导
多音字:

sài
sāi
塞外
瓶塞

阻塞
字词乐园
但使 不教
胡马 度阴山
万事空 九州同
北定 家祭 乃翁
《出 塞》
王昌龄
课文详解
一、导入
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尤其是一些反映战争的诗歌,读起来更是令人回味无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这样的诗歌。
课文详解
二、朗读
出 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课文详解
还要注意读准诗中的几个多音字:
人未还huán
飞将jiàng
不教jiào
课文详解
三、 解题
“塞”是什么意思?谁来介绍“出塞”?
“塞”就是塞外、边疆的意思,“出塞”是指去塞外边疆。
课文详解
四、理解
1.指名读诗,说说诗句大意。
秦汉以来,明月就是这样照耀着边塞,但是离家万里的士卒却没能回还。如果有像卫青和李广这样骁勇善战的将军立马阵前,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提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课文详解
2.读诗要读出诗中的景、读出诗中的情。
明月

诗中的景:
课文详解
诗中的情:
同情戍边将士
渴望和平生活
课文详解
3.将士们不远万里来到边关保家卫国,一年过去了不能回家,十年过去了还是不能回家,二十年过去了仍不能回家。等待它们的结果会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谈一谈。
课文详解
4.想到将士们常年征战,不能与亲人团聚,诗人不禁感慨万千。这时,一位英雄人物浮现在诗人的眼前,他是谁呢?你从哪个词语中能够读出来。
“飞将在”(介绍李广)
李广,中国西汉时
期的名将。汉文帝十四
年,从军击匈奴因功为
中郎。景帝时,先后任
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武
帝即位,召为未央宫卫
尉。对抗匈奴,令其畏服,称之为
“飞将军” ,数年不敢来犯。
课文详解
5. 你觉得李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你想到的一个词语来说说。
平息战争
图解结构
出塞
叙事
抒情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忧国忧民
渴望和平
概括主题
《出塞》通过对边塞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戍边将士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希望朝廷启用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愿望。
写法点拨
典故指在诗文里引用古书中的故事和词句。在写作时,人们历来就喜欢引用典故。在本课中,作者引用了典故——飞将李广。借这一历史人物表达了对战争胜利的渴望,增加了诗歌的韵味和力度,扩展了诗歌表现力的空间。
《示 儿》
课文详解
1.这首诗是85岁的高龄诗人陆游,即将走完她坎坷多难的人生旅途,他把什么都丢开了,唯独为一件事而死不瞑目,忧愤至极的他伤心地留下了这首诗篇与世长辞。 诗人临终遗作写的什么内容呢?
一、导入
课文详解
二、朗读
示 儿
(南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课文详解
三、解题
示儿:告诉儿子。示,告诉。
《示儿》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
课文详解
四、理解
1.结合课文注释,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理解诗意。
诗人在即将离开人世之际,并不感到恐惧和痛苦,唯独放心不下的是没能看到祖国的统一,他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告诉他胜利的消息。
课文详解
2.你们现在已经了解了陆游临终遗作的内容了,谁愿意告诉老师诗人临终时最悲的是什么?用原句回答。
悲:但悲不见九州同。
课文详解
3.最盼的是什么?表现了什么?
盼:王师北定中原。表现了诗人
浓烈的爱国之情。
是啊!陆游一直渴望王师北定以统一祖国,可他一年又一年的企盼,一直盼了、望了整整六十年。北方仍旧没有传来好消息,诗人只能临终作诗。他的心情是何等的悲痛何等的悲愤。爱国之情又是何等的深厚啊!此时此刻还有谁不为之感动呢?
深情诵读《示儿》
课文详解
4.一位怀着满腔爱国之 情的老人带着他毕生的遗憾和无限的希望离开了。可他渴望南宋统一的愿望实现了吗?
没有!历史的事实
是南宋被元兵灭了。
课文详解
5.为什么南宋朝廷会灭亡,国家会衰败呢?
统治者只知道在宫廷里饮酒作乐,不关心百姓的疾苦;只知道苟且偷安,不思富国强兵,这样的王朝怎么不会灭亡呢?
课文详解
6.思考回答:如何才能国富民强呢?
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全在于少年。只有中国少年奋发图强,我们的国家才有前途,陆游的悲剧才不会发生。
图解结构
示儿
毕生的心事——但悲不见九州同
无限的希望——王师北定中原日
爱国之情
概括主题
《示儿》一诗是诗人临终前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致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真挚强烈的爱国热情。
写法点拨
在表现一位满怀爱国之情的老者的赤诚之心时,以“悲”和“盼”两相对照,把爱国之情表现到极致。
拓展提升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心灵感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塞》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赤诚的爱国热情,祖国统一,人民安定,是我们每个人的共同愿望。
随堂练习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1、用“/”划分节奏。
/
/
/
/
随堂练习
2、解释词语并写出诗意。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元: 同:
本来,原来。
统一。
诗意:
只是为看不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随堂练习
3、根据意思填空。
《出塞》一诗中表达诗人渴盼李广式的英雄再现,保卫国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作业
1.背诵课文。
2.积累爱国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