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08-0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缺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汕头市08-0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缺答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8-19 08:3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汕头市2008~2009学年度普通高中新课程统一检测
高一级语文
本试卷分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右上角的“试室号”和“座位号”栏填写试室号、座位号,将相应的试室号、座位号信息点涂黑。
2.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1~9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卷前必须先填好答题纸的密封线内各项内容。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答题纸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I部分(共27分)
一、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掮(jiān)客 脚踝(huái) 褶(zhě)皱 相形见绌(chù)
B.悭(qiān)吝 篡(cuàn)改 菜圃(pǔ) 掎(jǐ)角之势
C.菖(chāng)蒲 暴殄(zhēn) 瘐(yú)毙 终年不涸(hé)
D.浣(huàn)女 口讷(nà) 思忖(cǔn) 胼(pián)手胝足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庄严的大树身旁,一棵微不足道的小草都可以毫不自惭形秽地生活着,何况我们
万物灵长的人类!
B.对金钱的孜孜以求是腐败的起因,不正当的、畸形的金钱需求,会成为个体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原动力。
C.如果一个人长期面对过重的压力,健康会受到影响。一个减压的方法是,培养自己
的业余兴趣,或进行自己喜欢的运动,让自己完全脱离造成压力的源头,这样压力就能迎刃而解。
D.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五一”期间,由旅行社组织的“自驾游”旅游团队,轻
车简从直奔大自然生态景区,并参加在景区举办的“书香暖人间”的捐书活动。
3.在下面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所长助理扎洛说,包括西藏在内的各藏区 不是一个单纯的
藏族聚居区,从经济生活形态上来讲,藏民与其他各民族是互补的。
②他的作品用观念性的语汇诠释我们精神文化中 的传统,用具有现实意义的思考揭
示社会的变迁。
③近日,广东省7个县市发布黄色灰霾预警信号,冷空气乏力,灰霾至少 到下周。
A.从来 承袭 持续
B.从来 承接 连续
C.历来 承接 持续
D.历来 承袭 连续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那些全球网络大牌在中国失败的原因是由于在口口相传的口碑竞赛中不敌本地网站
所造成的。
B.在北京打工子弟学校里,课本尽管都是高年级用完了再传给低年级,有些已经破破烂烂了,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还是很高。
C.南澳后江污水处理项目建成后,对提高海岛环境质量和生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D.中国政府正鼓励企业采取更为积极的姿态,在海外保护商标,以回击这样一种言论:
即外国人才是知识产权侵权的受害者,而中国企业和个人永远都是侵权一方。
5.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诗人的目光,一如他故居前那尊铜像,忧郁而深邃,俯视着夜色迷茫的大地
②台基正面,刻着诗人的姓名
③但丁穿着宽大的长袍,伫立在精致的台基上
④教堂大门的左侧,有一尊高大的大理石雕像,是但丁的立像
⑤台基的两边,是两头大理石狮子,威严地护卫在主人的脚下
A.④②⑤③①
B.③①②⑤④
C.②⑤③①④
D.④③②⑤①
二、本大题7小题,共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
B.官近则近谀 谀:阿谀,奉承
C.君子不齿 齿:录用
D.术业有专攻 攻:学习,研究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②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B.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②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C.①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寡人之于国也
D.①小学而大遗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中加点词“耻”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外连衡而斗诸侯
B.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C.侣鱼虾而友麋鹿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提倡“尊师重道”,“道”即孔孟的儒家大道,而“师”肩负着传道的
任务,因而为重“道”则必尊“师”。
B.“古之学者必有师”,强调了“师”的重要性,指出古代的圣人都要从师;不从
师,就成不了圣人。
C.“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这说明标点句
读就是学习和传授的最根本性的最重要的内容。
D.作者将下层市民“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上层统治阶级“士大夫”相比,批判
了当时下层市民中存在的“耻学于师”的陋习。
第二部分(共123分)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9分)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1)用斜线(/)给上面文段中划曲线的句子断句。(3分)
蹑 足 行 伍 之 间 而 倔 起 阡 陌 之 中 率 疲 弊 之 卒 将 数 百 之 众 转 而 攻 秦。
(2)将上面文段中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亡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3分)
②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3分)
11.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书 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①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②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释:①塞上长城,南朝刘宋的名将檀道济,曾自许为“万里长城”。
②出师,诸葛亮伐魏,临行时上表后主刘禅,后人称为《出师表》
(1)诗歌的前两联塑造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试作简要分析。(3分)
(2)诗歌的后两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句,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 ,申之以孝悌之义,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吾尝终日而思矣, ;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3)庄生晓梦迷蝴蝶, 。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4)连峰去天不盈尺, 。飞湍瀑流争喧豗, 。(李白《蜀道难》)
三、本大题4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
办大学不是为了造富
智效民
英国有谚云:“牛津大学拔了刀,全国跟着跑。”同理,如果出现“北京大学造了富,全国跟着跑”的局面,那么争当富豪就会成为年轻学子的理想,制造富豪也会成为大学的目标。这是对教育功能的严重扭曲!这一判断,来自蔡元培的教育理念.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时,面对北大的学生因为受科举的影响,对来自官场的兼职教员刻意讨好,对专职教员不以为然;对应用专业很感兴趣,对基础专业十分冷淡的情况,他一上任就告诫大家:“大学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责,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
蔡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把文、理两科称之为“学”,把法、商、医、工等科称之为“术”。因为前者以“研究真理”为天职,后者以“直接应用”为目的,所以他认为‘‘学为基本,术为支干”。文章说,基于这一原因,他在民国初年担任教育总长时,就在《大学令》中明确规定:“治学者可谓之‘大学’,治术者可谓之‘高等专门学校’。”
蔡先生又在《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中进一步指出:“所谓大学者,非仅为多数学生按时授课,造成一毕业生之资格而已也,实以是为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
蔡元培之所以把研究学术视为大学的天职,并不断提醒大家不要有升官发财的思想,显然与他及其同行的教育主张有关.
蔡元培的助手和继任者蒋梦麟在《和平与教育》中说:中国是一种牧民政治。在这种制度下,老百姓就好比一群羊——“羊肥了,牧民就会杀而食之,于是就出现暴政;暴政日久,必然会导致羊瘦,于是牧人就继续放牧,推行仁政。这就是中国历史一治一乱的根本原因。”文章指出:牧民政治的反面是平民政治,即民权政治。这种政治的目的是要增进平民的能力和知识,使每一个人都养成健全的人格。只有这样,社会才能进步,和平才有保障.这说明社会进步除了物质改善外,更需要精神改良。因此蒋梦麟强调:“学术者,一国精神之所寄。学术衰,则精神怠;精神怠,则文明进步失主动力矣。故学术者,社会进化之基础也。”这就告诉我们,如果大学不是把研究学问作为天职,而是把培养富豪作为目的,那么国家精神就会失去依托,社会进步就会失去希望。
1929年,正在上海担任中国公学校长的胡适对参加毕业典礼的同学们说:你们就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不要抛弃学问.”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学问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自己。”值得注意的是,胡适始终认为要想让国家富强,首先要每一个人自立.个人要自立,自古以来只有“华山一条路”,那就是研究学问!他的这种观点坚持了一辈子。
竺可桢在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就职典礼上批评了只重知识灌输、忽视人格培养的倾向后指出:“大学的目的,不在于使大学生能赚得面包,而在于使他吃起面包来滋味能够特别好。”他还说:大学是培养领袖人材的地方,大学生学成后不仅要自己有饭吃,还要大家有饭吃。这说明,大学制造富豪与竺可桢的教育理想格格不入。此外,竺可桢还多次强调研究学问要“只问是非,不计利害”。如今的大学生被讥为“有知识没教养”,究其原因,与他们缺乏追求真理的精神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有关。
大学究竟是把研究学问作为天职,还是把造富与排行作为目的,这是一个需要讨论的大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会造成更大的贫富差距.
(选自《读者》2009年第7期,有删改)
13.以下不属于蔡元培教育理念的一项是(3分)
A.文、理两科称之为“学”,法、商、医、工等科称之为“术”,前者以“研究真理”
为天职,后者以“直接应用”为目的,“学为基本,术为支干”。
B.治学者可谓之‘大学’,治术者可谓之‘高等专门学校’。
C.大学是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
D.学术是国家精神的寄托、社会进步的希望。
14.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如今的大学生被讥为“有知识没教养”,是因为他们缺乏追求真理的精神和辨别是
非的能力。
B.胡适始终认为要想让国家富强,必须要让每—个人自立,而个人要自立,只有走研
究学问之路,别有它途。
C.蔡元培在认为:民权政治目的是要增进平民的能力和知识,使每一个人都养成矬全
的人格。只有这样,社会才能进步,和平才有保障。
D.如今的名牌大学,往往成了“亿万富豪的摇篮”!现在出现了“北京大学造了富,
全国跟着跑”的局面,因此争当富豪成为年轻学子的理想,制造富豪成为大学的目标。
E.蒋梦麟强调:“学术者,一国精神之所寄。”这就告诉我们,如果大学不是把研究学
问作为天职,而是把培养富豪作为目的,那么国家精神就会失去依托,社会进步就会失去希望。
15.“大学的目的,不在于使大学生能赚得面包,而在于使他吃起面包来滋味能够特别好。”
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4分)
16.从全文看,作者认为,大学是应把研究学问作为天职,还是应把造富与排行作为目的?
为什么?(4分)
四、本大题4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9题
黄山暮色赋
邓莺莺
①时尚早,又无睡意,一人沿着玉屏楼上的小路徐徐而行。我是专为看黄山云海叠临此境的。偏不巧天气不好,暮色夹着烟气,而雾早就来了,浓浓重重,铺天卷地,简直是独霸天下。
②暮色有什么好看的呢?我一向对暮色有一种惧怕的心理,总以为它是一天中最黯淡无光的时候,给人的又总是凄凉、孤独、衰老的感觉,况且今日又早早而来,无情的盖住了那一片迷离多姿、蔚为壮观的黄山云海。
④此刻,站在山顶,除了暮色竞别无他看了。返身回走时眼前一闪,那峰头最奇险处的铁栏旁站着一个人,是老人削瘦的背影,微微向前倾。这背影一动不动,虽然看不见他的眼脸,但我知道他的一颗心已经溶浸在这暮色之间,我不由思忖着:他莫不是在追思自己的过去,叹惜迟暮之降临?被急切的探究心理驱使着,我向他走去,在离他几步远的地方又停住了。素不相识怎好冒冒失失的惊动他呢?但就在这时,我终于看到他眼前的一切。
④苍茫的呈着微微青光的暮色,把苍穹和群山混为幽邃深远的一体,放眼望去,一片迷蒙隐没了远处的莲花峰和天都峰,就连周围那些众小山峰也一并被它收了进去,只有稍近点的山颠,才隐隐露出尖尖的峰顶,被一圈淡淡白光围着,而那清晰地呈现在游人眼前的,则是贴近的峰峦细部。那被雨雾染成青灰色的土石,那被暮色浸得格外凝重的松柏,那苍茫中分明现出的点点殷红,是初秋的风里早红的枫叶。这个时刻,也只有这个时刻,静默取代了纷繁,幽深取代了险奇,天地才显出一天中从未有过的深沉和庄重。这时我看着暮色,心里荡起的不再是伤感、凄凉,而是一种从未领略过的气魄,仿佛正在进行庄严壮美的检阅.
⑤暮色愈来愈浓重,老人还是一动不动.我走到他身边,“伯伯,看暮色吗?”
⑥老人看了我一眼——发黄的但并不迷离,倒有几分清澈的眼——点点头,“年轻人,你也对它感兴趣?”他的声音听来苍老深沉却并不含糊。
⑦“它具有一种庄重的美。”
“庄重!嗯.”他沉思了一会,“还不止于此吧!你看黄山的暮色并不灰灰沉沉,它很有点像一个人的晚年,将要走到生命之路的尽头,还有发红生辉的东西。”
④这几句话出自老人之口,却又像是从暮色苍茫的天地间发出,苍劲的话语和苍劲的群山融汇到一起,使身临其境的我立即悟出话里的含意。是呀!黄山的暮色时分的确是一天中最含蓄灿烂的,它将薄明的晨曦,绚丽的云霞,灿烂的阳光全收进自己的怀里,这正如一个人的晚年,收藏了童年、少年、青年的美好的时光,因而它才显得庄重、深沉、含蓄、灿烂.
⑦我竟不愿离它而去了。
17.根据文章内容,说出作者对黄山暮色的两种不同感受,并分析这两种不同的感受缘于什
么。(6分)
18.文章结尾说:“这正如一个人的晚年,收藏了童年、少年、青年的美好的时光,因而它才显得庄重、深沉、含蓄、灿烂。”请结合全文说说黄山暮色“庄重、深沉、含蓄、灿烂”的具体含义。(4分)
19.文章旨在赞美黄山暮色,但文章在开头第一段却说:“暮色夹着烟气,而雾早就来了,浓浓重重,铺天卷地,简直是独霸天下”。这一句,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
五、本题3小题,共12分。
20.仿照例句,另外续写两个句子,使它们形成排比句。(4分)
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


21.将下列句子整合成一个长单句,为“浪漫主义”下一个定义。(可适当增删文字)(4分)
①浪漫主义是文学艺术上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
②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史上的两大主要思潮;
③浪漫主义主张从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
④浪漫主义常用瑰丽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张来塑造形象。
22.为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则新闻标题。(不超过10个字)(4分)
据美国媒体10日报道,雅虎和微软已就搜索和广告业务等方面进行合作重新展开谈判,但双方能否达成交易现在还不明朗。
《华尔街日报》等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两家公司的非正式谈判几周前开始,近来有升温迹象,雅虎首席执行官巴茨和微软首席执行官鲍尔默上周已专门进行了会晤。两家公司的发言人均拒绝就此发表评论。
六、本题1小题,共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现代汉语词典》对“轨迹”的解释是:
①一个点在空间移动,它所通过的全部路径。
②轨道。
③比喻人生经历或事物发展的道路。
23.请以“轨迹”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
2.不少于800字。
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