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8)语文三上第七单元 观潮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8)语文三上第七单元 观潮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9-03 16:43: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三年级 语文 上册教科版观 潮 钱塘江大潮:世界三大涌潮之一,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钱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预习检查1、指名朗读《观潮》。
2、指名认读生字和词语。字词乐园堤 罩 昂
顿 旧 恢字词乐园笼lónglǒng鸟笼 笼罩多音字:观guānguàn观看道观字词乐园依旧----犹如----依然好像近义词:宽阔----平静----狭窄喧闹顿时----立刻反义词:风平浪静-风吼浪吼字词乐园海塘大堤 笼罩 恢复
昂首东望 顿时 依旧字词乐园词语解释: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形
容坚定不可动摇。人山人海:形容聚集的人极多。风平浪静:指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若隐若现:形容隐隐约约,看不清楚。字词乐园词语解释:山崩地裂:山倒塌,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本文指潮声大。风号浪吼:风在号啕,浪在吼叫。本文指潮水水势浩荡,声威宏大。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
形容人声嘈杂喧闹。浩浩荡荡:形容广阔或壮大。本文指潮水滚滚而来,
气势很大。课文详解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咏赞钱塘秋潮的千古名句。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倾倒了无数游人看客,你想领略它的风采吗?那就走进《观潮》这篇课文一睹为快吧!一、导入新课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 1.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各部分大意是什么? 第一部分:概括指出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且这一称谓由来已久。
第二部分:主要写潮来前江面上的景色和观潮人的心情。
第三部分:描绘了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第四部分:描写了潮头过后的景象。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2.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突出钱塘江大潮历史悠久,是雄伟壮观的景象。总述钱塘大潮是天下奇观。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 3.潮来前江面上的景色怎样?观潮人的心情怎样?阅读2自然段,找出答案吧!
潮来之前,钱塘江面很平静,与下文潮来时的景象形成对比,突出其“奇”。“人山人海”说明观潮人之多,人们早早赶来,盼望一睹钱塘江大潮的风采。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 4.作者是如何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仔细阅读3、4自然段,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吧! 运用比喻,由远及近具体描写了大潮的声音和形态,尽显其宏大气势。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5.找出具体描写大潮的声音和形态的句子,并加以赏析。 这里运用比喻,将“潮声”比作“闷雷”,形象地写出钱塘江潮的气势宏大。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宽阔的潮头激起白色的水花,远望就像一条白线。这里写出潮来之时的形态。课文详解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长多高的水墙。二、课文理解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两个比喻:从形、声两个方面写出水势之大,速度之快;声势之动人心魄。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 6.大家快速阅读5自然段,作者是如何描写潮头过后的景象的? 潮头过后,作者又详细描写了余波的气势之大。余波尚且如此,更可想象浪潮之壮观。图解结构观潮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雄伟壮观(钱塘江大潮)
有声有色如临其境天下奇观概括主题 课文描写了作者观看钱塘江大潮的盛况,展现了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赞美了大潮的奇特、雄伟与壮观。写法点拨 本文作者除了直接描写大潮的雄伟壮观,还巧妙地运用了衬托手法。通过对观潮者的神态、动作描写,如“人山人海”“昂首东望”“人声鼎沸”“踮着脚”“又沸腾起来”,既写出观潮者的惊喜,又从另一角度写出大潮之奇。拓展提升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宋 范仲淹《和运使舍人观潮》 描写钱塘江潮的诗句千里波涛滚滚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毛泽东 《七绝·观潮》 心灵感悟 《观潮》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文章。作者寓情于景,通过对农历八月十八日的钱塘江大潮雄奇壮丽、气势非凡景观的描绘,抒发了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随堂练习1.选词填空。屹立 (1)中华民族靠着自强不息的精神,( )在世界东方。
(2)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在天安门广场上。矗立屹立矗立随堂练习 潮来了,作者先听见远处传来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过了一会儿,浪潮越来越近了,那声音如同 _________,好像大地都被震动得颤动起来。当潮头奔腾西去后,江面依旧________。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风号浪吼山崩地裂闷雷滚动隆隆的响声作业1.熟读课文。 2.认读生字和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