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第3节 牛顿第三定律教师备课参考 |核心素养养成目标|物理观念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会用它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3.会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
1.让学生多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归纳法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理解牛顿第三定律,体会用该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通过分析比较法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区别.
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牛顿第三定律的学习,体会物理规律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含义并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教学难点
区分一对平衡力和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感悟解题规律探寻基本知识测评学习效果探寻基本知识·树立物理观念知识点一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情境导学】
“叶落归根”这一自然现象说明了树叶受到了地球的吸引力作用.
问题:(1)树叶对地球有没有反作用力?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有没有主次之分,有没有先后之分?
答案:(1)有
(2)没有 没有【知识梳理】
物体间的一对 作用力叫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其中任意一个力叫作用力,则另一个力就叫 .
【思考判断】
1.只有物体相互接触时,物体间才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2.物体间不可能只有作用力,而没有反作用力.( )
3.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相互反作用力× √ √ 知识点二牛顿第三定律 【情境导学】
一物体受绳的拉力作用由静止开始前进,先做加速运动,然后改为匀速运动,再改为减速运动,则
(1)加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相等吗?
(2)减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相等吗?
(3)只有匀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才相等吗?
(4)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吗?
(5)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有什么关系?答案:(1)相等.
(2)相等.
(3)其他状态下也相等.
(4)是.
(5)无关系,任何状态下都相等.【知识梳理】
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 ,方向 ,作用在 .
2.表达式:F= ,负号表示两个力 .
【思考判断】
1.一个人在用力打拳,可见一个力可以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
( )
2.牛顿第三定律是个普通定律,它的成立不受条件限制.( )
3.“以卵击石”,鸡蛋“粉身碎骨”,而石头却“安然无恙”,可见鸡蛋与石头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是等大的.( )相等相反一条直线上-F′方向相反× √ × 要点一感悟解题规律·培养科学思维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典例1】(2016·泰安高一检测)(多选)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两测力计挂接处装上传感器探头,并把它们的挂钩连在一起.当用力拉两测力计时,在显示屏幕上出现相互作用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观察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可知( )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时刻相等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同解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小时刻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故选项A,C正确,B,D错误.AC (1)任何一个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无论两个物体是否接触,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永远不能相互抵消.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等大的、方向相反的,与物体的运动性质及受其他力的情况无关.规律方法从“相互”中认识作用力、反作用力 (教师备用)
例1-1:(多选)把两个弹簧测力计A和B如图所示连接在一起,用手拉A.结果发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相等的.改变拉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随之改变,但两个示数总相等.分析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相互作用之间的关系,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不同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解析:根据实验现象可知,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性质相同,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可判定B错误,A,C,D正确.ACD ?针对训练1-1?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作用力产生后,再产生反作用力;当作用力消失后,反作用力才慢慢消失
B.弹力和摩擦力都有反作用力,而重力无反作用力
C.甲物体对乙物体的作用力是弹力,乙物体对甲物体的反作用力可以是摩擦力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平衡解析: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性质相同、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可判定A,B,C错误,D正确.D 要点二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比较【典例2】(2017·三明模拟)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于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解析: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受到的重力虽然等大同向,但不是一对平衡力,故选项A错误;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选项B错误;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选项C正确,D错误.C 方法技巧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大小相等.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体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教师备用)
例2-1: (多选)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物体所受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物体所受重力与物体对地球的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D 解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故选项A,C错误;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物体所受重力与物体对地球的引力满足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故选项B,D正确.?针对训练2-1? (2017·南京高一期末)(多选)马拉车,车匀速前进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马拉车的力与地面对车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D.马拉车的力与地面对车的阻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C 解析: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是马与车之间的作用力,故选项A错误,B正确;车水平方向受到马的拉力与地面对车的阻力,车匀速前进,处于平衡态,故马拉车的力与地面对车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而不是相互作用力,故选项C正确,D错误.测评学习效果·演练当堂技法1.(2017·辽源高一期末)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作用力和它的反作用力的合力等于零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总是相同的C 解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作用效果不能抵消,不能合成,故选项A,D错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产生的机理是相同的,即性质相同,故选项B错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时产生,同时消失,选项C正确.2.一电灯用一细绳悬挂于天花板上,下列各对力中属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是( )
A.细绳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的重力
B.电灯拉细绳的力和细绳拉电灯的力
C.细绳拉天花板的力和电灯拉细绳的力
D.细绳拉天花板的力和电灯的重力B 解析:细绳拉电灯的力的反作用力是电灯拉细绳的力,所以A错,B对.细绳拉天花板的力和天花板对细绳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以C,D错.3.(2017·江西省南昌市高一考试)关于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一对平衡力的合力为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合力也为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且性质相同,平衡力的性质却不一定相同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且性质相同,一对平衡力也是如此
D.先有作用力,接着才有反作用力,一对平衡力却是同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B 解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都是等值反向的一对力,区别在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能抵消,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能抵消,故A错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且性质相同,平衡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B正确,C,D错误.4.(2017·北大附中河南分校高一检测)消防员用绳子将一不慎落入井中的儿童从井内加速向上提的过程中,不计绳子的重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对儿童的拉力大于儿童对绳子的拉力
B.绳子对儿童的拉力大于儿童的重力
C.消防员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儿童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消防员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儿童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 解析:绳子对儿童的拉力和儿童对绳子的拉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选项A错误;将儿童从井内加速向上提的过程中,加速度方向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绳子对儿童的拉力大于儿童的重力,故选项B正确;消防员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消防员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选项C错误;消防员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儿童的拉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选项D错误.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