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两地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
A.草场退化、水土流失 B.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
C.湿地破坏、森林锐减 D.土地荒漠化、石漠化
2.治理图中乙处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是
A.小流域综合治理 B.建立湿地保护区
C.发展立体农业 D.治理水污染和大气污染
【答案】1.B 2.A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1.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原因
地处多种地理要素的过渡地带,各种地理要素相互交错,生态环境比较脆弱;黄土土质疏松,容易被侵蚀;降水集中夏季且多暴雨;滑坡、泥石流、塌陷等地质灾害频繁。
(2)人为原因
人类活动 产生的影响
过度开垦 为解决粮食问题而陡坡开荒,使地表变得疏松,增加水土流失的物源
过度放牧 破坏草场资源,使地表失去保护,易遭侵蚀
过度樵采 破坏植被,使地表缺少植被的保护
露天开矿 开矿时,破坏了植被,使矿区土壤抗蚀能力成倍下降,并形成水土流失的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
战争和营造宫殿 大量植被被烧毁或砍伐作为建筑材料
滥用土地 轮荒使地表失去自然植被或农作物的保护,滥挖窑洞形成水土流失的新物源
2.水土流失的危害
不仅造成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而且影响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
②使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使下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悬河”,严重威胁着两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③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
3.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1)工程措施:保塬、固沟、护坡。
①在沟谷修建淤地坝、小水库和营造防护林等——“固沟工程”;
②在缓坡地段,实施封坡育林育草和修筑水平梯田相结合——“护坡工程”;
③在塬面上,坚持平整土地,大力营造护林网,合理利用水土——“保塬工程”。
(2)农业技术措施:在耕作区,因地制宜地开展平整土地、栽培种植、田间管理、增施肥料,以及轮耕套种等农耕作业。同时,配合精心选育良种、发展地膜及喷灌和滴灌技术、科学施肥等,以达到提高肥力、保持水土和发展生产的目的。
(3)生物措施:提高植被覆盖率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之一。不同地段综合治理措施图解如下。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总面积64.62万km2,目前水土流失面积43.4万km2,其中水蚀导致的水土流失面积达33.41万km2。下图示意黄土高原某小流域干沟纵剖面的治理措施。
(1)简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
(2)据图分别说明该干沟中的峁顶(边)、陡坡、缓坡和沟谷所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
(3)打坝淤地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之一。说明图中淤地坝的主要作用。
【答案】(1)农业活动中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造成植被破坏;采矿中滥采乱挖(不合理开矿)及城市、交通等大型工程建设中破坏地表植被。
(2)峁顶和峁边植树;陡坡处种草;缓坡处修筑水平梯田;沟谷中打坝淤地。
(3)拦蓄水沙,减少流域水土流失;泥沙淤积,增加耕地面积;水域可增加灌溉用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