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的力现象单元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流体的力现象单元测试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0-07-18 09:2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流体的力现象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 如图所示,将一个普通的乒乓球轻轻放入漏斗中,用电吹风从管口向上吹风,那么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球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大
B. 球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C. 球不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大
D. 球不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2. 如图所示是家用煤气灶灶头的示意图。使用时打开煤气阀门,拧动点火装置,煤气和空气在进口处混合流向燃烧头被点燃,而煤气不会从进口处向空气中泄漏,其原因是
A. 进口处煤气流速小,压强大于大气压强
B. 进口处煤气流速小,压强小于大气压强
C. 进口处煤气流速大,压强大于大气压强
D. 进口处煤气流速大,压强小于大气压强
3. 李明和王聪做了如下实验:他们分别把一个木块和铁块同时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发现木块上浮,铁块下沉。对上述现象他俩展开讨论,你认为他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木块受到的浮力比铁块受到的浮力大
B. 铁块受到的浮力比木块受到的浮力大
C. 木块受到的浮力大于木块的重力,铁块受到的浮力小于铁块的重力
D. 密度大的物体一定下沉,密度小的物体一定上浮
4. 一个均匀圆柱体悬浮在液体中,如果把圆柱体截为大小不等的两部分,再放入该液体中,则( )
A. 两部分都上浮 B. 两部分都悬浮
C. 体积大的上浮,体积小的下沉 D. 体积小的上浮,体积大的下沉
5. 质量相同的实心铁球和铝球,分别挂在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上,将两球同时浸没在水中,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A. B. C. D. 无法确定
6. 在一装满水的容器中,放入一质量为30g的实心物块,从容器中溢出20g水,则该物块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和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应是( )
A. 下沉、压强不变 B. 上浮、压强增大 C. 漂浮、压强减小 D. 悬浮、压强减小
7. 我国“远望号”卫星测控船从江阴出发执行任务,由长江进入东海。下列有关测控船所受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于船始终漂浮在水面上,所以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B. 由于海水的密度大,所以船在海洋里受到的浮力大
C. 由于船排开海水的体积小,所以它在海洋里受到的浮力小
D。由于船排开海水的体积大,所以它在海洋里受到的浮力大
8. 鸡蛋沉没在水底受到的浮力为F1,逐渐向水中加盐,当鸡蛋悬浮时受到的浮力是F2,上浮时受到的浮力是F3,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是F4,则( )
A. B.
C. D.
9. 把一个木块放人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溢出30g的酒精;若将此木块从酒精中取出,擦干后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则溢出的水的质量是()( )
A. 等于30g B. 小于30g C. 大于30g D. 无法确定
10. 将四个小球浸没在水中,在其球心距水面h深处由静止释放,小球静止时在水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不可能的是( )
A. a球 B. b球 C. c球 D. d球
11. 关于“库尔斯克号”潜艇爆炸后沉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潜艇残骸不再受到浮力 B. 潜艇残骸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C. 潜艇残骸排开了更多体积的海水 D. 潜艇残骸的密度变大了
12. 关于浮沉条件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潜水艇上浮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变大
B. 气象用探测气球里所充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C. 密度计上的刻度示数从下到上是逐渐变大的
D. 密度计放在不同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3. 据报道,在成都老成仁路琉璃场红砖桥附近的铁路桥道口,一名18岁的女孩在火车急驶而来时,为躲避火车,坐在距离铁轨很近的石坎上,并低头捂住耳朵,谁知强大的气流将女孩拖人车底,女孩当场死亡。造成这一事故的原因是由于火车驶近时,靠近火车的地方空气流速__________,气体压强__________,气体压力差将人推向火车,引发事故。
14. 如图所示,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A、B、C放在水中保持静止状态,则它们所受到的浮力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它们排开水的体积________________。(填“=”、“<”或“>”)
15. 一条金鱼的质量为10g,在水面下25 cm深度处静止不动,该金鱼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若金鱼要上浮,则金鱼受到的浮力必须__________金鱼受到的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6. 饺子在水中煮一会儿会浮上来,是因为饺子受热膨胀,体积________,浮力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重力__________浮力时,上浮到水面。
17. 如图所示,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和碗形,分别放入相同的甲、乙两杯水中。静止时甲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__________乙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__________杯中水面升高得多。
18. 甲、乙两实心球放在同一种液体中静止后,甲球有的体积露出液面,乙球有的体积露出液面,则甲、乙两球的密度之比是__________。
19. 一空心铜球的质量是89 g,将其浸没在水中时恰能悬浮,则铜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__________cm3。()
20. 一艘远洋邮轮在东海中满载航行,它的排水量为1.5×104t,若g取10N/kg,邮轮及所装邮件共重__________N,已知东海海水的密度为1.03×103kg/m3,它排开海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m3,这艘邮轮经淞口驶入上海黄浦江,此时邮轮__________一些(填“沉下”或“浮起”)。
三、简答题(8分)
21. 在“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的科技厅内有一台“气球车”,只要你用力踏转链轮,带动吹风机,台子中央就会向上吹出一股高速的气流,把一个大号轻塑料白球徐徐吹起,同时四根彩带也护着白球被带向空中,奇怪的是,尽管强大的气流向上猛吹,白球和彩带却总是垂直飘起降落,不会从外侧掉落到地上。
难道这种气流有什么魔力吗 请你解释其中的道理。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题9分,共27分)
22. 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时,将一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体缓慢地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接触容器底部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h/cm 0 4 8 10 12
F/N 6.75 5.75 4.75 4.25 4.25
(1)由实验数据可知,金属体重__________N,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N。
(2)表中第1次到第3次实验数据,说明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__________;分析表中第4次和第5次实验数据,说明了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深度__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3)图中能正确反映F和h关系的图像是__________。
23. 为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金属块、木块、细线、水及其他简单辅助器材。
第一小组:探究金属块的下沉条件。实验中,他们用两种方法测量了物体受到的浮力:
方法1:称重法: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_N。
方法2:阿基米德原理法:测量过程与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m3,根据F浮=G排=可计算出浮力。
第二小组:探究木块的上浮条件。要测量木块浸没时的浮力,你准备选用上述两方法中的方法__________(填“1”或“2”),并简要说明操作中还应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
24. 小明家买的某品牌的牛奶喝着感觉比较稀,因此他想试着用学过的知识测量一下这种牛奶的密度,他先上网查询了牛奶的密度应该是1.03g/cm3,然后他找来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在木棒的表面均匀地涂上一层蜡,并在木棒的一端绕上一段金属丝(体积不计),做成了一支“密度计”,小明又找来一个足够深的盛水容器和一把刻度尺,请你帮助小明利用这些器材设计一个测量牛奶密度的方案。要求写出主要的测量步骤并推导出计算牛奶密度的公式(有足量的水和牛奶)。
五、计算题(9分)
25. 一块冰内有一小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内,正好悬浮于水中,此时量筒内的水面升高了4.6 cm;当冰熔化后,水面又下降了0.44 cm,已知量筒的横截面积为,求石块的密度。()
[试题答案]
一、1. D 点拨:在气流速度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气流速度小的地方,压强大。所以当气体从漏斗底部向上冲出时,由于乒乓球的阻挡,球下方气体流速会变大,压强较小;而乒乓球上方因没有气体流出,故气体流速较小,压强较大,所以乒乓球不会被吹起。
2. D 点拨:进口处煤气从高压的管道内喷出,其流速较大,压强较小。而外界大气压不变,远远大于进口处煤气的压强,所以煤气不会从进口处向空气中泄漏。
3. C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物体的浮沉条件。物体上浮,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下沉,浮力小于重力。对于木块与铁块,不知道其体积关系,也不知道它们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故不能比较浮力大小。
4. B 点拨:物体的浮沉条件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力的关系;二是密度的关系。悬浮的物体满足,当把物体截成两部分后,密度作为物质的一种特性并不发生变化,再放入该液体中,仍满足,两部分都悬浮。
5. A 点拨:两球在水中浸没时受力情况有。由于质量,可得。又因为,所以有,又知,所以有。
6. A 点拨: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而物体的重。因为G>F浮,所以物体会下沉。由于容器一开始装满水,放入物块溢出水后,水的深度h不变,由可知压强不变。
7. A 点拨:根据船始终漂浮在水面上,有F浮=G,由于船从长江进入东海的过程中,其重力不变,故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8. D 点拨: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得:鸡蛋沉底时,有F1G。因为整个过程中鸡蛋的重G不变,所以有浮力关系:F19. A 点拨:根据物体的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得:F浮酒=G木=G排酒;在水中有F浮水=G木=G排水,所以得G排酒=G排水,进而可知m排酒=m排水=30g,故应选A项。
10. B 点拨:由于小球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大小关系未知,所以释放小球后,可能上浮,a球;可能下沉,d球;可能悬浮,但其位置不会改变,只能为c球,不可能是b球。
11. B 点拨: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当潜艇爆炸后沉没,证明潜艇的制作材料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残骸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小于其重力。
12. B 点拨: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潜的,故潜水艇上浮过程中所受浮力不变。气球里充入小于空气密度的气体时,气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才会上升,则B正确。密度计是根据漂浮时,浮力等于密度计自身重力的原理制成。漂浮时有F浮=。显然,当变大时,V排变小,密度计露出的部分大。所以密度计上的刻度示数是上面表示的密度小,下面表示的密度大,而且刻度不均匀,故C、D项均不正确。
二、13. 大;小
14. =;=;=;= 点拨:三个物体的质量相等,即;三个物体在水中漂浮或悬浮,即,所以有;又由于,故也都相等。
15. ;竖直向上,水;大于 点拨:金鱼在水中悬浮时,有;浮力是液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的一种向上托的力,故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本身。
16. 增大;增大;小于
17. 小于;乙 点拨:两块相同的橡皮泥,质量相等,做成实心球形和碗形,质量保持不变,实心球形橡皮泥在甲杯水中沉底,碗形橡皮泥在乙杯水中漂浮,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实心球形橡皮泥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而碗形橡皮泥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重力。而浮力越大,排开同种液体的体积越大,水面上升得越高。
18. 6:5 点拨:根据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得:。结合以上四式可得,,则,所以:5。
19. 79 点拨:质量为89g的实心铜块的体积。将质量为89g的空心铜球浸没在水中悬浮时,有,则得,所以铜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
20. ;;沉下 点拨:邮轮的排水量指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即邮轮及邮件总重。由于邮轮漂浮,有所以它排开水的体积。当邮轮从东海驶入黄浦江中时,江水的密度比海水的密度水,根据,可知邮轮在江水中会大一些,故此时邮轮应沉下一些。
三、21. 解:在吹出一股高速气流时,气流通过的地方,空气压强小,在气流的四周,空气几乎不流动,空气压强就比中心大,轻塑料球就被约束在高速气流上,而气流又有一股向上的冲击力量,能把塑料球托起来,当塑料球飘高了,气流托不住它,又会落下来,在下落时,塑料球有可能偏向外侧,但气流中心与四周空气的压强差,又会迫使它回到气流中心。
四、22. (1)6.75;2.5 (2)有关;无关 (3)C
点拨:从实验次数1中可以看出,金属体还没有浸入水中,故弹簧测力计在空中的读数F等于该金属体的重,为6.75 N。从实验次数4、5中可以看出,随着深度的增加,金属体所受的拉力不变,即金属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浮力不变,故F浮=G-F=6.75 N-4.25 N=2.5 N。分析表中数据可得金属体完全浸没之前,随着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加,金属体排开水的体积也增加,故所受拉力F减小;当金属体完全浸没水中之后,虽然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加,但金属体排开水的体积却不变,故所受的浮力也不变,应选C项。
23. 0.2;210-5;2;用细针等使木块完全浸没(或填1;用金属块将木块坠入水中)
点拨:金属块所受的浮力;排开水的体积。
24. 解:测量步骤:
(1)将“密度计”轻轻放入水中,使其漂浮在水面上,用刻度尺测出“密度计”浸入水中的长度l1(也可以测量露出水面的长度);
(2)将“密度计”轻轻放入待测牛奶中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浸入牛奶中的长度l2。
五、25. 解;冰含小石块整体处于悬浮状态,故排开水的体积等于冰和石块的体积,,
冰的体积 ①,
而冰熔化后变为水的体积 ②,

冰熔化成水的质量不变,则,
所以,代入②式得,所以,
代入①式得,
根据冰和石块整体悬浮有:,

所以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