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测试题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测试题及答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3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0-07-19 10:4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一)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2010扬州)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 )
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一一熔化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干了一一汽化    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一一凝华
2、(2010广东)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产量约为3500万产方米,其中80%用于饮用水,解决了1亿多人的用水问题。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将海水中的水蒸发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以上过程涉及到关于水的物态变化有(  )
A、汽化 凝固 B、汽化 液化 C、液化 凝华 D、升华 凝华
3、(2010福州)2010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罕见的世纪大旱。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4、(2010荆门)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生成的
C.“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5、(2010南通)下列物理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6、(2010鸡西)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
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7、(2010哈尔滨)哈尔滨的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对冬天里可能出现的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冰雪大世界的冰雕随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变小
B.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片上会出现“白雾”
C.水蒸气在树枝上升华成冰晶,形成雾凇
D.屋顶的积雪会液化成水,流到屋檐下凝固成冰锥
8、(2010宜昌)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A.人体的正常体温 B.宜昌冬季的最低气温
C.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9、(2010龙岩)图是小明绘制的某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图线中间的水平线段表示这段时间内物体不吸热
B.图线可能是冰的熔化过程
C.图线可能是蜡的熔化过程
D.图线表示晶体的熔化过程
10、(2010宁夏)宁夏的冬天,人在户外说话时呼出“白汽”, “白汽”形成的原因是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11、(2010北京)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用地膜覆盖农田 B.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
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D.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
12、(2010成都)下列事例中的物态变化过程,放热的是
A.用电吹风吹干头发 B.晒小麦
C.衣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D.“霜”的形成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3、(2010广东)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______;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是因为体温计上有个______。
14、(2010苏州)初春的早晨会看到大量的露水,露水是图由水蒸气 形成的(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 (吸收/放出)热量
15、(2010南京)如图是2010年冰岛火山喷发照片,高温的岩浆使冰盖 ________________(选填“熔化”或“凝固”),导致河流水位暴涨。大量的火山灰尘上升后遮挡在地球上空,就像撑起了一把伞,使射向地面的阳光在火山灰尘上发生_________(选填“反射”、“折射”或“色散”),导致辐射到地球表面的热量减少,可能会对区域性气候产生轻微降温影响。
16、(2010武汉)今年4月20日,江城出现了罕见的“返潮”现象,地面、墙壁全是湿的。专家解释:这是因为前几天我市遭遇“倒春寒”天气,地面、墙壁等处的温度 ___________ ,但近日起,西南暖湿气流来到我市上空,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__________ ,极易发生___________ 现象,使近地面的物体冒“冷汗”。
17、(2010菏泽)火山爆发是近段时间人们常议论的话题,你知道吗,岩浆是多种物质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不断降温,就会按下列顺序先后在火山口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由此可以判断出这些矿物的熔点依次 (填“升高”或“降低”)
18、(2010沈阳)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________。(填物恣变化的名称)现象。
三、简答题(19题4分,20题6分,共10分)
19、(2010广州) 世博会展区通过喷射水雾来降温。请用物态变化的知识来解释为什么喷射水雾区 域的温度会降低?
20、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即缓慢地吹气),手会感到暖和。若用劲向手上快速“吹气”,手不但不会暖和,反会觉得更冷。都是从嘴里出来的“气”,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觉呢?
四、实验探究题(21题6分,22题10分,23题10分,共26分)
21、(2010咸宁)下表为小英同学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4 -2 0 0 0 0 1 2
(1)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
(2)该物质是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加热1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_态;(选填:“固”或“液”)
22、2010镇江)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A B C D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____________ 有关.
(2)通过____________-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右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_____________(选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 “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上升到80℃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4min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1)常用温度计是利用 的原理制成的。
(2) 从表格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
(3)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min 0 1 2 3 4 5 6 7
/℃ 80 84 88 92 96 96 96 96
(4)、由实验结果可以年出水的沸点不到100℃,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
(5)、由实验结果可以年出水沸腾进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
(6)、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二)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1、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在高山上烧水,水温低于100℃就沸腾了,这是因为高山上气压低,水的沸点低
B、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口,这实际上是利用蒸发致冷
C、衣柜里防蛀虫的樟脑丸越来越小,这是因为樟脑丸汽化了
D、夏天,室外的自来水管外会有湿润现象,这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2、(2010毕节)小明在加油站看见两条标“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   )
A.汽化   B.液化   C.凝华   D.升华
3、(2010宜昌)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词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象包含的物态变化有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液化
C.凝固和凝华 D.汽化和升华
4、(2010宜昌)南极科考队员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使用水银温度计,是因为酒精的
A.沸点低B.凝固点低C.密度小D.比热容大
5、(2010济宁)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2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6、(2010北京)5.图4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7、(2010河池)如图所示是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48℃
B.在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在BC段物质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D.第10分钟后物质处于液态
8、(2010莆田)下列做法是为了加快液体蒸发的是( )
A.酒精灯不用时要盖上灯帽
B.洗头后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
C.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
D.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人冰箱冷藏室
9、(2010滨州)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1)、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2)、春天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1)(2) B、(2)(4) C、(1)(3) D、(3)(4)
10、(2010杭州)将干冰投入装水的玻璃瓶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瓶口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
A.千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
B.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千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11、(2010泰州市)在雨、露、雾和霜这些自然现象中,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是
A.雨 B.露 C.雾 D.霜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2、(2010成都) 冰块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 ;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降低”或“可能升高”)。
13、(2010盐城)把一些冰块放在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需要 热量.杯外壁出现一层水珠,这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14、(2010泰州市)图所示是医生检查患者牙齿的情景.其中涉及到两方面的物理知识:一是利用金属小平面镜_______________,能观察到牙齿背面的情况;二是在金属小平面镜放入口腔前,先要将它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以免水蒸气在镜面上_______________形成水雾.
15、( 2010烟台)雨、雪、霜、露都是水的不同状态,从物态变化的角度来看,属于凝华的是 .由于液化形成的是 .
16、(2010天津)图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过程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
同时伴随着 热;过程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华和 ,同时伴随着放热.
17、(2010沈阳)将蜡块磨碎放入试管中加热,蜡吸热后逐渐变软、变稀,直至完全变成液态。在此过程中,它的温度不断升高,由此可知蜡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18、(2010镇江)今年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严重干旱,为减缓旱情某部空军出动飞机在云层中播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实施人工降雨,靠干冰的 吸收大量的热,使云中水滴增大,冰晶增多,形成降雨,其中冰晶在下落过程中 成水(以上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
19、当把蔬菜放进冰箱的冷藏室储存时,通常用保鲜膜封装,目的是防止蔬菜中的水分因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散失,达到保鲜的目的。夏天起风时,人感觉凉快是因为风加速了皮肤表面汗液的 (填物态变化)。
三、简答题(20题6分)
20、小明暑假在家休息时觉得十分炎热,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想出二种消暑降温的好办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四、实验探究题(21题8分,22题10分,23题13分,共31分)
21、(2010福州)如图23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温度如图24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选填“A”、“B”或“C”),示数为__________℃,该物质是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实验时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试管底部,则测得试管内物质的温度值偏__________
22、图甲所示,是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器材有:冰、蜡、热水瓶、试管、烧杯、铁架台(带铁夹)、搅棒、秒表、温度计、水。
(1)图乙是 _____________(选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_____________ ℃。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___________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其中一个实验小组安装的实验装置如图。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正实验后,两实验小组记录数据汇总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
冰的温度/℃ -20 0 0 0 0 10 20 30 …
冰的状态 固态 固、液 固、液 固、液 固、液 液态 液态 液态 …
蜡的温度/℃ 35.0 40.0 45.0 49.5 54.0 58.3 62.5 66.6 …
固态 固态 固态 粘稠 变稀 液态 液态 液态 …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冰与蜡在熔化过程中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
23、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图16(a)、(b)所示的两种情景。
(1)你认为哪一种是水沸腾时的情景.
(2)实验中你还观察到哪些实验现象.
(3)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时的时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4)、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水的温度/℃ 90 92 94 98 98 98 98 98
①、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②、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③、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④、分析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
(5)、小凡同学的操作如图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
答案
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一)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B A B D C A C D B C D
13、热胀冷缩 乙 缩口 14、液化 放出
15、熔化 反射 16、较低;较高;液化
17、降低 18、凝华 放出 凝固
19、 水蒸发吸收热量降低周围温度(不能用比热容回答)
20、冬天手觉得冷时,向手上“哈气”是从口中哈出气体中的水蒸气液化时放热,被手吸收了,手会感到暖和。若使劲儿向手吹气,则是加快手表面空气流动,使手表面的水分蒸发加快,水分蒸发时从手上吸热,所以手不但不会暖和,反会觉得更冷。
21、(1)0 (2)晶体 (3)固 (4)C
22、(1). 表面积大小_
(2). A、 C_
(3). 表面积
(4). 不正确 只有在水的质量相同时,先蒸发完的蒸发的才快 .
23、(1)、液体热胀冷缩 (2) 96
(4)、气压过低; (5)、继续加热,温度不变; (6)、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
答案
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二)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A C C B C B C B C D D
12、不变,不变 13、熔化 吸收 液化 14、对光的反射 液化
15、 霜、雪 露、雨 16、吸 液化 17、非晶体
18、升华 熔化
19、汽化 蒸发
20、(1)打开电风扇,这样可以加快空气流动,使人身上汗液加快蒸发,带走热量,起到降温效果。
(2)可在室内放置冰块,因为冰块在熔化时吸热,使房间内温度降低。
21、(1)B 48 晶体 (2)大
22、冰;52;吸收 受热物质受热不均匀
冰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蜡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23、(1)(a)
(2)沸腾前水的响声大,沸腾后水的响声变小 沸腾前温度计的示数不断升高 沸腾后继续加热而温度计的示数保持不变 沸腾时水的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 (3)适当减少水量 给烧杯加盖子 适当提高水的初温等(
(4)、96 98 低于 B 保持不变
(5)、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图18
B.夏天,雨笼山峦
D.冬天,冰封雪飘
C.秋天,霜打枝头
A.春天,雾绕群峰
图2

图9


时间
温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