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课时进阶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课时进阶作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9-04 18:08:10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课时)
基础提升
1.(2018?阜宁县二模)下列关于化学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生成新物质 B.一定伴随发光、发热现象
C.一定有沉淀生成 D.一定需要加热
2.(2018?临沂模拟)判断镁带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  )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生成白色固体
C.放出大量的热 D.燃烧后质量增加
3.(2018?临沂模拟)我们生活在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下列生活中的常见变化中,只有物理变化的是(  )
A.煤气燃烧 B.冰雪融化 C.西瓜腐烂 D.铁管生锈
4.(2017秋?路北区期末)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
A.火箭发射 B.冰川融化 C.节日焰火 D.葡萄酿酒
5.(2018?李沧区二模)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钉生锈 B.品红扩散 C.干冰升华 D.胆矾研碎
6.(2018?宝安区校级模拟)下列现象能用物理变化解释的是(  )
A.水壶烧水出现水垢
B.房屋倒塌,粮食被埋而生霉
C.石灰浆粉刷墙壁后,墙面变硬
D.冬季室内窗玻璃上出现水雾
7.(2018?河南模拟)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蔗糖溶解 B.牛奶变质 C.工业制氧 D.品红扩散
8.(2018?泰兴市校级二模)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煤的干馏 B.蛋白质的盐析 C.石油的分馏 D.海水晒盐
9.(2018?广陵区一模)日常生活中时刻发生着变化,下列变化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美酒飘香 B.塑料降解 C.切割玻璃 D.滴水成冰
10.(2018?天桥区二模)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陶瓷烧制 B.火药使用 C.粮食酿酒 D.甲骨刻字
11.(2018?海南)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西瓜榨果汁 B.苹果酿果醋 C.糯米酿甜酒 D.鲜奶制酸奶
12.(2018?满洲里市模拟)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融化变为液体 B.灯泡通电后变热
C.食物被消化 D.樟脑球在衣柜中消失
13.(2018?焦作一模)河南有许多优秀的民间制作工艺,下列工艺制作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开封朱仙镇木刻年画 B.烧制黄河澄泥砚
C.南阳镇平县玉石雕刻 D.豫西民间剪纸
14.(2017秋?历下区期末)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了物理变化的是(  )
A.纺纱织布 B.粮食酿酒 C.使用火药 D.烧制瓷器
15.(2018?光明新区一模)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下列古文明或工艺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用石块修长城 B.在甲骨文上刻字
C.打磨磁石制造指南针 D.火药的使用
16.(2018?威海)描述物质变化的成语有:①滴水成冰;③死灰复燃;③木已成舟;④火烧赤壁;⑤沙里淘金;⑥火上浇油;⑦百炼成钢;⑧花香四溢;⑨玉石俱焚,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②③④⑤⑥⑦ B.④⑤⑥⑦⑨ C.①③④⑤⑧⑨ D.②④⑥⑦⑨
17.(2018?南充)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所反映的物质变化主要与化学变化相关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
18.(2018?孝感)精准扶贫是当前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下列帮扶措施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建立销售网络 B.腐熟农家肥 C.架设电线 D.清理池塘
19.(2018?宜昌)下列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某一工艺流程或应用,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破布捣烂(造纸) B.活字排版(印刷)
C.烟花燃放(火药) D.航海导向(指南针)
20.(2018?济宁)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用胶带粘合破损书画 B.用白醋泡制软皮鸡蛋
C.用钢丝球擦除灶具污渍 D.用汽油清洗衣服油污
能力提升
21.(2018?广东)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增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22.加热某固体物质,有气体生成,对于这一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是化学变化 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C. 是物理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23.(2018?菏泽)成语、俗语、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词句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百炼成钢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4.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2)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3)纸张燃烧。(4)瓷碗破碎。(5)铁生锈。 (6)石蜡熔化。(7)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前呼吸,玻璃上出现一层水雾。
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填序号)
25.(2018?东城区一模)小明用电子秤进行如图所示的称量活动。
经过一段时间后,活动1和活动2的电子秤示数都减小了。两个活动中,只发生物理变化而导致电子秤示数减小的是   (填“活动1”或“活动2”)。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课时)
基础提升
1.(2018?阜宁县二模)下列关于化学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生成新物质 B.一定伴随发光、发热现象
C.一定有沉淀生成 D.一定需要加热
解:A、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故正确。
B、化学变化中不一定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如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是火焰而不是光;物理变化也可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如电灯通电发光、发热,没有新物质生成,故错误。
C、饱和硝酸钾溶液在降温后会有晶体析出,但不是化学变化,故错误。
D、化学变化不一定需要加热,如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但不需要加热,故错误。
故选:A。
2.(2018?临沂模拟)判断镁带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  )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生成白色固体
C.放出大量的热 D.燃烧后质量增加
解:A、发出耀眼的白光属于实验现象,故选项错误;
B、生成白色固体证明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故选项正确;
C、放出大量的热属于实验现象,故选项错误;
D、燃烧后质量增加不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故选项错误;
故选:B。
3.(2018?临沂模拟)我们生活在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下列生活中的常见变化中,只有物理变化的是(  )
A.煤气燃烧 B.冰雪融化 C.西瓜腐烂 D.铁管生锈
解:A、煤气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B、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西瓜腐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铁管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4.(2017秋?路北区期末)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
A.火箭发射 B.冰川融化 C.节日焰火 D.葡萄酿酒
解:A、火箭发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冰川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节日焰火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葡萄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5.(2018?李沧区二模)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钉生锈 B.品红扩散 C.干冰升华 D.胆矾研碎
解:A、铁钉生锈过程中,铁和水、氧气反应生成铁锈,属于化学变化;
B、品红扩散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二氧化碳状态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D、胆矾研碎过程中,只是胆矾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6.(2018?宝安区校级模拟)下列现象能用物理变化解释的是(  )
A.水壶烧水出现水垢
B.房屋倒塌,粮食被埋而生霉
C.石灰浆粉刷墙壁后,墙面变硬
D.冬季室内窗玻璃上出现水雾
解:A、壶烧水后出现水垢,是因为加热后水中溶解的某些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发生化学变化,生成了一些新的难溶性固体物质即水垢,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房屋倒塌,粮食被埋而生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石灰浆粉刷墙壁后,墙面变硬,是由于石灰浆中的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新物质的缘故,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寒冷冬季室内窗户玻璃出现水雾,是由于冬天室外温度低,室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的结果,水蒸气和水雾是水这一种物质的两种不同状态,这一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7.(2018?河南模拟)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蔗糖溶解 B.牛奶变质 C.工业制氧 D.品红扩散
解:A、蔗糖溶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牛奶变质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工业制氧是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品红扩散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B。
8.(2018?泰兴市校级二模)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煤的干馏 B.蛋白质的盐析 C.石油的分馏 D.海水晒盐
解:A、煤的干馏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蛋白质的盐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石油的分馏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9.(2018?广陵区一模)日常生活中时刻发生着变化,下列变化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美酒飘香 B.塑料降解 C.切割玻璃 D.滴水成冰
解:A、美酒飘香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塑料降解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切割玻璃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滴水成冰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10.(2018?天桥区二模)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陶瓷烧制 B.火药使用 C.粮食酿酒 D.甲骨刻字
解:A、陶瓷烧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火药使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甲骨刻字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11.(2018?海南)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西瓜榨果汁 B.苹果酿果醋 C.糯米酿甜酒 D.鲜奶制酸奶
解:A、西瓜榨果汁是将其汁液提取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苹果酿果醋有新物质醋酸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糯米酿甜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鲜奶制酸奶有酸性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A。
12.(2018?满洲里市模拟)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融化变为液体 B.灯泡通电后变热
C.食物被消化 D.樟脑球在衣柜中消失
解:A、冰融化变为液体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的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B、灯泡通电后变热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食物被消化过程中,有机物氧化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D、樟脑球在衣柜中消失过程中,只是樟脑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13.(2018?焦作一模)河南有许多优秀的民间制作工艺,下列工艺制作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开封朱仙镇木刻年画 B.烧制黄河澄泥砚
C.南阳镇平县玉石雕刻 D.豫西民间剪纸
解:A、开封朱仙镇木刻年画制作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烧制黄河澄泥砚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南阳镇平县玉石雕刻制作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豫西民间剪纸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14.(2017秋?历下区期末)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了物理变化的是(  )
A.纺纱织布 B.粮食酿酒 C.使用火药 D.烧制瓷器
解:A、纺纱织布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使用火药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烧制瓷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15.(2018?光明新区一模)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下列古文明或工艺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用石块修长城 B.在甲骨文上刻字
C.打磨磁石制造指南针 D.火药的使用
解:A、用石块修长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在甲骨文上刻字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打磨磁石制造指南针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火药的使用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16.(2018?威海)描述物质变化的成语有:①滴水成冰;③死灰复燃;③木已成舟;④火烧赤壁;⑤沙里淘金;⑥火上浇油;⑦百炼成钢;⑧花香四溢;⑨玉石俱焚,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②③④⑤⑥⑦ B.④⑤⑥⑦⑨ C.①③④⑤⑧⑨ D.②④⑥⑦⑨
解:①滴水成冰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②死灰复燃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③木已成舟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④火烧赤壁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⑤沙里淘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⑥火上浇油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⑦百炼成钢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⑧花香四溢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⑨玉石俱焚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17.(2018?南充)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所反映的物质变化主要与化学变化相关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
解: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18.(2018?孝感)精准扶贫是当前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下列帮扶措施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建立销售网络 B.腐熟农家肥 C.架设电线 D.清理池塘
解:A、建立销售网络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腐熟农家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架设电线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清理池塘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19.(2018?宜昌)下列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某一工艺流程或应用,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破布捣烂(造纸) B.活字排版(印刷)
C.烟花燃放(火药) D.航海导向(指南针)
解:A、破布捣烂(造纸)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活字排版(印刷)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烟花燃放(火药)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航海导向(指南针)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20.(2018?济宁)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用胶带粘合破损书画 B.用白醋泡制软皮鸡蛋
C.用钢丝球擦除灶具污渍 D.用汽油清洗衣服油污
解:A、用胶带粘合破损书画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用白醋泡制软皮鸡蛋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用钢丝球擦除灶具污渍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用汽油清洗衣服油污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能力提升
21.(2018?广东)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增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解: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意思是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B、爆竹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C、煤炭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D、高温煅烧石灰石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钙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故选A。
22.加热某固体物质,有气体生成,对于这一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是化学变化 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C. 是物理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解: A、加热某固体物质时产生了气体,这种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冰受热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加热某固体物质时产生了气体,这种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如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属于化学变化,冰受热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C、加热某固体物质时产生了气体,这种变化不一定是物理变化,如高锰酸钾受热分解能生成氧气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加热某固体物质时产生了气体,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3. (2018?菏泽)成语、俗语、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词句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百炼成钢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解:A、木变成舟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B、铁杵变成针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C、炼钢有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故选:C
24.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2)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3)纸张燃烧。(4)瓷碗破碎。(5)铁生锈。 (6)石蜡熔化。(7)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前呼吸,玻璃上出现一层水雾。
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填序号)
解:没有生成新物质的有:(1)、(4)、(6)、(7)
有生成新物质的有:(2)、(3)、(5)
故答案为:物理变化(1)、(4)、(6)、(7)。化学变化:(2)、(3)、(5)
25.(2018?东城区一模)小明用电子秤进行如图所示的称量活动。
经过一段时间后,活动1和活动2的电子秤示数都减小了。两个活动中,只发生物理变化而导致电子秤示数减小的是 活动1 (填“活动1”或“活动2”)。
解:酒精挥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活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