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课时进阶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课时进阶作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9-04 18:30:1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二课时)
基础提升
1.(2018 黄石)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盐酸易挥发 B.金属具有导电性
C.酒精易溶于水 D.常温下,氮气很稳定
2.(2018 门头沟区二模)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 B.密度 C.稳定性 D.沸点
3.(2018 乌拉特前旗校级二模)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
B.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C.用碳素墨水书写文字档案,便于长期保存
D.金刚石用来裁玻璃
4.(2018 南山区校级二模)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类别﹣用途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性质 类别 用途
A 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 化学性质 制作叶脉书签
B 液氮汽化时会吸热 物理性质 用做保护气
C 生石灰遇水放热 物理性质 用做干燥剂
D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化学性质 用做制糖工业脱色
A.A B.B C.C D.D
5.(2017秋 简阳市期末)下列物质中的用途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用氢气填充探空气球 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C.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D.用液氧作火箭助燃材料
6.(2017秋 河口区期末)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用生石灰做食品干燥剂 B.用氢氧化钠制作叶脉标签
C.用活性炭吸附甲醛 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7.(2018 重庆)下列用途中,只与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
A.氧气作供氧剂 B.碳酸钙作补钙剂
C.活性炭作吸附剂 D.小苏打作发酵剂
8.(2018 广西)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吸附性 B.溶解性 C.氧化性 D.挥发性
9.(2018 德州)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用途中主要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用盐酸除去铁锈 B.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
C.用干冰人工降雨 D.用氧化钙做干燥剂
10.(2017秋 道外区期末)在下列物质的用途中,能体现该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支持燃烧 B.氮气保存食品 C.稀有气体做霓虹灯 D.氧气供给呼吸
11.(2017秋 路南区期末)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铜用于制造导线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灯泡中充氮气延长使用寿命 D.用浓硫酸做干燥剂
12.(2018 通州区一模)下列过程中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液氮作制冷剂
B.天然气用作燃料
C.活性炭作净水剂
D.洗洁精通过乳化作用除去油污
13.(2018 莒县校级模拟)下列物质的性质,不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铁生锈 B.一氧化碳有还原性
C.碳酸的不稳定性 D.盐酸有挥发性
14.(2017秋 定州市期末)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炼钢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 D.酒精用作燃料
15.(2018 香洲区模拟)下列用途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石墨作电极 B.干冰制冷
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 D.铝压成薄片
16.(2018 青羊区模拟)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铝具有导电性 B.氢氧化钠能与稀盐酸反应
C.氮气难溶于水 D.常温下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
17.(2018 陵城区二模)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炼钢 B.铜制作导线
C.硫酸除铁锈 D.二氧化碳制碳酸饮料
18.(2018 成都)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化学性质决定的(  )
A.活性炭作除味剂 B.液氧用于火箭发射 C.石墨用作电刷 D.干冰用于食品保鲜
19.(2018 翁牛特旗一模)下列叙述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酒精挥发,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煤气燃烧,稀有气体用作焊接保护气
C.活性炭去除冰箱异味,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钢铁腐烂,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20.(2018 通州区一模)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铜丝用作导线 B.盐酸用于除铁锈
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氧气焊接金属
能力提升
21.(2018 广州模拟)下列物质的哪些用途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①用氧气作助燃剂 ②用铝做炊具 ③氩气和氮气作灯泡的保护气 ④Ca(OH)2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⑤用花岗岩铺地面,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⑤ C.②⑤ D.②④⑤
22.(2018 柘城县三模)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乙醇用作燃料 B.氧气用于炼钢
C.铜用来制导线 D.小苏打用来治疗胃酸过多
23.(2014秋 广州期末)下列各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做制冷剂 B.焦炭冶炼金属
C.活性炭作吸附剂 D.石墨作润滑剂
24.(2017秋 西城区校级期中)为了探究气体氨气(NH3)的某些性质,小雨同学查阅了有关资料,知道具有碱性的物质可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然后依次做了以下实验.
由以上实验,得出氨气的物理性质还有   、   .
25.(2016秋 文登区期末)探究液化气燃烧的变化
小刚同学在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液化气燃烧的现象,他认为液化气燃烧应属于化学变化。小刚在妈妈的帮助下对此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他的探究过程并回答有关问题。
【提出问题】液化气燃烧是化学变化吗?
【查阅资料】液化气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猜想与假设】假设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加工处理形成的一种能被检验的假设性结论,其表述方式为:如果….那么….。
(1)对于液化气燃烧是否为化学变化,你做出的假设是   。
【收集证据】小刚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2)打开液化气,并将其调至小火,把一只干冷的玻璃杯罩在火焰上,观察到:
①玻璃杯内壁出现   ;②手摸玻璃杯壁有   感觉。
③将玻璃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   。
(3)分析:液化气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是  。
【获得结论】
(4)液化气燃烧为  变化。
【反思与交流】
(5)液化气燃烧过程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小刚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你认为小刚的观点是否正确   ,试举一例说明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二课时)
基础提升
1.(2018 黄石)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盐酸易挥发 B.金属具有导电性
C.酒精易溶于水 D.常温下,氮气很稳定
解:A、盐酸易挥发,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酒精易溶于水,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常温下,氮气很稳定,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2018 门头沟区二模)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 B.密度 C.稳定性 D.沸点
解:A、颜色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密度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D、沸点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3.(2018 乌拉特前旗校级二模)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
B.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C.用碳素墨水书写文字档案,便于长期保存
D.金刚石用来裁玻璃
解:A、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B、汽油除去衣物上少量油污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利用了汽油能溶解油污的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C、碳素墨水的主要成分是碳,碳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所以,用碳素墨水写文字档案,便于长期保存。故说法正确;
D、生活中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是利用了金刚石的硬度大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2018 南山区校级二模)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类别﹣用途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性质 类别 用途
A 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 化学性质 制作叶脉书签
B 液氮汽化时会吸热 物理性质 用做保护气
C 生石灰遇水放热 物理性质 用做干燥剂
D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化学性质 用做制糖工业脱色
A.A B.B C.C D.D
解:A、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属于化学性质,可用于制作叶脉书签正确;故选项正确;
B、液氮汽化时会吸热,属于物理性质,可用于做制冷剂,不是保护气;故选项错误;
C、生石灰遇水放热是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熟石灰,不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不是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5.(2017秋 简阳市期末)下列物质中的用途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用氢气填充探空气球 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C.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D.用液氧作火箭助燃材料
解:A、用氢气填充探空气球,是因为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是因为金刚石硬度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C、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时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D、用液氧作火箭助燃材料,是因为氧气能够支持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故选:D。
6.(2017秋 河口区期末)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用生石灰做食品干燥剂 B.用氢氧化钠制作叶脉标签
C.用活性炭吸附甲醛 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解:A、用生石灰做食品干燥剂是利用生石灰和水生成熟石灰,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用氢氧化钠制作叶脉标签是利用氢氧化钠的碱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用活性炭吸附甲醛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的碱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7.(2018 重庆)下列用途中,只与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
A.氧气作供氧剂 B.碳酸钙作补钙剂
C.活性炭作吸附剂 D.小苏打作发酵剂
解:A、氧气作供氧剂,是因为氧气具有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B、碳酸钙作补钙剂,是因为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C、活性炭作吸附剂,是因为活性炭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等,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D、小苏打作发酵剂,是因为碳酸氢钠伸入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故选:C。
8.(2018 广西)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吸附性 B.溶解性 C.氧化性 D.挥发性
解:A、吸附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发生化学变化时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D、挥发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9.(2018 德州)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用途中主要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用盐酸除去铁锈 B.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
C.用干冰人工降雨 D.用氧化钙做干燥剂
解:A、用盐酸除去铁锈,是因为盐酸能和铁锈中的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B、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是因为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C、用干冰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时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D、用氧化钙做干燥剂,是因为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故选:C。
10.(2017秋 道外区期末)在下列物质的用途中,能体现该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支持燃烧 B.氮气保存食品 C.稀有气体做霓虹灯 D.氧气供给呼吸
解: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因此,都属于物理性质。
A、物质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氧气支持燃烧属于氧气的化学性质,故A错;
B、氮气保存食品是利用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故B错;
C、稀有气体做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充电后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属于物理性质,故C正确;
D、呼吸属于化学变化,氧气供给呼吸是利用氧气化学性质,故D错。
故选:C。
11.(2017秋 路南区期末)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铜用于制造导线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灯泡中充氮气延长使用寿命 D.用浓硫酸做干燥剂
解:A、铜用于制造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吸热升华,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灯泡中充氮气延长使用寿命是利用氮气的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D、用浓硫酸做干燥剂是浓硫酸的吸水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2.(2018 通州区一模)下列过程中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液氮作制冷剂
B.天然气用作燃料
C.活性炭作净水剂
D.洗洁精通过乳化作用除去油污
解:A、液氮作制冷剂是利用液氮汽化吸热,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质,故A错;
B、天然气用作燃料是利用天然气的可燃性,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利用了天然气的化学性质,故B正确;
C、活性炭作净水剂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质,故C错;
D、洗洁精通过乳化作用除去油污,是将大的油滴分成小的油滴,利用了物理性质,故D错。
故选:B。
13.(2018 莒县校级模拟)下列物质的性质,不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铁生锈 B.一氧化碳有还原性
C.碳酸的不稳定性 D.盐酸有挥发性
解:A、铁生锈有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是通过一氧化碳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表现出来的,属于化学性质,故B错;
C、碳酸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不稳定属于化学性质,故C错;
D、盐酸挥发性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性质,故D正确。
故选:D。
14.(2017秋 定州市期末)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炼钢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 D.酒精用作燃料
解:A、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吸热升华,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酒精用作燃料是利用酒精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5.(2018 香洲区模拟)下列用途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石墨作电极 B.干冰制冷
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 D.铝压成薄片
解:A、石墨作电极,是因为石墨具有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B、干冰制冷过程中,只是二氧化碳由固体变成气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时,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D、铝压成薄片,说明铝具有延展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故选:C。
16.(2018 青羊区模拟)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铝具有导电性 B.氢氧化钠能与稀盐酸反应
C.氮气难溶于水 D.常温下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
解:A、铝具有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B、氢氧化钠能与稀盐酸反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C、氮气难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D、常温下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故选:B。
17.(2018 陵城区二模)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炼钢 B.铜制作导线
C.硫酸除铁锈 D.二氧化碳制碳酸饮料
解:A、氧气炼钢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铜制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C、硫酸除铁锈是利用硫酸的酸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制碳酸饮料是利用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8.(2018 成都)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化学性质决定的(  )
A.活性炭作除味剂 B.液氧用于火箭发射 C.石墨用作电刷 D.干冰用于食品保鲜
解:A、活性炭作除味剂,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液氧用于火箭发射作助燃剂,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C、石墨用作电刷,是利用了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干冰用于食品保鲜,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9.(2018 翁牛特旗一模)下列叙述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酒精挥发,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煤气燃烧,稀有气体用作焊接保护气
C.活性炭去除冰箱异味,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钢铁腐烂,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解:A、酒精挥发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时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B、煤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稀有气体用作焊接保护气,是因为稀有气体不容易和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C、活性炭去除冰箱异味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因为氢氧化钙能和显酸性物质反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D、钢铁腐烂过程中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是因为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故选:C。
20.(2018 通州区一模)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铜丝用作导线 B.盐酸用于除铁锈
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氧气焊接金属
解:A、铜丝用作导线,是利用了铜具有导电性,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B、盐酸用于除铁锈,是利用了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了酸碱能发生中和反应,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氧气焊接金属,是利用了氧气能支持燃烧的性质,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能力提升
21.(2018 广州模拟)下列物质的哪些用途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①用氧气作助燃剂 ②用铝做炊具 ③氩气和氮气作灯泡的保护气 ④Ca(OH)2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⑤用花岗岩铺地面,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⑤ C.②⑤ D.②④⑤
解:①用氧气作助燃剂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②用铝做炊具是利用铝的导热性,属于物理性质;③氩气和氮气作灯泡的保护气是利用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④Ca(OH)2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氢氧化钙的碱性,属于化学性质;⑤用花岗岩铺地面是利用花岗岩的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
故选:C。
22.(2018 柘城县三模)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乙醇用作燃料 B.氧气用于炼钢
C.铜用来制导线 D.小苏打用来治疗胃酸过多
解:A、乙醇用作燃料是利用乙醇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铜用来制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D、小苏打用来治疗胃酸过多是利用小苏打的碱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3.(2014秋 广州期末)下列各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做制冷剂 B.焦炭冶炼金属
C.活性炭作吸附剂 D.石墨作润滑剂
解:A、干冰用作制冷剂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升华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为物理性质,所以错误。
B、焦炭用于工业炼铁是利用了焦炭的还原性,此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因此属于化学性质,此项正确。
C、活性炭作吸附剂是利用了其具有吸附性的性质,不用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为物理性质,所以错误。
D、石墨作润滑剂是利用了石墨具有润滑性,这种性质是不用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为物理性质,所以错误。
故选:B。
24.(2017秋 西城区校级期中)为了探究气体氨气(NH3)的某些性质,小雨同学查阅了有关资料,知道具有碱性的物质可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然后依次做了以下实验.
由以上实验,得出氨气的物理性质还有 密度比空气小 、 易溶于水 .
解:实验过程中,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说明氨气密度比空气小;
能够形成喷泉,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因此氨气的物理性质有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
故填: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
25.(2016秋 文登区期末)探究液化气燃烧的变化
小刚同学在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液化气燃烧的现象,他认为液化气燃烧应属于化学变化。小刚在妈妈的帮助下对此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他的探究过程并回答有关问题。
【提出问题】液化气燃烧是化学变化吗?
【查阅资料】液化气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猜想与假设】假设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加工处理形成的一种能被检验的假设性结论,其表述方式为:如果….那么….。
(1)对于液化气燃烧是否为化学变化,你做出的假设是 如果液化气燃烧时有新物质生成,那么液化气燃烧是化学变化 。
【收集证据】小刚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2)打开液化气,并将其调至小火,把一只干冷的玻璃杯罩在火焰上,观察到:
①玻璃杯内壁出现 水雾 ;②手摸玻璃杯壁有 发烫 感觉。
③将玻璃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3)分析:液化气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是 水和二氧化碳 。
【获得结论】
(4)液化气燃烧为 化学 变化。
【反思与交流】
(5)液化气燃烧过程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小刚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你认为小刚的观点是否正确 正确 ,试举一例说明 电灯通电时发光放热是物理变化 。
解:(1)对于液化气燃烧是否为化学变化,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看燃烧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故提出的假设是如果液化气燃烧时有新物质生成,那么液化气燃烧是化学变化;故填:如果液化气燃烧时有新物质生成,那么液化气燃烧是化学变化;
(2)①把一只干冷的玻璃杯罩在液化气火焰上,如果观察到,玻璃杯内壁出现水雾,则说明燃烧生成了水;②手摸玻璃杯壁有发烫感觉,说明产生了热量;③将玻璃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故填:①水雾;②发烫;③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由实验现象可知,液化气燃烧时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故填:水和二氧化碳;
(4)由于液化气燃烧时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生成,可判断发生了化学变化,故填:化学变化;
(5)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故小刚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是正确的,如:电灯通电时发光放热,但是物理变化,故填:正确;电灯通电时发光放热是物理变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