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必修1) 专题1.1 基本概念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必修1) 专题1.1 基本概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09-05 14:56:03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满分:11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质点和参考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点,没有质量
B. 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时,卫星可以被看作质点
C. 研究火车过桥的时间可以把火车看成质点
D. 我们常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太阳为参考系
【答案】 B
【解析】
【点睛】
此题关键知道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选取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能忽略,物体可以看成质点.
2.下列情况中加点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
A. 计算火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的时间
B. 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动作情况
C. 研究“嫦娥一号”卫星绕月球飞行的轨道时
D. 研究跨栏运动员跨栏时身体各部位的姿势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计算火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的时间时,火车的长度不能忽略,故不能简化为质点;故A错误。B、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动作情况时,要考虑运动员的姿态,故不能简化为质点;故B错误。C、研究“嫦娥一号”卫星绕月球飞行的轨道时,卫星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故C正确。D、研究运动员跨栏时身体各部位的姿势,如把他看作质点,就无法分辨他的动作和姿势,故不能把他看作质点;故D错误。故选C。
【点睛】
关键抓住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行判断,不是看物体的绝对体积和质量,而要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是不是没有影响或影响可忽略不计.
3.研究下列物体运动时,能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是(  )
A. 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动
B. 研究体操运动员在地面翻滚前进的动作
C. 研究百米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
D. 研究地球的自转
【答案】 A
【解析】
4.下列关于参考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参考系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
B.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其中“青山两岸走”作者所选取的参考系是岸
C. 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时,选取不同的参考系所得出的关于物体运动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
D. 坐在高速行驶列车里的乘客,看到桌上的水杯静止不动是以地面为参考系
【答案】 C
【解析】
【分析】
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选取参考系时要考虑研究问题的方便,使之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的简单.选取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情况不一定相同,在不说明参考系的情况下,通常取地面为参考系的.
【详解】
参考系是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被选定做为参考、假定为不动的其他物体。相对地面,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运动的,故A错误;巍巍青山两岸走描述青山相对于竹排的运动,其参考系是竹排,故B错误;运动具有相对性,选取不同的参考系,所得出的关于物体运动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故C正确;坐在高速行驶列车里的乘客,看到桌上的水杯静止不动是以列车为参考系,故D错误;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对参考系的理解能力.要注意运动是绝对的,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总是相对某一参考系的.
5.以下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 )
A. 每晚新闻联播的开播时间为19:00
B. 校运会上某同学获得高一女子800m冠军,成绩是2′30″
C. 中午11:40是下课吃中饭的时间
D. G7581次列车到达杭州站的时间是10:32
【答案】 B
点睛: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时间间隔和时刻的区别,时间间隔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
6.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里,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摄制的,即在拍摄时,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并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放映时,观众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  
A. 荧屏 B. 观众 C. 孙悟空背后的云和雾 D. 地面
【答案】 C
【解析】
【详解】
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在他的背后有急速飘动的白云,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通过题目所给的条件,我们可以知道所选的参考系是急速飘动的白云,认为白云静止不动的结果是,“孙悟空”在飞速前进。故选C。
【点睛】
为了研究和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引入了参考系,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运动状态可以不同,选取合适的参考系可以使运动的研究简单化.
7.一小球从离地5m高处自由落下,被地面竖直弹起,在离地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A. 6m????4m B. 4m????1m C. 5m????4m D. 6m????6m
【答案】 A
【解析】
【详解】
路程是物体通过的轨迹的长度,小球从5m高处下落的过程中通过的路程为5m,而反弹到1m高处通过的路程是1m,故整个过程中通过的路程是6m。位移是从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等于初末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故位移大小为5-1=4m。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
一定要真正理解位移是从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这是我们学习运动学公式时常用的物理量,是一个重点知识.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我们常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太阳为参考系描述地球的运动
B. “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为参考来描述江水的运动
C. 用GPS定位系统确定正在南极冰盖考察的某科考队员的位置时,该队员可看做质点
D. 研究苹果的大小随生长日期的变化时,可将苹果视为质点
【答案】 C
【解析】
【点睛】
为了研究和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引入了参考系,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运动状态可以不同,选取合适的参考系可以使运动的研究简单化.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地球不可以视作质点
B. 第4s末和第1s指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一个点
C. 古代“刻舟求剑”故事中,刻舟求剑者的错误在于错选了参照系
D. 建立质点概念的物理方法是等效替代的方法
【答案】 AC
【解析】
【详解】
“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地球不能看做质点,否则就没有自转了,A正确;第4s末是指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一个点,第1s指的是时间长度,是时间,B错误;刻舟求剑”故事中,刻舟求剑者的错误在于错选了船为参考系,C正确;质点在生活中并不存在,是理想模型法,D错误.
【点睛】
只有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才能可做质点.参考系是假定静止不动的物体.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一个点,时间对应一个线段.
10.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位移的大小和路程的大小总是相等的,只不过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
B.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但位移可能相同
C. 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的路线
D. 位移的大小永远不等于路程
【答案】 BC
【解析】
【点睛】
本题重点掌握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其计算法则是不同的,位移遵从矢量合成法则,而路程遵从数学加减法则,
11.关于物体运动的路程和位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沿直线运动时,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大小
B. 在任何情况下,位移的大小不会比路程的大
C.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同,其位移可能相同
D.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于零,其位移也一定不等于零
【答案】 BC
【解析】
【详解】
A、B、位移是指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由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而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故位移的大小一般是小于或等于路程的,只有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故A错误,B正确。C、运动的起点和终点相同时,位移相同,若路径不同,则路程不同;故C正确。D、若物体沿圆周运动一圈,路程不等于零,位移为零;故D错误。故选BC。
【点睛】
本题根据位移和路程的定义进行分析:位移是由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路程是物体经过轨迹的长度.
12.北京时间8月5日凌晨,2012年伦敦奥运会田径比赛展开第二日的争夺,在男子20公里竞走决赛中,中国选手陈定以1小时18分46秒打破奥运会纪录的成绩夺冠,这是本届奥运会中国田径队获得的首枚金牌,也是中国男子运动员继刘翔之后在奥运历史上获得的第二枚田径金牌,关于陈定在比赛过程中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测量陈定的运动速度时不能把他看做质点
B. 在测量陈定的竞走动作是否违反规则时,不能把他看做质点
C. “20公里”是指选手们走过的路程
D. “20公里”是指选手们发生的位移
【答案】 BC
【解析】
【分析】
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路程与位移的根本的区别在于它们的内涵不同.路程描述了物体位置移动径迹的长度,位移描述了物体位置移动的方向和距离.
【点睛】
考查学生对质点和位移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3、14题每题10分;第15、16题每题15分;共50分)
13.一质点沿x轴运动,开始时位置为x0=-2m,第1s末位置为x1=3m,第2s末位置为x2=1m。请分别求出第1s内和第2s内质点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 (1), 沿x轴的正方向 (2) , 沿x轴的负方向
【解析】
【分析】
某一段时间内的位移等于末位置的坐标减去初位置的坐标,即.正负表示方向.
【详解】
在第1s内质点位移,大小为5m,方向沿x轴的正方向;
在第2s内质点位移,大小为2m,方向沿x轴的负方向.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某一段时间内的位移等于末位置的坐标减去初位置的坐标,即.正负表示方向.
14.在图所示的时间轴上标出第2s末、第5s末和第2s、第4s,并说明它指的是时间间隔还是时刻?
【答案】 第2 s末、第5 s末为时刻,第2 s、第4 s为时间间隔
【解析】
【点睛】
要知道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
15.一操场跑道全长400 m,如图所示,其中CD和FA为100 m长的直道,弯道ABC和DEF均为半圆形,长度各为100 m,一运动员从A点开始起跑,沿弯道ABC和直线CD跑到D点,求该运动员在这段时间内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计算时位移大小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200m;118.56 m
【解析】
【详解】
设圆弧部分的半径是r,则πr=100m,直径:D=2r=;运动员的起点在A点,沿弯道ABC和直道CD跑到D点,跑完200m,即路程是200m;
终点在D点,所以位移大小等于:x=≈118.56m,方向由A指向D.
【点睛】
本题是曲线运动,要知道路程是轨迹的长度,位移大小等于起点与终点直线距离的大小.位移大小一定小于路程.
16.赵宇拿出了一枚一元硬币,李飞找来了一把刻度尺,他们测出了硬币的直径为2.5cm,然后令它在水平课桌上沿直线滚动了10圈,他们合作探究,提出了下面的问题,请你帮他们来解决,问题:
(1)硬币圆心的位移和路程相同吗?如果不同,各是多少?
(2)硬币圆周上的某点的位移和路程的大小是否相同?
【答案】 (1)相同,78.5 cm (2)不相同
【解析】
【详解】
(1)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硬币圆心做的是单向直线运动,位移大小等于路程;均为π×2.5×10=78.5cm.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满分:11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于“辽宁舰”航母“高大威武”,故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看成质点
B. 战斗机飞行员可以把正在甲板上手势指挥的调度员看成是一个质点
C. 在战斗机飞行训练中,研究战斗机的空中翻滚动作时,战斗机可以看成质点
D. 研究“辽宁舰”航母在大海中运动轨迹时,航母可以看成质点
【答案】 D
【点睛】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正确解答本题.本题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与其他因素无关.
2.2017年11月,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广东珠海如期举行,博览会还迎来了英国皇家空军“红箭”特技飞行表演队的中国航展首秀。如图所示,9架表演机保持队形不变飞过观礼台。下列关于“红箭”特技飞行表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面上的人看到飞机飞过,是以飞机为参考系
B. 飞行员看到观礼台向后掠过,是以地面为参考系
C. 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静止的
D. 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运动的
【答案】 C
【解析】
A、地面上的人看到飞机是相对于地面飞过,是以地面为参考系,故A错误;
B、飞行员看到观礼台向后掠过,是以飞机为参考系,故B错误;
C、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所有飞机的位置相对不变,其他飞机是静止的,故C正确,D错误。
点睛: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要选择参考系,为定量描述物体位置变化要在参考系上建立坐标系,并且要建立合适的坐标系。
3.北京时间8月9日,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子100米仰泳决赛,来自中国浙江的选手傅园慧以58秒76的成绩荣获铜牌,打破了亚洲记录,已知标准泳池长为50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00米指的是位移
B. 58秒76指的是时间间隔
C. 傅园慧100米仰泳决赛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1.7m/s
D. 在研究傅园慧的游泳姿势时,可把她视为质点
【答案】 B
【点睛】位移是指位置的移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有大小有方向;路程是表示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时间是时间轴上的一段,时刻是时间轴上的点;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物体能看作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位移和路程、时间与时刻、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其中:位移是指位置的移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有大小有方向;路程是表示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4.如图所示,某人沿着倾角为45°的楼梯从一楼A位置走到了二楼B位置,如果楼梯间的宽度为L,则人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A. 2L
B. 2L (1+)L
C. L 2L
D. L (1+)L
【答案】 D
【解析】
由A到B的水平位移为L,竖直位移为2L,因此总的位移为;
人的路程为运动轨迹的总长度,所以路程为:,故D正确ABC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位移和路程的计算,要求能明确位移的定义,能正确作出位移并能利用几何关系求解位移的大小。
5.一个小球从距地面5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距地面1m高处被接住,坐标原点定在释放点正下方2m处,竖直向下为坐标轴正方向。则小球的释放点、落地点、接住点的位置坐标分别是( )
A. –2m,3,2m B. –2m,2m,1m
C. –2m,–2m,–1m D. 4m,0,1m
【答案】 A
点睛:本题考查的就是学生对于直线坐标系的理解,结合数学上的数轴来理解,就可以轻松解决本题。
6.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考系是(  )
A. 水 B. 桥 C. 人 D. 地面
【答案】 A
【解析】以流水为参照物,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桥是运动的,故A正确;以桥为参照物,则桥是静止的,故B错误;以人为参照物,因为人在桥上走,人与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桥是运动的,而水与人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所以水也是运动的,故C错误;以地面为参照物,地面与桥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桥是静止的,故D错误。所以A正确,BCD错误。
7.为使高速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表示允许的最小速度是50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到下一出口还有25km,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分别是(  )
A. 50?km/h是平均速度,25?km是路程
B. 50?km/h是瞬时速度,25?km是路程
C. 50?km/h是瞬时速度,25?km是位移
D. 50?km/h是平均速度,25?km是位移
【答案】 B
【解析】试题分析:50 km /h是在这段高速行驶的最小速度,指的是瞬时速度,故AD错。25km指到下一出口的距离,指的是路程,故B对C错。故选B。
考点:路程、位移区别,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区别。
8.一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它在运动过程中位移的最大值是(  )
A. 2πR B. 2R C. R D. 0
【答案】 B
【解析】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在圆周运动过程中,两点间的连线直径是最长的,故位移的最大为直径的长度2R,故B正确,ACD错误。
9.某运动员在400米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刚好绕跑道跑了一圈,几个好朋友围着他激动的分析着,他们哪些没考虑实际情况说错了(  )
A. 你跑了56秒35,这是你跑到终点所用的时间
B. 你一直向前跑,速度方向没有发生变化
C. 你从起点跑到终点的路程是400米
D. 你从起点跑到终点的位移是400米
【答案】 BD
【解析】
10.下列说法中哪些表示的是时刻( )
A. 2008年8月8日晚20∶00,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开幕
B. 校运动会100 m赛跑的最好成绩是12.8 s
C. 学校早8∶00开始上课
D.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小周期是86 min
【答案】 AC
【解析】
A、2008年8月8日晚20:00是指时间点,是时刻,所以A正确;
B、校运动会赛跑的最好成绩是是指时间的长度,是指的时间间隔,故B错误;
C、学校早上开始上课是指时间点,是时刻,所以C正确;
D、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小周期是是指时间间隔,故D错误。
点睛:对于物理中的基本概念要理解其本质不同,如时刻具有瞬时性的特点,是变化中的某一瞬间通常与物体的状态相对应;时间间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与某一过程相对应。
11.飞机在空中沿直线匀速飞行进行打靶训练(不计空气阻力).对于投下的炮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飞机上的观察者看到炮弹的轨迹是曲线
B. 飞机上的观察者看到炮弹的轨迹是直线
C. 地面上的观察者看到炮弹的轨迹是曲线
D. 地面上的观察者看到炮弹的轨迹是直线
【答案】 BC
【解析】匀速飞行的飞机上投下的炸弹做平抛运动,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炸弹在落地前都处于飞机的正下方,在空中排成一条竖直线.飞机上的人看到炸弹做自由落体运动,地面上的人看到炸弹做平抛运动,BC正确AD错误.
12.你认为以下比赛项目中的研究对象可看作质点的是(  )
A. 在撑竿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手中的支撑竿在支撑地面过程中的转动情况
B. 帆船比赛中确定帆船在大海中的位置
C. 跆拳道比赛中研究运动员的动作时
D. 铅球比赛中研究铅球被掷出后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答案】 B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3、14题每题10分;第15、16题每题15分;共50分)
13.一物体从O点出发,沿东偏北30°的方向运动10 m至A点,然后又向正南方向运动5 m至B点。(sin30°=0.5)
(1)建立适当坐标系,描述出该物体的运动轨迹;
(2)依据建立的坐标系,分别求出A、B两点的坐标
【答案】 (1)如图;
(2)A(5,5) B(5,0)
(1)坐标系如图所示,线OAB为运动轨迹.
(2),,, , A点的坐标:,B点的坐标:。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几何关系确定B点的位置,要求同学们能正确建立合适的坐标系,属于基础题。
14.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
t/s
0
1
2
3
4
5
x/m
0
5
-4
-1
-7
1
则此质点开始运动后:
(1)几秒内位移最大?
(2)第几秒内位移最大?
【答案】 (1)4 s内 (2)第2 s内
【解析】
【详解】
在x轴上标出质点在各时刻的位置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4s内质点的位移最大;
(2)质点在第1s内的位移大小为5m;在第2s内的位移大小为9m;在第3s内的位移大小为3m;在第4s内的位移大小为6m;在第5s内的位移大小为8m;在质点在第2s内位移最大.
【点睛】
本题比较简单,考查了数轴上点的表示方法,会从数轴上确定离坐标点最远的时刻,知道位移的求解方法.
15.某十字路口的监控录像显示,一辆汽车在马路上行驶,t=0时,汽车在十字路口中心的左侧20m处;过了2s,汽车正好到达十字路口的中心;再过3s,汽车行驶到了十字路口中心右侧30m处.如果把这条马路抽象为一条坐标轴x,十字路口中心定为坐标轴的原点,向右为x轴的正方向.
(1)试将汽车在三个观测时刻的位置坐标填入表中。
(2)说出前2 s内、后3 s内汽车的位移分别为多少?这5 s内的位移又是多少?
【答案】 (1)x1=-20m,x2=0,x3=30m (2) Δx1=20m,Δx2=30m,Δx=50m,方向都向右
考点:考查了位移的计算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上述位移和都是矢量,大小分别为20m、30m和50m,方向都向右,即与x轴正方向相同.
16.一物体从O点出发,沿东偏北30°的方向运动10 m至A点,然后又向正南方向运动5 m至B点.
(1)建立适当坐标系,描述出该物体的运动轨迹;
(2)依据建立的坐标系,分别求出A、B两点的坐标;
(3)求物体运动的位移、路程.
【答案】 (1) (2) A点的坐标:(5m,5 m),B点的坐标:(5m,0) (3) 位移为5m,方向向东,路程为15 m
【解析】
(1)坐标系如图所示,线OAB为运动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