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9-04 18:26: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请在地图中标出古代文明的名称,并将其代表性的成就对号入座第3课 古代印度古代印度地图 古代印度指喜马拉雅山以南的南亚次大陆,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国。 约公元前2300年,印度河流域诞生了早期文明——哈拉巴文明。哈拉巴遗址出土的时刻印章 一般认为,达罗毗荼人是哈拉巴文明的创造者。哈拉巴文明是城市文明。摩亨佐·达罗是哈拉巴文明的代表。该城主体分为卫城和下城两部分。卫城可能是政府办公、公众集会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下城则是居住区和商业区。城市有比较完善的排水系统,街道平直、整齐,房屋一般用砖砌成。
公元前1750年左右,哈拉巴文明衰亡。摩亨佐·达罗复原图 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着中原的雅利安人从西北方向侵入古代印度,先后征服了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
公元前1000年前后,古代印度开始向国家过渡。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维护雅利安人统治的种姓制度。材料:
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
杀1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6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一头公牛。
杀1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3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一头公牛。
杀1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1年,并交出10头母牛和一头公牛。从材料中,你能看出古印度有哪些等级?你能不能排列一个顺序?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种姓制度将人们由贵到贱划分为四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各个等级职业世袭,贵贱有别,而且互不通婚。 婆罗门编造:从造物神的嘴演化出婆罗门,从手生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舍,从脚生出首陀罗。 被排除在种姓以外: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贱民被视为不可接触者,他们最早是首陀罗中从事屠宰、制革、清扫等活动的人,这些活动被当时的人们视为不洁净的人。
婆罗门顺势编出“玷污说”:“高种姓的人接触贱民就会被玷污,一定要避免接触;贱民不能住在村子里,不能在公共水井打水,不能在大街上走。种姓制度引发暴乱不断贫富悬殊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种姓制度至今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印度社会。佛教的产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种姓制度造成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在反对婆罗门等级特权和种姓制度的过程中,佛教应运生。1、时 间:
2、创始人:
3、主张: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 佛教反对把人划分等级的种姓制度,提出“众生平等”;认为人生皆苦,苦难的根源在于人的各种欲望,只有通过修行消除欲望,忍耐顺从,才能将其解除。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原为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国王净饭王的太子,后来人们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据说生下来就会走路,双脚各踩一朵莲花。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2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遂开启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年80岁时涅盘。乔达摩·悉达多
(约公元前563一公元前483) 佛教因其“众生平等”的主张、简单易懂的教义,得到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等种姓的支持,并迅速传播开来。同时佛教因其“忍耐顺从”的说教,成为统治者利用的工具。佛教为什么能迅速传播开来?佛教的传播 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在位期间,除半岛最南部以外,印度基本实现了统一。为了巩固统治,阿育王开始大力扶持佛教。此后,佛教向外传播,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古代印度(公元前3世纪)中亚中国
(公元前后)东南亚朝鲜日本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西亚→中亚
→中国、朝鲜、日本等地藏传佛教的文化代表——拉萨布达拉宫供奉在大雄宝殿的三身佛像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