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认识传感器
第一部分: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本节内容出自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选修模块1《电子控制技术》
2.授课年级: 高中二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地质出版社
4.所属的单元:第二章第一节。
5.学时数: 45 分钟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
(一)目标制定的依据
1.学生状态的分析:
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能感受到传感器的作用和对生活带来的诸多好处,但对传感器还没有很全面的理性上的认识。
2.教学内容的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奇妙的传感器及其作用。通过对本堂课知识的学习,学生不但可以从感性上体会到传感器的奇妙,同时还可以从理性上了解传感器的作用及其简单的工作过程。
(二)目标内容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传感器;
(2)、了解传感器的作用及其简单的工作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物展示和视频演示传感器在现实生活中的奇妙应用,使学生形成对传感器的感性认识;
(2)、类比人体部分器官的功能,使学生了解传感器的作用及其简单的工作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传感器奇妙功能的感受和认识,激发学生对学习电子控制技术的热情和兴趣。
(3)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传感器的作用并通过人体部分器官功能类比认识其简单的工作过程。
二、教学准备
PPT课件、几种常见的传感器实物、常用简单的控制电路组件、自动控制电路应用实例的视频资料、传感器工作过程方框图挂图等。
3、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新课教学课堂小结课堂延伸 1、实物展示: 列举并分发给学生几个常见的传感器,让学生相互之间传看,让他们思考所看到的是什么?播放视频资料:视频1:宾馆自动门工作过程实况;视频2:汽车倒车时语音报警实况;3、归纳学生交流讨论的内容,由此引出本堂课的课题。一:奇妙的传感器通过视频观看,学生已经感受到了自动控制技术的奇妙。此时,建议学生阅读教材第一部分内容,根据教材内容中所提到的人体部分器官的功能,感受自动控制技术中的某些组成部分(传感器)的奇妙作用。二:传感器的作用分组实践活动给每个小组分发一套简单自动控制电路组成元件,让学生自己组装电路,并试验其能实现的功能和所表现的工作状态。同时在学生实践活动过程中建议学生通过在电路中安装和不安装传感器时分别试验电路的功能和工作状态,由此加深理解传感器在自动控制电路中的作用。归纳总结传感器的作用: 传感器获得外界的输入信息,并将非电量信息转换成与之有确定关系的电信号传输给控制电路进行处理。 3、教材阅读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二部分内容,类比传感器与人体部分器官的功能,由此加深对传感器作用的理解和认识。 本堂课主要通过学生亲身体验活动,感受了传感器的奇妙,并在实践活动加深了对传感器作用的理解,同时丰富了学生对电子自动控制技术的认识。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传感器的实际应用。调查走访相关电子元件市场,进一步拓宽视野,丰富对传感器的认识。 交流讨论并思考问题:他们所看到的是一些什么东西?带着思考的问题观看视频,寻找答案。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体会传感器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列举其他的应用实例。阅读教材第一部分的内容。实践活动:组装简单控制电路并试验其能实现的功能并比较电路的工作状态。交流讨论,总结归纳出本堂课的重点:传感器的作用。阅读教材,梳理所学知识。归纳小结查阅资料,调查走访。 以问题思考吸引学生注意,进入问题情境。使学生形成对传感器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形成对传感器的感性认识,并了解在自动控制技术中传感器的广泛应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传感器在自动控制电路中的作用。通过自身体验,理解本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有利于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使所学知识系统化。进一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奠定更好的基础。
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各种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实物选取还是视频资料的准备以及实践活动内容的设计,都是围绕着本堂课的教学主题。同时为了增强提问的有效性并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对于每一个问题的设计我都进行了认真的探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都表现出了很高的学习热情,特别是在分组实践活动中很多小组都体现出了很好的创造性。力争做到了让学生在积极思考、积极探索中掌握新知识、把握重点、攻克难点。为学生技术素养的形成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