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26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26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9-05 10:0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第3课 古代印度 同学们,你知道《西游记》的故事吗?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取经,“西天”是现在的哪里?印度情境导入·生成问题: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能准确说出古印度的地理位置、文明发源地、奴隶制小国兴起时间、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时间及名称和文明遗存。
?2、通过小组讨论,在教师提示下,归纳总结大河文明的产生与其地理环境的关系,正确分析古印度成为文明古国的原因。
课前预习:
一、古代印度文明
1.地理位置: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
2.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流域 。
3.早期文明遗址的出现
在印度河流域发现的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它曾经一度繁荣,后来因不明原因衰亡。
4.国家出现: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定居于------和印度河流域从事农业生产,陆续出现了一些小国家。
5. 鼎盛时期:
(1)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2) 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后来,印度多次受到外族的侵扰。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1.------进入印度后,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2.四个等级:
(1)最高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
(2)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3)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4)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
3. 种姓制度有什么特征?(了解)
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不得从事高等级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创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
2.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等级:---)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3.教义:早期佛教繁多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4.传播:
(1)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向外传播。
(2)公元前1世纪,经中亚传到------,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列举古印度的文明成就(文明象征):①种姓制度;
②阿拉伯数字;
③佛教,
古印度文明,顾名思义就是古印度独有的文化,
种姓制度虽然激化了后来的社会矛盾,对印度
的发展造成不良后果,但它另一方面也加强了
印度的统治,也成为了同时期区别其他文明的
重要特点前3500古埃及尼罗河
金字塔古巴比伦前3500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汉谟拉比法典古印度前2500印度河、恒河种姓制度拓展延伸探究一 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合作探究·提升能力1、阅读教材,说说古代印度早期文
明有哪些?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公元前6世纪起
逐渐统一摩揭陀国
阿育王雅利安人入侵阿育王所立独石柱的柱顶(发现于鹿野苑废墟中)  阿育王(Asoka)是印度孔雀王朝君主(公元前273~前236年在位)。阿育王之名可意译为“无忧王”,是孔雀王朝第三任国王。2、古代印度鼎盛时期有哪些表现?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1)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2)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
(3)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3、古代印度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你知道有哪些吗?“阿拉伯数字”、佛像艺术等。古代印度的佛像艺术对中国影响巨大,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都深受印度佛像艺术的影响。在古代印度的城市里,经常会听到一阵阵的敲击瓦罐的声音,路上行人就会像要避开瘟疫一样纷纷躲在路旁。这是为什么?探究二 种姓制度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婆罗门编造说:从造物神的嘴演化出婆罗门,从手生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舍,从脚生出首陀罗。吠舍 Vaisya刹帝利
Ksatriya婆罗门
Brahman种姓等级金字塔示意图种姓制度的特点1、种姓界限森严;2、种姓职业世袭;3、种姓实行内婚。种姓制度的影响严重地阻碍
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探究三 佛教的创立阅读教材,找出下列问题:
(1)佛教创立的时间、创始人。
(2)佛教为什么能够很快发展壮大,成为印度的国教?
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悉达多早期佛教反对种姓制度,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特权,因而也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佛教提
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教义通俗易懂,信仰的民众日益增多,因而成为印度的国教。(3)简要说说佛教的传播情况。 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往南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前3500古埃及尼罗河
金字塔古巴比伦前3500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汉谟拉比法典古印度前2500印度河、恒河种姓制度拓展延伸 年代换算
公元元年就是公元一年,所以公元前n年和公元m年相距n+(m-1)年,公元1世纪究竟多少年就有不同的观点,如果严格要求一个世纪100年的话,那公元1世纪就是从公元1年到公元100年,但2000年的时候,主张2000年是21世纪开端的人就认为为了迁就,可以认定
公元1世纪只有99年,即公元1年到公元99年,以后每个世纪的开端都是x00年课堂小结·整体感知古代印度建国:公元前1500年左右鼎盛:孔雀王朝佛教社会制度:种姓制度时间:公元前6世纪 创立者:乔达摩·悉达多教义:众生平等传播:向北、向南1.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璨的文明。在印度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类文明是( )
A.古印度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古埃及文明 A 课堂检测·巩固新知2.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古印度人民创造的是( )
A.楔形文字
B.汉谟拉比法典
C.种姓制度
D.金字塔 C 3.下列示意图能够反映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是( )
A、 B、 C、 D D A 4.下列关于佛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佛教是在印度社会矛盾非常尖锐的情况下产生的
B.佛教教义对当时渴望解除苦难的人们有很大的吸引力
C.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同时也否认众生平等
D.很多国王利用佛教“忍耐服从”的教义并大力扶植
5.电视剧《西游记》中描述的“如来佛”这一角色,其原型来自于历史人物(  )
A.乔达摩·悉达多   B.耶稣   
C.“真主”安拉   D.宙斯神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