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七上1.2《地球的运动》【教案+课件】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人教七上1.2《地球的运动》【教案+课件】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09-05 15:34:22

文档简介


《地球的运动》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为了更好的落实课标中“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理的自转和公转”的要求,细化了教学目标。在“地球的自转”和“地球的公转”两个黑字标题中,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紧扣教学目标,分别按“阅读感知与了解——解释说明与理解——活动体验与应用”的层次结构关系,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设置了叙述式课文、阅读材料和活动式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与地理意义;
说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和地理意义;
知道地球上的五带以及划分界限。
【过程与方法目标】
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助与公转;
能够解释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与时间差异现象;
能够解释公转产生的季节变化与热量差异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能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其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能够结合当地季节变化的实例,说明其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通过自转与公转产生的意义,感受世间万物的存在,体会人类的渺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自转与公转的方向、周期与地理意义。科。网]
【教学难点】
公转导致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以及所带来的影响。
课前准备
学生地球仪,教师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学生思考地球在太空中是如何运动的,学生手持地球仪自拟演示地球运动的形式。请两位学生上讲台演示(最好有正确的和错误的)。教师总结地球运动的两种方式:自转和公转。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演示地球运动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请学生上讲台演示,目的在于在纠正的同时,让学生更准确的感知地球的运动。
二、地球的自转
1、出示地球自转动图,学生观察,得出结论:自转中心、自转方向与周期。
2、出示地球公转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期中昼夜交替的侧视图,引导学生了解昼夜的出现。假设我们站在地球上某个点上,要求学生观察动图推理,地球自转一周,我们经历了什么?——太阳的东升西落与昼与夜的更替。
强调:昼夜出现与昼夜交替的区别,让学生清楚自转产生的意义是昼夜更替。
3、设问:现在我们正在上课(上午或下午),请猜猜美国的同学们现在也正在上课吗(上午或下午)?出示昼夜分布地图,让学生直观感受自转产生的另外一个意义:时间的差异。
《设计意图》通过动图与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将较难的空间想象转化到平面图上,更易理解。
地球的公转
展示地球公转示意动图,提出要求:你能根据自转分析方法分析公转吗?
学生观察动图,从公转中心、方向、周期方面找到答案,教师用表格形式总结归纳。
2、请学生再次上台演示地球公转。教师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发现演示是否错误(特别关注地轴是否变化)。最后教师强调:不管地球公转到什么位置,其地轴的方向永远不发生变化,即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
3、理解直射点:(1)教师解释直射点:太阳离地球非常遥远,其光芒照射到地球表面几乎是一束束平行的光线。光线照射地表角度不同,最大角度为90°,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到地表时,即为太阳直射,直射到地表的点为太阳直射点。
教师板画两种直射图,第一幅图:假设地球表面是水平的,那太阳光线垂直照射到地球表面,此时直射点有无数条。 第二幅图:实际上地球是一个球体,表面是圆弧形,平行的太阳光线直射到地球表面,有且只有一个直射点。
总结:当直射点在哪条纬线上,我们就说太阳直射哪条纬线,太阳直射哪里,哪里就最热,离直射点越远,温度就越低。
4、展示二分二至公转图,教师解释该图: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当地球运行到图中四个位置时,产生一些特殊的特点。
(1)让学生看图,首先尝试找出太阳直射纬线,发现规律,地球公转到不同位置,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一样。学生思考为什么?(提示:假如地球是直着身子,地轴是竖直的,太阳直射点还会发生以上变化吗?)教师总结原因:正因为地轴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斜着身子绕太阳旋转,因此,直射点会在南北回归线来回移动。
(2)按照之前总结,学生再次观察该图,并结合公转动图,思考季节与节气,即:太阳直射赤道为春秋分,此时北半球温度不冷不热,季节为春季与秋季。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相反。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为北半球冬至,季节为冬季。总结: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
(3)引导学生再次看图,观察不同节气昼夜长短的变化。(该处先要提示学生,在地球上任意一点,顺着地球纬线转一圈,即为24个小时)。总结: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反之。总结:公转使地球出现昼夜长短的变化。
(4)再次看图,思考只有南北回归线之间被太阳直射,因此该区域最热,为热带。南北回归线到南北极圈之间,离直射点近时为夏季,离直射点远时为冬季,即四季分明,为温带。南北极圈内离直射点最远,获得的热量最少,因此最为寒冷,为寒带。总结:公转产生五带的划分。
(5)图片展示五带自然景观。
(6)表格对比二分二至。
《设计意图》该知识点是本节课难点所在,很多学生不清楚为什么直射点会发生变化,并且有如上变化(南北回归线来回变动)。为了让学生一步一步清楚原因,教师利用学生演示、纠错,解释直射点,假设提问,播放公转动图等方式,各个击破,突破难点。
四、总结
教学反思

课件22张PPT。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地球自转逆顺一、地球的自转2、自转方向:自西向东逆时针顺时针NWES1、自转中心:地轴北逆南顺3、自转周期:24小时,即一天一、地球自转观察下图,假如你是那颗红点,你的一天会经历哪些现象呢?4、自转的意义:昼夜交替太阳东升西落在中国北京刚日出而在美国纽约已经日落,为什么?4、自转意义:昼夜交替、太阳东升西落时间差异你能根据自转的分析方法
来分析公转吗?地轴太阳自西向东自西向东一天一年二、地球公转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直射点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赤道昼长夜短昼夜平分昼短夜长昼夜平分6月22日
前后9月23日
前后12月22日
前后3月21日
前后地球五带的划分热带地区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沙漠 北温带北寒带因纽特人的一家南寒带一、地球自转二、地球公转1、中心
2、方向
3、周期
4、地理意义1、中心
2、方向
3、周期
4、地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