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9-05 19:21:49

文档简介

《古代两河流域》培优练习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________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_________制国家,制定了一部维护_________阶级利益的法典,_________是世界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__________法典。
2.2003年3月20日,美国政府不顾国内外强烈反对,一意孤行地发动了伊拉克战争。目前多数人认为,伊拉克战争6年来已成为美国之痛。上古文明时代这里曾诞生了一位武功卓著、文治显扬的君主,他就是( )
A.胡夫 B.汉谟拉比 C.释迦牟尼 D.哈夫拉
3.《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标志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这项规定突出地说明( )
A.该法律是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 B.理发师的地位极端低下
C.理发师与奴隶地位相差无几 D.该法典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4.《圣经》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在这里曾经孕育的文明国度是(  )
A.古巴比伦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中国
5.材料解析题 以下是古代的一些法律条文: 倘彼交出奴或女奴以为债权,则塔木卡可以继续将[他或她]转让,可以将[他或她]收回。 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 请回答: 这些条文出自哪个国家的哪部法典? 这部法典是由谁制定的? 制定这部法典的目的是什么? 其历史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汉谟拉比 奴隶 奴隶主 汉谟拉比法典 成文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史实的能力。据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中:“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以上几句话,都是应当识记的,那么这道题也就不难回答了。
2.【答案】B
【解析】伊拉克处于两河流域,在这里,上古文明时代的汉谟拉比曾是一位武功卓著、文治显扬的君主。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汉莫拉比法典》史实的识记。依据《汉莫拉比法典》中的内容:“《汉莫拉比法典》限制高利贷利率和保护商业贸易;在同等级的公民中实行同态复仇法;法典维护不平等的等级制度,对自由民及奴隶的法律地位作了具体规定。”可知,《汉谟拉比法典》中的这项规定突出地说明该法典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故选D。
4.【答案】A
【解析】由题干中“两河流域”“文明国度”可知本题考察的知识点是古巴比伦的相关知识。分析题目,两河流域是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根据所学知识,两河流域孕育的文明是古巴比伦文明,B古尼罗河流域孕育出古埃及文明,C古印度河流域孕育出古印度文明,D黄河,长江孕育出中国文明。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古巴比伦文明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是考试命题的重点,本题另外的考察角度还有古印度,古埃及和古中国文明的孕育形成的因素,这些也是学生必须识记的内容。
5.【答案】 (1)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2)汉谟拉比 (3)为了维护古巴比伦奴隶主阶级利益、巩固巴比伦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统治而制定的法典。 (4)是世界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汉谟拉比法典》的识记、理解情况。首先看清题干提示古代的法律条文,再读懂条文的主要内容是商人有权转让奴隶,奴隶如果敢于背叛主人,主人有权割去奴隶的耳朵。根据以上分析,结合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第二子目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中:“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法典条文共282条,主要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用来抵债;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他不是主人的奴隶,主人就有权割去奴隶的耳朵。”我们可以分析出第(1)问,这是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判断出了它,第(2)、(3)问就不难回答了。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第二子目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中:“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这样第(4)问就很容易回答了。
《古代两河流域》基础练习
1.被古希腊人称为“美索不达米亚"的地方位于今天的(?? )
A.伊朗
B.伊拉克?
C.印度?
D.沙特阿拉伯
2、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他们发明了(?? )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印章文字
D、甲骨文
3、两河流域初步实现统一大约是
A、公元前2000年
B、公元前2200年
C、公元前2400年
D、公元前3500年
4、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是谁的统治时期(?? )
A、图特摩斯
B、汉谟拉比
C、苏姆阿布姆
D、穆尔西里斯
5、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A、《摩奴法典》
B、《乌尔纳姆法典》
C、《汉谟拉比法典》
D、《查士丁尼法典》
6、古巴比伦王国国王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古巴比伦王国位于(?? )
A.西亚两河流域
B.东北非尼罗河流域
C.东亚黄河流域
D.南亚印度河、恒河流域
7、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完成统一事业采用什么策略(? )
A、远交近攻
B、水陆两路进攻
C、游击战
D、和亲
8、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留下这一重要遗产的文明古国是(??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中国
9、公元前6世纪,两河流域曾建起了一座奇特的建筑,它与埃及金字塔齐名,是古代世界建筑奇迹之一,它是(?? )
A.卡尔纳克神庙
B.狮身人面像
C.雅典卫城
D.巴比伦“空中花园”
10、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古巴比伦国国王是(?? )
A.巴比伦
B.汉谟拉比
C.腓尼基
D.婆罗门
11.找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某刊物中“史海拾贝”栏目出现了“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两个关键词,据此我们可以断定该栏目介绍的是( )
A.古矣及文明 B.古印度文明
C.古巴比伦文明 D.古希腊文明
12.一位导游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介绍某一历史文物时说:“石柱上的法典是迄今所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你知道这位导游介绍的文物是什么吗?( )
A.《汉谟拉比法典》 B.《人权宣言》
C.《拿破仑法典》 D.《权利法案》
13.西亚两河流域谚语“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来源于( )
A.《汉谟拉比法典》 B.《荷马史诗》
C.《圣经》 D.《古兰经》
14.“英美联军占领巴格达后,混乱和抢劫现象越来越严重。11日下午巴格达考古博物馆遭到浩劫,大量研究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文物丢失。”这里的“两河流域”是指( )
A.尼罗河、刚果河流域
B.长江、黄河流域
C.印度河、恒河流域
D.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
15.根据下图,请回答:
(1)反映的是古代史上的哪部法典?
(2)该法典维护的是哪一阶层的利益?
(3)它有什么重要的历史价值?(
参考答案
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C
6.【答案】A
7.【答案】A
8.【答案】B
9.【答案】D
10.【答案】B
11.【答案】C
12.【答案】A
13.【答案】A
14.【答案】D
15.【答案】(1)汉谟拉比法典 (2)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3)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古代两河流域》提高练习
1、早期的文明大多产生在大河流域,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的是( )
A.长江     B.尼罗河   C.两河流域     D.亚马逊河
2、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代表有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孕育这四大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 )?
A.海洋???B.沙漠?????C.高山????????D.河流
3、《古巴比伦的兴衰》一书中收录了这样一个案例:奴隶阿卜对主人尼布说“你不是我的主人”,结果阿卜被判割掉耳朵。阿卜被判的法律依据出自( )
A.《汉谟拉比法典》 B.《权利法案》 C.《拿破仑法典》 D.《人权宣言》
4、“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是古代某国一法典的条文。该法典的实质是( )
A.维护该国的种姓制度 B.保障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平等
C.维护该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确保该国分封制的实行
5、亚洲西部人类文明的又一摇篮是( )
A.印度河流城 B.尼罗河流城 C. 两河流域 D.黄河流城
6、最早的文明出现在:( )
A.埃及  B.中国  C.印度  D.西亚
7、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我期间制定了一部著名的法典——( )。
8.汉漠拉比法典维护的是
A.自由人的利益B.地主阶级的利益
C.奴隶和平民的利益D.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9.“新月沃地”居住的人群中,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的是
A.古埃及人B.苏美尔人C.希伯来人D.腓尼基人
10.汉谟拉比制定法典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奴隶主的利益B.扩大公民权利C.实行种姓制度D.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这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的河流是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俗称两河流域。考察学生对古巴比伦的了解。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四大文明古国。孕育四大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河流,古代中国文明发源于长江、黄河,古代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流域,古代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古代巴比伦文明发源于两河流域,故选D。
3.【答案】A
【解析】英国国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拿破仑法典》巩固资产阶级统治。《人权宣言》颁布于法国大革命期间。三部法律文献都是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出现的,故选A。点评: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制定了一部著名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法典把当时已形成的阶级关系、租佃雇佣关系、商业高利贷关系、家庭婚姻关系用法律条文明确地固定下来。法典维护不平等的等级制度,对自由民及奴隶的法律地位作了具体规定。
4.【答案】C
【解析】这个是汉莫拉比法典中的一句话,意思是奴隶终归是奴隶,奴隶主也终归是奴隶主,就像这句英文的意思一样:眼睛就是眼睛,牙齿就是牙齿.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它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体现了统治阶级利益。故选C。考查学生对古巴比伦王国(汉莫拉比法典)的理解。
5.【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巴比伦的史实。考查学生对古巴比伦的理解。
6.【答案】D
【解析】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才是最早的。考察学生对大河流与文明的理解。
7.【答案】《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本题是对古巴比伦文化的考查。考察学生对古巴比伦的理解。
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汉谟拉比法典的掌握情况。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课中:“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故正确答案选D。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巴比伦王国的识记情况。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课中:“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从这句话可以推断出,是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这其中的一个就发展成了古巴比伦王国;另外,我们还可以看一下文中插图,C项希伯来人和项腓尼基人在亚洲的西面紧靠地中海的地方,已不属于两河流域的范围;A项古埃及人在非洲,更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B。
1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汉谟拉比法典的掌握情况。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第二子目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中:“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B选扩大公民权利在当时的奴隶社会很荒谬,明显不符;C项实行种姓制度是古印度的内容,不合题意;D项促进经济发展从内容根本看不出来,内容主要是规定如何惩处奴隶。由此很容易看出是A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