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1.3 物质的变化 教学设计
课题
物质的变化
单元
大家都来学化学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学习
目标
1.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
2.学会通过实验来探物质的变化。
3.认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特点,能够辨别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4.学会观察化学实验,并尝试描述实验现象。
5.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重点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难点
辨别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提问:你能说一说日常生活中物质的变化吗?
观察活动:在一张白纸上,喷一种无色液体,白纸上显出“化学变化”几个大字。
体会、思考
激发学生兴趣
讲授新课
物质的变化有两种形式: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认真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
认识物理变化
观察活动
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活动,并仔细观察对比,总结每一活动所发生的变化。
1.火柴梗被折断
2.水的三态变化
3.石蜡溶解成液体蜡油
4.玻璃摔碎
5.蔗糖溶于水,再加热蒸发掉水分又得到蔗糖。
总结学生的发言情况,并进行板书。
分小组进行活动。
每一小组认真进行每一个观察活动,并思考、讨论物质所发生的变化
小组展示活动成果
讲授新课
比较这些变化中,物质所发生变化的特点。
总结物理变化的概念。
物质发生变化时没有生成新物质,这种变化就叫做物理变化。
进行比较、思考、讨论、总结
自主学习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在生活中找出一物理变化的例子。
阅读、思考
深化、感悟所学内容
实验
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活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描述每一个实验的实验现象。
1.火柴梗燃烧
2.镁条燃烧
总结学生的发言情况。并进行板书板书。
认真进行每一个实验,观察实验形象活动。
描述实验现象
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
观察化学实验
描述实验现象
讲授新课
比较、分析实验中的实验现象。
总结:什么是化学变化。
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新物质,这种变化就叫做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进行比较、思考、讨论、总结
认识化学变化
自主学习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说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区别。
阅读、思考
深化、感悟所学内容
实验
认真观察每一个实验,并通过实验现象,判断是不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1.小苏打中加入稀盐酸
2.黑色氧化铜中加入稀盐酸
3.可乐释放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中
总结学生的发言情况。
观察实验现象,
思考、判断
描述实验现象,说出判断结果
观察化学实验
描述实验现象
讲授新课
通过前面的实验可知: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般会伴随以下现象,如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泡、生成沉淀等。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白纸”上喷雾显字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聆听、思考
思考、回答
进一步了解化学变化的特点
课堂练习
1.下列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水结成冰 B.木柴燃烧 C.铁丝变细 D.晾晒衣服
2.判断物质发生的变化是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物变质 B.造醋 C.烟花绽放 D.凸透镜聚光
3.下列成语描述的内容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落花流水 B.乘风劈浪 C.蜡炬成灰 D.十里飘香
4.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唾液消化食物 B.方便面变质 C.生米煮成熟饭 D.铁棒磨成针
5.判断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有无发光放热现象 B.有无气泡放出
C.有无新物质生成 D.有无沉淀产生
巩固、提高
拓展提高
1.夜晚,月亮会发出亮光。月亮发光属于化学变化吗?为什么?
2.水沸腾后,会放出大量的气泡。这也属于化学变化吗?
巩固、提高
作业
课堂小结
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的观察:反应前现象→反应进行时现象→反应后现象。通过变化时是否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泡或生成沉淀等现象,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板书
1.3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3.判断化学变化的发生:
火柴梗折断,水的三态变化,石蜡熔化 发光、发热、变色、
玻璃摔碎、蔗糖溶解 放出气泡或
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生成沉淀等现象
火柴梗燃烧,镁条燃烧 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
石灰石上滴加稀盐酸
黑色氧化铜中滴加稀盐酸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课件27张PPT。1.3 物质的变化化学粤教版 九年级上新知导入你能说一说日常生活中物质的变化吗?水沸腾冒“白烟”铁锅生锈秋季树叶变红木材燃烧变成灰新知导入 在一张白纸上,喷一种无色液体,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化学变化观察活动 你有哪些问题要提出来进行讨论和探究呢?新知讲解在进行观察活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变化前: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气、液、固)
变化过程中:观察物质变化所需的条件;产生的现象(有无沉淀、气体生成,是否有发光、发热或颜色变化等现象发生)
变化后: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新知讲解活动一、火柴梗被折断火柴梗火柴梗被折断火柴梗形状改变无新知讲解活动二、观察水的三态变化冰水蒸气加热融化水冷却凝结加热蒸发冷却凝固水水汽化、水凝固水的状态改变无新知讲解活动三、石蜡熔化成液态蜡油石蜡(固态)石蜡逐渐融化成液体石蜡形状、状态改变无新知讲解活动四、玻璃摔碎玻璃玻璃摔成玻璃碎片玻璃形状改变无新知讲解活动五、蔗糖溶解在水中,蒸发掉水后又得到蔗糖蔗糖(固体)蔗糖溶解后加热蒸发又得到蔗糖固体蔗糖状态改变无新知讲解相同点是:物质的形状或状态发生了改变,但物质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即没有新物质生成。小组研讨1、概念3、举例2、特征物理变化新知讲解物质发生变化时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液、固)的变化。物质三态的变化、形状的变化、溶解、蒸发、灯泡发光。新知讲解活动六、火柴梗燃烧火柴梗发出明亮的火焰,发光、发热黑色固体有若在燃烧的火柴上方找一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就会出现水雾,将烧杯迅速翻转,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震荡,石灰水就会变浑浊。新知讲解活动七、镁条燃烧镁条(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白色粉末固体有新知讲解 火柴梗燃烧后生成黑色灰烬、水蒸汽、二氧化碳;镁条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镁粉末。这两种物质变化的共同点:有发光发热现象,有新物质生成。火柴梗发出明亮的火焰,发光、发热黑色固体有镁条(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白色粉末固体有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燃烧、生锈、呼吸作用、光合作用、酿酒酿醋、铁矿石炼铁等。
1、概念3、举例2、特征化学变化新知讲解新知讲解观察活动新知讲解有气泡产生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液体变成浅蓝色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新知讲解 通过上述实验可知: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般会伴有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泡或生成沉淀等现象。新知讲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物质发生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区别和联系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化学变化中往往会伴有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课堂练习1.下列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水结成冰 B.木柴燃烧 C.铁丝变细 D.晾晒衣服
2.判断物质发生的变化是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物变质 B.造醋 C.烟花绽放 D.凸透镜聚光
3.下列成语描述的内容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落花流水 B.乘风劈浪 C.蜡炬成灰 D.十里飘香BDC课堂练习4.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唾液消化食物 B.方便面变质
C.生米煮成熟饭 D.铁棒磨成针
5.判断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有无发光放热现象 B.有无气泡放出
C.有无新物质生成 D.有无沉淀产生DC拓展提高1.夜晚,月亮会发出亮光。月亮发光属于化学变化吗?为什么?
2.水沸腾后,会放出大量的气泡。这也属于化学变化吗?
月亮发光的实质是反射太阳光。在这一过程中,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因此,月亮发光这一变化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而属于物理变化。水沸腾后,部分水变成水蒸气释放到空气中,这也是由大量气泡放出的原因。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液态水变成气态水,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因此,水沸腾这一物质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而不属于化学变化。课堂总结 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的观察:反应前现象→反应进行时现象→反应后现象。通过变化时是否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泡或生成沉淀等现象,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板书设计1.3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3.判断化学变化的发生:
火柴梗折断,水的三态变化,石蜡熔化 发光、发热、变色、
玻璃摔碎、蔗糖溶解 放出气泡或
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生成沉淀等现象
火柴梗燃烧,镁条燃烧 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
石灰石上滴加稀盐酸
黑色氧化铜中滴加稀盐酸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作业布置1.学案上的课下练习题。
2.教材第19页习题
3预习《物质性质的探究》第1课时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