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9】《醉翁亭记》名著阅读指导+中考真题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19】《醉翁亭记》名著阅读指导+中考真题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9-06 09:2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考《醉翁亭记》短文阅读真题及答案
1.(2018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9.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而乐亦无穷也???B. 若夫霪雨霏霏? 日出而林霏开
C.?名之者谁?? 不能名其一处也??? D. 临溪而渔????而不知人之乐
2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1.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介绍醉翁亭所在,由面到点,先“环滁”再“西南”,望“琅琊”闻“水声”,用“回”字“转”字,引出亭子,层层烘托,突出醉翁亭之美。
B. 文章第二段将“山水之乐”具体化。描写山间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景色,突出流连山中美景的无究乐趣。
C. 文章能过描绘游人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以此衬托太守的孤芳自赏。
D. 全文连用二十一个“世”,形成一唱三叹的吟咏句调,读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
22. 文中把“醉”与“乐”联系起来的是哪一句?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19. A???
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21. C???
22.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在文章中起画龙点睛勾画出全文主旨的作用,且是全文展开的线索。
《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重庆市A卷中考)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注】“琅琊也”,教版写作“琅邪也”。
9. 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1)名之者谁(__________)
(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__________)?
(3)觥筹交错(___________)
(4)树林阴翳(___________)
10. 用现代汉语译下面的句子,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1. 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 第②段“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采用对偶手法,描写了山间变幻多姿的早晚景物,两幅画面对比鲜明。
B. 第③段”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既照应了首段太守“饮少辄醉”,也凸显了作者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
C. 本文除第①段外,每段开头都用领起词语引出下文。从”若夫”到“至于”到“已而”,展开了从景物到游乐到归来的一幅幅画卷。
D. 这篇文辞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醉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画面,展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美好场景。
12. 课文中的“环滁皆山也”,在作者初稿中表述为下面链接材料的内容。请联系课文第①段,分析者这样修改的原因。
【链接材料】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
【答案】9.?(1). 题名? (2). 寄托? (3). 古代的一种酒器?? (4). 遮蔽???
10. (1)野花开了,有—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生长茂盛,形成浓郁的绿荫。 (2)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11. B???
12. 课文“环滁皆山也”一句言简意丰,已经写尽了滁州群山环抱的地理形势;链接材料中所写的另外几座山与课文写的琅琊山无关,可以省去。
《醉翁亭记》《喜雨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广西贺州市中考)
(一)文言文阅读(13分,10——12题,每小题2分,共6分)
【甲】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①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②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注释〗①志:记。②扶风,歧山:均为地名,在今陕西省。③占:占卜。④有年:年将有粮,引申为大丰收。⑤乙卯:古代用干支纪日。乙卯:农历四月初二。甲子:农历四月十一日。丁卯:农历四月十四日。⑥忭:高兴,快乐。
10.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情趣????? ????B.佳木秀而繁阴 秀:草木茂盛
C.民方以为忧????? 方:刚才??????? D.甲子又雨? 雨:下雨
?
11.下列对文本理解和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用一个“乐”字为主线,把众多内容连缀在一起,而这些“乐”,都是为了突出作者的自我陶醉之乐。
B.甲乙两文中亭子命名的由来:甲文以作者的号来命名,而乙文以这件久旱逢甘霖的真事命名。
C.甲文第①段是交待醉翁亭的环境位置,由群山到琅琊山,由山及泉,由泉及亭,又由亭名引出太守的醉翁之意,内存的脉络是连贯的。
D.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被贬后寄情山水的忧乐之意和愁苦之情。
12.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2)官吏相与庆于庭
???????????????????????????????
13.读了甲乙两文,,你从欧阳修和苏轼身上得到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
???????????????????????????
【答案】10.C
【解析】试题分析:C项,方:才。“民方以为忧”,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
11.D
【解析】试题分析:“D.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被贬后寄情山水的忧乐之意和愁苦之情”错误,应为“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12.(1)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的。
(2)官吏们共同在厅堂庆贺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注意落实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1)句中“乐”,乐趣;“得”,动词,可译为“领会”;“寓”动词,寄托。(2)句中“相与”,共同;“于”,介词,在;“于庭”,状语后置。所以两句翻译为:(1)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的。(2)官吏们共同在厅堂庆贺。
13.示例一:从欧阳修和苏轼身上我明白了,不管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我们都要有一颗向上的心,做到挑战自我,克服困难,乐观前行。
示例二:从欧阳修和苏轼身上我看到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它告诉我们在学习、生活中要有抗挫能力,在今后的工作要努力奋发为人民办实事,谋福利。
【解析】根据“问题即是答案”的原则,解答此题,应先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概述出欧阳修和苏轼身上所体现的思想、精神,他们二人写作此文时的政治处境相似,思想也极为相似:都遇到了困难和挫折,但都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都在逆境中努力奋发为人民办实事,谋福利,这都给我们人生重大的启示,只要能体现以上几个方面,言之有理即可。
唐德宜《古文翼》卷七:“记体独僻,通篇写情写景,纯用衬笔,而直追出‘太守之乐’,其乐句为结穴。当日政清人和,与民同乐景象,流溢于笔墨之外。”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搂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5. 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而或长烟一空??? 空:空中
B. 野芳发而幽香??? 发:开放
C. 而乐亦无穷也??? 穷:穷尽
D. 于时冰皮始解??? 解:融化
6.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喜洋洋者矣??????其真无马耶
B. 朝而往??????????? 面山而居
C. 若脱笼之鹄??????? 何陋之有
D. 山峦为晴雪所洗??? 不足为外人道也
7. 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A. 像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归来而山谷和洞穴就显得昏暗,(这)由昏暗变得明亮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
B. 像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花朵开放了,烟云聚拢而山谷和洞穴就显得昏暗,(这)由昏暗变得明亮的景象,就是山间的甲晨和晚上。
C. 像那太阳出来而林问的花朵开放了,烟云归来而山谷和洞穴就显得昏暗,(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
D. 像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和洞穴就显得昏暗,(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缘,就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
8.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三段短文都围绕春天而写。甲文描绘生机盎然的湖上春色,乙文描绘山水相映的山间春景,丙文描绘万物复苏的田野春光。
B. 三段短文都通过人的活动表现景色之美。甲文的渔歌互答,乙文的朝往暮归,丙文的如鹄出笼,都侧面写出景色的美好。
C. 三段短文都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愉悦。甲文抒发心旷神怡的喜悦,乙文表现乐意无穷的欢愉,丙文则有自由舒畅的兴奋。
D. 三段短文都用词精妙。甲文用“浮”“跃”,写出月下湖面的动态;乙文用“开”“暝”,写出早晚景象的变化;丙文用“微”“始”等,写出大地初醒的状态。
【答案】5. A??? 6. B??? 7. D??? 8. A
【解析】甲:选自《范文正公集》? 作者:范仲淹? 年代:北宋
乙: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作者:欧阳修? 年代:北宋
丙:选自《袁中郎集笺校》? 作者:袁宏道? 年代:明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题)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13-16题。(12分)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⑴锦鳞游泳(???)⑵佳木秀而繁阴(????)(2分)
【答案】(1)鱼(2)繁荣滋长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鳞,借代,代指鱼;秀:植物开花结实。这里有繁荣滋长的意思。佳木秀而繁阴:美好的树木繁荣滋长,(树叶)茂密成荫。
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⑵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答案】(1)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答案】(2)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15.下列句子中停顿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而或/长烟一空
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答案】C
【解析】C项“禽/鸟”停顿划分错误,因为禽鸟就是指各种鸟儿,不能分开读,正确的停顿划分是: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此句可按虚词标志划分法:虚词“而”表转折,然而的意思,句子译为: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唱啊。
16.范仲淹“此乐何极”,欧阳修“乐亦无穷”,请分析两者“乐”的不同之处。(4分)
【答案】①主体不同:前者是迁客骚人之乐,后者是太守之乐(或百姓之乐);②客体不同:前者是春季美景之乐,后者是四时山水之乐 ;③原因不同:前者是因宠辱偕忘而乐,后者是因百姓乐而乐; ④本质不同:前者是个人之乐,后者是与民同乐。(答出三点,意思对即可得满分)
《湖心亭看雪》《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7年中考题)
(―)阅读文言文,回答12—15题。(共10分)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 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 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
?
12. 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2分)
(1)雾凇沆砀?(??? )? ???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 )
13. 选出与“山之僧智仙也”一句中 “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B.何陋之有?
C.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D.属予作文以记之。
1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译文:???????????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文:???????????
15.《湖心亭看雪》《醉翁亭记》两文作者都寄情山水,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请结合两篇文章意的内容和背景加以分析。
答:????????????????
??
答案: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12-15题。(共10分)? 12.?(1)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2)蔚然:茂盛的样子。? 评分说明:(2分)每小题1分。? 13.????C? 评分说明:(2分)? 14.????(1)我尽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2)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啊。? 评分说明:(4分)每小题2分,重点词语“白”?然”漏译或错译扣1分。? 15.????张岱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表现出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也流露出在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 欧阳修被贬之后寄情山水,表现出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评分说明:(2分)意思对即可。?
《醉翁亭记》《丰月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题)
文言文阅读(15分)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月亭记》)
25.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2分)
夫 宣 上 恩 德 以 与 民 共 乐 刺 史之 事 也。
2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含义(4分)
①林壑尤美(??) ?????????????? ②有冀然临于泉者(???) ??? 
③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 ??? ④掇幽芳而荫乔木(???) ??? 
27.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山行六七里????????????山之僧智仙也
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修之来此
C.名之者谁?????????????遂书以名其亭焉
D.山水之乐??????????????乐其地僻而事件
2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 :??????????????????
(2)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译文:????????????
29.【乙】段中 ??? 和 ??? (用原文语句回答)交代了作者为亭子取名“丰乐亭”的原因。甲段所在文章和乙段都表现出作者 ??? (提取【乙】段中四字短语回答)的高尚情怀。(3分)
答:????????
??
答案: 25.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每处1分,共2分)? 26.(4分)①格外(特别、尤其)(1分)②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1分)??③这(1分)??④遮阴纳凉(1分)? 27.C(2分)? 28.(4分)(1)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2分)? ②我来到这里,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清简,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2分)? 29.乐其岁物之丰成(1分)???安此丰年之乐者(1分)与民同乐(1分)(共3分)?
《醉翁亭记》《丰乐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广西桂林市中考)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12分)
【甲】《醉翁亭记》(节选)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丰乐亭记》(节选)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摄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本文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所作。刻露:鲜明地显露。本:根据。上:皇上。刺史:即作者。
12.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2分)
A.面山而居 ?B.吾恂恂而起
C.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D.而不知人之乐
1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树林阴翳(阴影)?????B.佳木秀而繁阴(茂盛)
C.宣上恩德(宣扬)?????D.遂书以名其亭焉(写下)
1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太守归/而宾客从也????B.晦明/变化者
C.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D.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
15.对比分析甲乙两文,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甲乙两文在描写自然美景时,都描写了花、树、霜等自然景物。
B.甲乙两文在描绘山川美之余,还都描绘了一幅官民同游的风俗画面。
C.甲乙两文均为作者贬官滁州时所作,志趣情感一致,都表现了“与民同乐”的主旨。
D.从甲乙两文可知,“醉翁亭”“丰乐亭”都是根据作者的情趣、爱好来命名的。
1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2分)
?????????
(2)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2分)
??????????
??
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12.D?? 13.A?? 14.D??? 15.D 第卷:非选择题(共90分) 16.(4分)
(1)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用文章记述这种乐事的人,是太守啊(2分)。 (语句通顺1分,“…者…也”,判断句标志,0.5分;“以”,用0.5分) (2)我来到这个地方,喜欢这里地方僻静,而且政事简单(2分)。
(语句通顺1分,“之”,助词不译,0.5分:?“其”,这里,0.5分)
?
?
?


中考《醉翁亭记》短文阅读真题及答案
1.(2018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9.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而乐亦无穷也???B. 若夫霪雨霏霏? 日出而林霏开
C.?名之者谁?? 不能名其一处也??? D. 临溪而渔????而不知人之乐
2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1.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介绍醉翁亭所在,由面到点,先“环滁”再“西南”,望“琅琊”闻“水声”,用“回”字“转”字,引出亭子,层层烘托,突出醉翁亭之美。
B. 文章第二段将“山水之乐”具体化。描写山间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景色,突出流连山中美景的无究乐趣。
C. 文章能过描绘游人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以此衬托太守的孤芳自赏。
D. 全文连用二十一个“世”,形成一唱三叹的吟咏句调,读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
22. 文中把“醉”与“乐”联系起来的是哪一句?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19. A???
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21. C???
22.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在文章中起画龙点睛勾画出全文主旨的作用,且是全文展开的线索。
《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重庆市A卷中考)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注】“琅琊也”,教版写作“琅邪也”。
9. 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1)名之者谁(__________)
(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__________)?
(3)觥筹交错(___________)
(4)树林阴翳(___________)
10. 用现代汉语译下面的句子,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1. 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 第②段“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采用对偶手法,描写了山间变幻多姿的早晚景物,两幅画面对比鲜明。
B. 第③段”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既照应了首段太守“饮少辄醉”,也凸显了作者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
C. 本文除第①段外,每段开头都用领起词语引出下文。从”若夫”到“至于”到“已而”,展开了从景物到游乐到归来的一幅幅画卷。
D. 这篇文辞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醉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画面,展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美好场景。
12. 课文中的“环滁皆山也”,在作者初稿中表述为下面链接材料的内容。请联系课文第①段,分析者这样修改的原因。
【链接材料】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
【答案】9.?(1). 题名? (2). 寄托? (3). 古代的一种酒器?? (4). 遮蔽???
10. (1)野花开了,有—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生长茂盛,形成浓郁的绿荫。 (2)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11. B???
12. 课文“环滁皆山也”一句言简意丰,已经写尽了滁州群山环抱的地理形势;链接材料中所写的另外几座山与课文写的琅琊山无关,可以省去。
《醉翁亭记》《喜雨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广西贺州市中考)
(一)文言文阅读(13分,10——12题,每小题2分,共6分)
【甲】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①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②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注释〗①志:记。②扶风,歧山:均为地名,在今陕西省。③占:占卜。④有年:年将有粮,引申为大丰收。⑤乙卯:古代用干支纪日。乙卯:农历四月初二。甲子:农历四月十一日。丁卯:农历四月十四日。⑥忭:高兴,快乐。
10.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情趣????? ????B.佳木秀而繁阴 秀:草木茂盛
C.民方以为忧????? 方:刚才??????? D.甲子又雨? 雨:下雨
?
11.下列对文本理解和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用一个“乐”字为主线,把众多内容连缀在一起,而这些“乐”,都是为了突出作者的自我陶醉之乐。
B.甲乙两文中亭子命名的由来:甲文以作者的号来命名,而乙文以这件久旱逢甘霖的真事命名。
C.甲文第①段是交待醉翁亭的环境位置,由群山到琅琊山,由山及泉,由泉及亭,又由亭名引出太守的醉翁之意,内存的脉络是连贯的。
D.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被贬后寄情山水的忧乐之意和愁苦之情。
12.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2)官吏相与庆于庭
???????????????????????????????
13.读了甲乙两文,,你从欧阳修和苏轼身上得到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
???????????????????????????
【答案】10.C
【解析】试题分析:C项,方:才。“民方以为忧”,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
11.D
【解析】试题分析:“D.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被贬后寄情山水的忧乐之意和愁苦之情”错误,应为“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12.(1)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的。
(2)官吏们共同在厅堂庆贺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注意落实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1)句中“乐”,乐趣;“得”,动词,可译为“领会”;“寓”动词,寄托。(2)句中“相与”,共同;“于”,介词,在;“于庭”,状语后置。所以两句翻译为:(1)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的。(2)官吏们共同在厅堂庆贺。
13.示例一:从欧阳修和苏轼身上我明白了,不管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我们都要有一颗向上的心,做到挑战自我,克服困难,乐观前行。
示例二:从欧阳修和苏轼身上我看到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它告诉我们在学习、生活中要有抗挫能力,在今后的工作要努力奋发为人民办实事,谋福利。
【解析】根据“问题即是答案”的原则,解答此题,应先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概述出欧阳修和苏轼身上所体现的思想、精神,他们二人写作此文时的政治处境相似,思想也极为相似:都遇到了困难和挫折,但都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都在逆境中努力奋发为人民办实事,谋福利,这都给我们人生重大的启示,只要能体现以上几个方面,言之有理即可。
唐德宜《古文翼》卷七:“记体独僻,通篇写情写景,纯用衬笔,而直追出‘太守之乐’,其乐句为结穴。当日政清人和,与民同乐景象,流溢于笔墨之外。”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搂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5. 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而或长烟一空??? 空:空中
B. 野芳发而幽香??? 发:开放
C. 而乐亦无穷也??? 穷:穷尽
D. 于时冰皮始解??? 解:融化
6.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喜洋洋者矣??????其真无马耶
B. 朝而往??????????? 面山而居
C. 若脱笼之鹄??????? 何陋之有
D. 山峦为晴雪所洗??? 不足为外人道也
7. 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A. 像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归来而山谷和洞穴就显得昏暗,(这)由昏暗变得明亮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
B. 像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花朵开放了,烟云聚拢而山谷和洞穴就显得昏暗,(这)由昏暗变得明亮的景象,就是山间的甲晨和晚上。
C. 像那太阳出来而林问的花朵开放了,烟云归来而山谷和洞穴就显得昏暗,(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
D. 像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和洞穴就显得昏暗,(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缘,就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
8.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三段短文都围绕春天而写。甲文描绘生机盎然的湖上春色,乙文描绘山水相映的山间春景,丙文描绘万物复苏的田野春光。
B. 三段短文都通过人的活动表现景色之美。甲文的渔歌互答,乙文的朝往暮归,丙文的如鹄出笼,都侧面写出景色的美好。
C. 三段短文都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愉悦。甲文抒发心旷神怡的喜悦,乙文表现乐意无穷的欢愉,丙文则有自由舒畅的兴奋。
D. 三段短文都用词精妙。甲文用“浮”“跃”,写出月下湖面的动态;乙文用“开”“暝”,写出早晚景象的变化;丙文用“微”“始”等,写出大地初醒的状态。
【答案】5. A??? 6. B??? 7. D??? 8. A
【解析】甲:选自《范文正公集》? 作者:范仲淹? 年代:北宋
乙: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作者:欧阳修? 年代:北宋
丙:选自《袁中郎集笺校》? 作者:袁宏道? 年代:明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题)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13-16题。(12分)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⑴锦鳞游泳(???)⑵佳木秀而繁阴(????)(2分)
【答案】(1)鱼(2)繁荣滋长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鳞,借代,代指鱼;秀:植物开花结实。这里有繁荣滋长的意思。佳木秀而繁阴:美好的树木繁荣滋长,(树叶)茂密成荫。
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⑵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答案】(1)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答案】(2)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15.下列句子中停顿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而或/长烟一空
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答案】C
【解析】C项“禽/鸟”停顿划分错误,因为禽鸟就是指各种鸟儿,不能分开读,正确的停顿划分是: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此句可按虚词标志划分法:虚词“而”表转折,然而的意思,句子译为: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唱啊。
16.范仲淹“此乐何极”,欧阳修“乐亦无穷”,请分析两者“乐”的不同之处。(4分)
【答案】①主体不同:前者是迁客骚人之乐,后者是太守之乐(或百姓之乐);②客体不同:前者是春季美景之乐,后者是四时山水之乐 ;③原因不同:前者是因宠辱偕忘而乐,后者是因百姓乐而乐; ④本质不同:前者是个人之乐,后者是与民同乐。(答出三点,意思对即可得满分)
《湖心亭看雪》《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7年中考题)
(―)阅读文言文,回答12—15题。(共10分)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 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 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
?
12. 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2分)
(1)雾凇沆砀?(??? )? ???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 )
13. 选出与“山之僧智仙也”一句中 “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B.何陋之有?
C.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D.属予作文以记之。
1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译文:???????????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文:???????????
15.《湖心亭看雪》《醉翁亭记》两文作者都寄情山水,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请结合两篇文章意的内容和背景加以分析。
答:????????????????
??
答案: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12-15题。(共10分)? 12.?(1)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2)蔚然:茂盛的样子。? 评分说明:(2分)每小题1分。? 13.????C? 评分说明:(2分)? 14.????(1)我尽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2)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啊。? 评分说明:(4分)每小题2分,重点词语“白”?然”漏译或错译扣1分。? 15.????张岱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表现出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也流露出在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 欧阳修被贬之后寄情山水,表现出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评分说明:(2分)意思对即可。?
《醉翁亭记》《丰月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题)
文言文阅读(15分)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月亭记》)
25.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2分)
夫 宣 上 恩 德 以 与 民 共 乐 刺 史之 事 也。
2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含义(4分)
①林壑尤美(??) ?????????????? ②有冀然临于泉者(???) ??? 
③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 ??? ④掇幽芳而荫乔木(???) ??? 
27.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山行六七里????????????山之僧智仙也
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修之来此
C.名之者谁?????????????遂书以名其亭焉
D.山水之乐??????????????乐其地僻而事件
2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 :??????????????????
(2)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译文:????????????
29.【乙】段中 ??? 和 ??? (用原文语句回答)交代了作者为亭子取名“丰乐亭”的原因。甲段所在文章和乙段都表现出作者 ??? (提取【乙】段中四字短语回答)的高尚情怀。(3分)
答:????????
??
答案: 25.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每处1分,共2分)? 26.(4分)①格外(特别、尤其)(1分)②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1分)??③这(1分)??④遮阴纳凉(1分)? 27.C(2分)? 28.(4分)(1)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2分)? ②我来到这里,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清简,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2分)? 29.乐其岁物之丰成(1分)???安此丰年之乐者(1分)与民同乐(1分)(共3分)?
《醉翁亭记》《丰乐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广西桂林市中考)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12分)
【甲】《醉翁亭记》(节选)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丰乐亭记》(节选)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摄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本文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所作。刻露:鲜明地显露。本:根据。上:皇上。刺史:即作者。
12.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2分)
A.面山而居 ?B.吾恂恂而起
C.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D.而不知人之乐
1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树林阴翳(阴影)?????B.佳木秀而繁阴(茂盛)
C.宣上恩德(宣扬)?????D.遂书以名其亭焉(写下)
1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太守归/而宾客从也????B.晦明/变化者
C.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D.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
15.对比分析甲乙两文,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甲乙两文在描写自然美景时,都描写了花、树、霜等自然景物。
B.甲乙两文在描绘山川美之余,还都描绘了一幅官民同游的风俗画面。
C.甲乙两文均为作者贬官滁州时所作,志趣情感一致,都表现了“与民同乐”的主旨。
D.从甲乙两文可知,“醉翁亭”“丰乐亭”都是根据作者的情趣、爱好来命名的。
1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2分)
?????????
(2)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2分)
??????????
??
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12.D?? 13.A?? 14.D??? 15.D 第卷:非选择题(共90分) 16.(4分)
(1)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用文章记述这种乐事的人,是太守啊(2分)。 (语句通顺1分,“…者…也”,判断句标志,0.5分;“以”,用0.5分) (2)我来到这个地方,喜欢这里地方僻静,而且政事简单(2分)。
(语句通顺1分,“之”,助词不译,0.5分:?“其”,这里,0.5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