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一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一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9-06 15:39: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一物质的变化
一、单选题(共13题;共26分)
1.下列俗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B.?百炼方能成钢??????????????????C.?纸里包不住火??????????????????D.?玉不琢不成器
2.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用过氧化氢制氧气????????B.?登山运动员携带氧气瓶????????C.?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D.?用生铁制铁锅
3.如图所示,向盛有某种液体的烧杯中通人二氧化碳气体,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液体发生了明显变化.烧杯中盛放的液体是什么呢?甲同学认为:可能是澄清的石灰水,乙同学认为:可能是蒸馏水;丙同学认为可能是紫色的石蕊试液.你认为三位同学提出的看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和乙????????????????????????????B.?甲和丙??????????????????????????????C.?乙和丙??????????????????????????????D.?甲、乙和丙
4.“民以食为天”。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酿酒?????????????????????????????????????B.?淘米?????????????????????????????????????C.?洗菜?????????????????????????????????????D.?碾米
5.如右图实验,放置1﹣2周时间后,装置中能出现的现象是(  )
A.?试管中的液面上升????????????B.?试管中的液面不变化?????????????C.?铁丝逐渐消失?????????????D.?铁丝不变化
6.下列各组物质的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由空气制氧气????????????????????????????????????B.?钢铁生锈,纸的燃烧 C.?蜡烛燃烧,蜡烛融化???????????????????????????????????????????D.?汽油挥发,食物腐烂
7.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白糖易溶于水???????????????B.?汽油能燃烧???????????????C.?酒精有挥发性???????????????D.?二氧化锰的颜色是黑色
8.下列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物质的是? (??? )
A.?燃放烟花???????????????????????????B.?食物腐烂???????????????????????????C.?剪贴窗花???????????????????????????D.?钢铁生锈
9.下列现象中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B.?纸张燃烧???????????????????????????C.?花香四溢???????????????????????????D.?灯泡发光
10.下列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天热吃雪糕时,发现雪糕慢慢熔化??????????????????????B.?花香四溢 C.?洗净的铁锅常出现锈渍???????????????????????????????????????D.?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
11.有关物质性质的下列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1???????????????????B.?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碱式碳酸铜受热后,绿色粉末会变成黑色???????????D.?液氧降温加压能变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态氧
12.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的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黑色固体?????????????????????????????????????????????????????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13.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B.?花香四溢???????????????????????????C.?蜡炬成灰???????????????????????????D.?滴水成冰
二、填空题(共2题;共9分)
14.初中化学教材“绪言”中,描述了有关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①潺潺的流水能蒸发成水蒸气 ②水蒸气可以变成天空中的白云? ③白云变成了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 ④铁矿石冶炼成钢铁 ⑤钢铁会生成铁锈 ⑥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 请你分析,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
15.酒精:①无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⑤能溶解碘、酚酞等物质⑥易燃烧;⑦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⑧是一种绿色能源⑨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⑩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上述文字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填序号,下同)化学性质有________用途有________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________发生的化学变化是________.
三、综合题(共1题;共4分)
16.我国自1985年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被用来歌颂人民教师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请回答:
(1)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属于________变化.
(2)观察蜡烛燃烧,说说你看到了哪些现象?(至少说明三条)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主要有:可燃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解答】A、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B、百炼方能成钢说明碳在高温下能和氧气反应. C、纸里包不住火说明纸张具有可燃性. D、玉不琢不成器说明玉的形状可以改变,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属于物理性质.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化学性质方面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具体的描述进行.
2.【答案】D

【解析】【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是利用了过氧化氢能分解产生氧气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登山运动员携带氧气瓶,是利用了氧气能供给呼吸烧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是利用了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用生铁制铁锅,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3.【答案】B

【解析】【解答】解:因为二氧化碳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使之变浑浊,现象明显;二氧化碳与水虽反应但无现象;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现象明显.故甲和丙同学提出的看法中正确. 故选B. 【分析】由题意,如图所示,向盛有某种液体的烧杯中通人二氧化碳气体,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液体发生了明显变化.而二氧化碳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使之变浑浊,现象明显;二氧化碳与水虽反应但无现象;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故可知答案.
4.【答案】A

【解析】【解答】本题主要看前后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而酿酒是用实物发酵产生酒精,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5.【答案】A

【解析】【解答】解:A、铁丝锈蚀会消耗试管内的氧气,而使管内气体减少,从而造成水进入试管,试管内液面上面.此现象符合变化事实. B、空气中氧气被不断消耗,试管内气体减少,水在压强作用下进入试管,水面应该上升.故选项不符合事实. C、铁丝锈蚀生成的铁锈仍为固体,所以判断“铁丝逐渐消失”也与事实不符,故此选项不正确. D、处于潮湿空气中的铁丝,既与水接触又与氧气接触,满足了锈蚀条件,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锈蚀,铁丝表现出现红褐色铁锈.故该选项判断错误. 故选A. 【分析】题图显示倒扣在水中的试管内放有铁丝,结合题目文字叙述“放置1﹣2周时间后”,题目引导我们分析:铁丝在潮湿空气中所发生的变化,以及预计此变化可能出现的现象.
6.【答案】C

【解析】【解答】A、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水由固体变成液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由空气制氧气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B、钢铁生锈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铁锈,属于化学变化,纸的燃烧过程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C、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蜡烛融化过程中,只是蜡烛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D、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汽油由液体变成气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食物腐烂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分析】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它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而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
7.【答案】B

【解析】【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 A、白糖易溶于水描述的是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汽油能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C、酒精有挥发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锰的颜色是黑色,描述的是颜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8.【答案】C

【解析】【解答】A、燃放烟花的过程中一般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B、食物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C、剪贴窗花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纸张的形状发生了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 D、钢铁生锈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铁锈,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进行分析.燃放烟花的过程中能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食物腐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剪贴窗花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钢铁生锈的过程生成了新物质铁锈.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了解变化属于化学变化还是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是物理变化就没有新物质生成
9.【答案】B

【解析】【解答】A、水结成冰的过程中,只是水由液体变成固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纸张燃烧时有二氧化碳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C、花香四溢是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结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灯泡发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分析】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纸张燃烧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0.【答案】C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雪糕慢慢熔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冰箱异味消失是因为木炭具有吸附作用,吸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属于物理变化.洗净的铁锅常会出现锈渍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是因为水分蒸发,析出食盐晶体,没有新物质生成,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1.【答案】C

【解析】A、密度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故A错误; B、颜色、气味属于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故B错误; C、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说明其热稳定性差,属于化学性质故C正确; D、液氧变成固态氧是状态改变,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误; 故选C.
12.【答案】B

【解析】【解答】解:A、C60在室温下为紫红色的,金刚石是无色的,故A不正确. B、因为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故B正确. C、因为它们是不同的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相同,故C不正确. 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化学变化,因为金刚石是不同于石墨的新物质,故D不正确. 故选B. 【分析】C60在室温下为紫红色的,金刚石是无色的,石墨是灰黑色的,木炭是黑色的.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相同.一定条件下,石墨可以转化成金刚石.
13.【答案】C

【解析】【解答】解:A、木已成舟只是木材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花香四溢说明物质的分子在不断运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蜡炬成灰,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 D、滴水成冰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分析】可以根据变化过程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填空题
14.【答案】①②;⑤;③;④⑥

【解析】【解答】解:①潺潺的流水能蒸发成水蒸气、②水蒸气可以变成天空中的白云,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⑤钢铁会生成铁锈,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③白云变成了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上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④铁矿石冶炼成钢铁过程中有铁生成、⑥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的过程中有二氧化碳和灰烬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①②;? ⑤;? ③;? ④⑥.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15.【答案】①②③④⑤;⑥;⑦;⑨;⑩

【解析】【解答】解: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这些都是酒精的物理性质.故填:①②③④⑤; 酒精易燃烧是酒精的化学性质,故填:⑥; 酒精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属于酒精的用途,故填⑦; 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酒精在灯芯上边汽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填:⑨; 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酒精在灯芯上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故填:⑩. 故答案为:①②③④⑤;⑥;⑦;⑨;⑩. 【分析】化学性质主要有:可燃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三、综合题
16.【答案】(1)化学 (2)固态的蜡熔化;火焰为黄色;放出大量的热

【解析】【解答】解:(1)蜡烛燃烧发生的是化学变化,燃烧后几乎不会留下任何的灰烬;(2)蜡烛燃烧的过程会伴随许多不同的现象发生,比如会观察到蜡烛顶端熔化成液态,原来白色的烛芯变得焦黑,围绕烛芯的火焰为淡蓝色,上部火焰是明亮黄色,火焰处有热量放出,蜡烛逐渐变短,熔化的石蜡在下淌的过程中又凝结起来等现象. 答案:(1)化学;(2)固态的蜡熔化,火焰为黄色,放出大量的热. 【分析】(1)根据蜡烛燃烧时发生的变化分析:燃烧属于氧化反应;蜡烛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炭粒;诗句中的“泪”指的是液态石蜡.(2)根据化学变化的伴随现象进行分析,蜡烛燃烧过程中能观察到很多实验现象,蜡烛熔化和凝固,产生黄色火焰放出热量等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