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世说新语》二则 陈太丘与友期行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8《世说新语》二则 陈太丘与友期行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9-12 12:38: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部编七年级上 二单元《世说新语》
二则(2)陈太丘与友期行新知导入你知道吗?说说你知道的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新知导入
《世说新语》中其实,像司
马光、曹冲这样聪明的古代
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
的王冕、七岁作诗的曹操、
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
天,我们再认识一个这样的
古代少年。他们的故事都记
在一本叫《世说新语》的书
里。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新知讲解读课文新知讲解记拼音哉fǒu 顾 gùzāi惭chán在不新知讲解知作者 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彭城
人。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宗亲,袭
封临川王,曾主管京城地方事务,
任荆州刺史等职,有政绩。为人
简素,爱好文学。身边聚集了不
少文人学士。新知讲解解诗题 诗题意思:是由陈太丘跟朋友相约同行引起的一番辩论。反映了其子元方的智慧。新知讲解明文意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期行:相约同行。期,相约。
过中:正午时分。
舍去:丢下他而离开。
句意: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一同出行,他们约定在正午时动身。过了正午朋友没到,陈太丘便离开了。离开之后朋友到了。新知讲解明文意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戏:嬉戏。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在不:在不在。不,同“否”。
句意:陈元方当时七岁, 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回答说:“等您很久您都没到,已经离开了。”新知讲解明文意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非人:不是人。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委,舍弃。 句意: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
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新知讲解明文意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对子:当着儿子的面。
句意: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新知讲解明文意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惭:惭愧。
引:拉,牵拉。
顾:回头看。
句意: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走进家门不回头看。课堂练习古文今译 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一同出行,(他们)约定在正午时动身。过了正午朋友没到,陈太丘便离开了。离开之后朋友到了。(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七岁, 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回答说:“等您很久您都没到,已经离开了。”
课堂练习古文今译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拓展提高悟文义1、陈太丘未能坚持等朋友,是否也他不够守信? 从文中“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可以看出,他是个特别守时、恪守诚信的人。2、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从文中哪些地方
可以看得出来?无信--- 暴躁易怒--- 粗鲁--- 无礼--- 知错能改---“期日中,过中不至” “友人便怒” “非人哉!” “对子骂父” “友人惭,下车引之”拓展提高悟文义3、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反驳父亲友人的? (1)无信 “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无礼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明白事理(懂礼识仪),性格直率,聪敏。拓展提高悟文义4、“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却“入门不顾”。他这样做你认为过分吗? 回答“过分”与“不过分”均可:
“不过分”的理由是:无礼无信之人不足与交。
“过分”的理由是:别人已深感惭愧并表示了歉意,就应
原谅宽容别人,做人应有宽容原谅别人错误的心胸。拓展提高悟文义5、友人知错而“惭”说明友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说明他是知错就改的人,人品并不坏,只是脾气急躁、心直口快。  6、这个小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做人要明礼诚信;做人要有宽容别人的胸怀。课堂总结作者写此文,意图是什么(主旨)?①借元方责客之语,赞扬元方
的聪敏,懂礼识仪。 ②更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做人应当诚信、有礼。板书设计陈





行对话背景:客人期行不至, 太丘舍去对话内容
客人无礼,对子骂父
元方责客:无信无礼
对话结果:友人惭,元方入门不顾据理驳斥
聪慧率直
作业布置理解运用王戎识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和多个小孩子游玩,看见路边的李子树有好多果实,枝断了,许多小孩争相奔跑去摘那些果实。只有王戎不动。人们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李)树长在路边却有许多果实,这必定是(一棵)苦味李子。”摘取果实(品尝)确实是这样的。 1、这也是一个儿童早慧的故事,试着把它翻译变成自己的话。作业布置理解运用2、作者写元方责客“无信”“无礼”的用意何在?
为人要言而有信,不讲信用自食苦果。 3、试揣摩下列句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⑴友人惭,下车引之。 ⑵元方入门不顾。
⑴ 惭愧。 ⑵ 轻视。 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