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十五课?放大镜
授课人
教学目标
1、知道用肉眼观察和使用放大镜观察效果的不同。
2、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放大镜的使用方法;能用语言初步描述使用放大镜观察与用肉眼观察效果的不同。
3、乐于表达、讲述自己在体验活动中的感受;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
4、了解使用工具可以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
教学重难点
掌握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
放大镜、被观察的物品(如输液、各种纺织品的纤维、邮票等)。
二次备课
活动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教师:课前教师准备了邮票,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邮票上印有什么图案?
(学生观察邮票)
教师:邮票上印有我国最伟大的建筑——万里长城。邮票上的长城那么小,怎样才能观察得更清楚呢?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借助工具——放大镜来观察是最科学的方法。那我们就在放大镜的帮助下,一起来观察邮票上的图案吧。
(板书:放大镜)
二、探究活动
(一)认识放大镜。
1、观察放大镜有哪几部分构成的。
2、小组内讨论放大镜的构成,讨论并汇报。
3、总结:大家通过认真地观察,得出放大镜是由镜框、镜片、镜柄3个部分组成;放大镜的镜片中间厚、边缘薄。
(二)使用放大镜。
1、小组内讨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并请小组代表进行演示。
2、课件展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请同学们根据正确的使用方法对刚才的演示进行评价。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进行观察,组内讨论;使用放大镜前后,物体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4、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所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结论:和利用肉眼观察相比,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更为清楚。
三、评价与反思
1、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分享本节课的收获。
2、学生相互评价:哪个环节自己做的比较好?哪个小组整体表现比较好?
四、拓展活动
1、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放大镜呢?学生根据自身生活经验进行回答。
2、出示课件:放大镜在各个领域的应用:①电子行业各项操作的检查、加工、安装及修理;②美容行业的面部皮肤、毛孔观察;③艺术品的雕塑和鉴赏;④照相机、钟表等的检查及修理;⑤日常阅读使用。
3、总结:生活中处处能看到放大镜的身影;工具是人类生活的好帮手。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