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玩彩泥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课 玩彩泥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9-06 14:2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第八课?玩彩泥
授课人
教学目标
1、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了解生活中力改变物体形状的现象。
2、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通过观察、比较提出与力有关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用感官观察力使物体形状改变的现象;能简要描述力改变物体形状的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学生交流。
3、了解生活中常见物品形状的改变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力改变物体的形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利用多种感官直接感知、体验、观察;学会生活中常见物品形状的改变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力改变物体的形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彩泥、彩纸、毛巾、海绵、橡皮筋、塑料尺。
二次备课
活动过程设计
一、情景导入:
老师提问出示用彩泥制作的小动物,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知道这些小动物都是用彩泥捏成的,从而引出本课的课题:玩彩泥。
二、探究活动
(一)玩一玩彩泥,有什么发现?
教师通过两个问题引出主题:“你们平时是怎样玩彩泥的?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想用哪些方法玩彩泥?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学生汇报方法后,教师提出要求:用你们小组内商量的方法来玩彩泥,玩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用力前后彩泥形状有没有变化,把用力后的形状记录下来。学生明确要求以后分组活动,教师参与指导。
学生活动后汇报。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说一说是怎样玩的,有什么发现。在汇报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用这些方法玩彩泥时都会对彩泥用力,进而彩泥的形状发生改变。
(二)试一试,他们的形状能不能改变。
1、磁铁隔着物体能不能吸引铁?
教师先检查学生带来的物品,物品可以是教科书上提示准备的,也可以是学生身边方便利用的,如衣服、尺子等。
教师检查后提出问题:看到这些物品后吗,你们想怎样玩?先小组内交流讨论,再全班内汇报交流。
?通过这个活动,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准备的物品及身边的物品进行探究,如折纸、叠毛巾、捏海绵、压弯尺子等。学生观察到在力的作用下这些物品的形状也能发生改变。
3、做一做。
学生在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的基础上,用彩泥制作出菠萝模型,进一步体会“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的含义。在指导学生按照教科书中的图示制作彩泥菠萝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制作其他的水果、小动物等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评价与反思
1、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分享本节课的收获。
2、学生相互评价:哪个环节自己做的比较好?哪个小组整体表现比较好?
四、拓展活动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课下观察力改变物体形状的现象。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