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05-27 22:4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社会病态,振笔疾呼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百姓疾苦,震撼人心
郭沫若题成都杜甫草堂诗史堂联杜公祠执教:张凤娟就这些呀!太容易了!学习目标:文学常识
主题含义
主人公形象
背诵全诗杜甫(711-770) 杜甫,字[ ],唐代著名诗人。
杜甫后人称之为“ ”,他写的诗被人誉为“ ”。
杜甫诗的风格是[ ]。
我们曾经学过和杜甫诗有: 1、《望岳》
2、《春望》
3、《石壕吏》
4、《江南春绝句》
5、《春夜喜雨》
子美诗圣诗史沉郁顿挫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灾,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又辗转到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个长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自娱。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公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怒号 布衾 大庇 挂罥请你读读字音,说说词义.秋高:
挂罥:
长:
忍能:
漠漠:
向:
衾:丧乱:
何:
安得:
庇:
寒士:
突兀:
见:秋深挂住高忍心这样阴沉迷蒙的样子渐近被子指战乱如何如何能得到遮盖、掩护贫寒的人高耸的样子通“现”háoqinbìjuàn1、请在诗中分别找出写景记事部分和直抒 胸臆部分。
2、请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写景记事的三个场面和直抒胸臆的大意。整体感知3、本诗第一节在对天灾进行客观描写的过程中注入诗人何种情感。
4、本诗第二节使人“归来倚杖自叹息”,请发挥联想说说诗人叹息什么?
5、本诗第三节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凄苦情境?这一节还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6、本诗最后一节反映了什么精神境界?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的是?
品读思考试一试你能背下来吗? 杜甫忧国忧民的诗歌名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系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朝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 --〔前苏联〕别林斯基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这首诗作于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延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了。诗人在剑南喜闻蓟北光复,想到国家可以重新安定,人民可过安定生活,自己可以携眷还乡,喜极而涕。诗人的“喜”,从另一个方面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全诗毫无点饰,情真意切。读首诗,我们可以想象作者当时对着妻儿侃侃讲述捷报,手舞足蹈,惊喜欲狂的神态。因此,历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这首诗,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称赞它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倾吐心声你的心中一定盈满感动;你的灵魂一定深受震撼;你心中定有千言万语;你心头定有万般滋味……是钦佩;是敬仰;是震撼;是惭愧……我们的灵魂共同接受了一次洗礼。请你在这里向杜公尽情倾吐你的新生吧! 作业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散文
收集古代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