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9-06 16:5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课题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课型
新授
第 1 课时
教学
目标
1、知道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等史实;能讲述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史实
2、围绕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暴行与当前日本政府不敢正视历史和国内右翼势力极力否认歪曲历史的态度,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正确分析时事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认识到日本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特别是通过南京大屠杀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行径,认识军国主义的本质及危害,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
重难

教学重点
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淞沪会战。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前日本政府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教法学法
讲述与讨论法、图示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设 计
二次备课
一、查学诊断:
教师活动:教师问: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
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2.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设计意图:检测上节课学习效果
二、示标导入
教师活动:导入新课
2014年7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说:“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付出了巨大牺牲的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捍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任何人想要否定、歪曲甚至美化侵略历史,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绝不答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9课:七七事变和全民族抗战。
学生活动:看PPT,进入新课。
设计意图:用两组照片带领学生进入本课
三、导学施教
目标导学一:七七事变
教师讲述: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日本侵占了东三省,紧接着有向华北地区推进。到1936年,日军已经从东南北三面包围了北平城。战争一触即发。
教师展示:《卢沟桥事变形势示意图》并提问:你们能说一说卢沟桥的地理位置怎样?
学生回答:卢沟桥背靠宛平城,扼平汉铁路,成为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唯一通道,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
3.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七七事变的相关信息。
学生回答:时间——1937年7月7日;经过——7日晚,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宛平城搜索,遭到中国守军严词拒绝。日军便炮轰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将士奋起抵抗,史称“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4.教师讲述:不久,日军调集大量军队,入侵中国。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在北平保卫战中,赵登禹、佟麟阁两将军壮烈殉国。
目标导学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1.教师讲述: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全国人民强烈要求团结起来抗击日本侵略军。在全国人民的强烈要求下,国共两党再度携手合作,共赴抗日。
2.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看一下国共两党是如何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
学生回答:国共两党分别发表声明,表明抗战立场。不久,国共两党达成协议。将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为军长。
3.教师讲述:9月下旬,国民党公布发表了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样,以国共主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成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4.教师强调:抗日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是动员并团结全民族力量展开长期抗战的根本保证,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目标导学三:淞沪会战
1.教师讲述:为了迫使国民政府投降,日军于1937年8月13日,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
2.教师展示图片:《上海守军奋起抗击日军》,强调中国守军艰苦奋斗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出淞沪会战中的英雄事迹有哪些?
学生回答:姚子青率全营守卫宝山,与日军苦战3日,全营官兵壮烈牺牲;谢晋元率军在四行仓库阵地,与日军激战,消灭日军200多人;中国空军首次参战,击落敌机5架,初战告捷。
教师提问:淞沪会战的结果如何?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1937年11月,上海沦陷,淞沪会战结束。淞沪会战持续了3个月,打死打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目标导学四:南京大屠杀
1.教师过渡:日军进攻上海后不久,就向南京进犯。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作为战时陪都。南京大屠杀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
2.教师展示图片:凸显日军暴行。
3.教师强调:南京大屠杀是日军进攻南京城后进行的屠杀,屠杀的对象是无辜的平民、已放下武器的军人和军警。这充分暴露了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的残酷性和野蛮性。在南京大屠杀中屈死的30多万无辜的生命向我们昭示的是人类用鲜血写就的祈愿: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设计意图:通过大量的图片及史料,使学生认识到日本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特别是通过南京大屠杀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行径,认识军国主义的本质及危害,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
四、练测促学
教师活动:教师出示PPT作业。
1、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事变后中国政府都进行了积极抵抗
B.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
C.都是日本制造借口然后发动的
D.中国内部不统一给日本提供了可乘之机
2、.在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   )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学生活动:学生看PPT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检测及巩固本课内容。
拓展延伸
教师活动:
1、作业布置:小练习册。
2、小结 :日本帝国主义经长期准备之后,继把东北变成它的殖民地的九一八事变后,寻衅发动了全面进攻中国的“七七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它灭亡中国、称霸亚洲的狂妄计划。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国共两党捐弃前嫌,携手合作,开始了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日本对在侵华战争中所犯的滔天罪行必须予以承认,其侵略行为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而南京大屠杀仅仅是这无穷灾难中的一个典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必须时刻警惕法西斯幽灵的复活,揭露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掩盖历史真相,抹杀侵略事实的险恶用心。
学生活动:结合当今日本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掩盖历史真相谈谈自己看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努力学习。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