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01 知识管理
知识点1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农业:春秋后期,________农具和________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________业、________业、________业、________业以及________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商业: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________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知识点2 王室衰微
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状态,________制逐步瓦解。________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________一带。诸侯国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周王室甚至要依赖________的经济支持。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竞相________,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________的地位。
知识点3 诸侯争霸
原因: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
旗号、目的:以“________”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
霸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先后称霸中原,号令诸侯。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________和________也先后北上争霸。
影响: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同时,也出现了大规模的________。
1.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至洛邑到公元前476年。
2.春秋时期特点:经济上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力飞速发展;政治上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渐瓦解;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出现统一的趋势。
02 基础过关
知识点1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春秋时期,促进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条件的是( )
A.人们重视使用肥料
B.水利工程的兴修
C.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D.青铜器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
2.“图上(如图)绘二牛,一白一黑,牛身细长……二牛所挽犁,犁头部分深深切入土中;扶犁者为一青年男子……右手扶犁,左手扬鞭。”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牛耕现象最早出现于(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商朝时期 D.西周时期
3.春秋时期,我国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主要表现不包括( )
A.青铜业、冶铁业等有所发展
B.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C.城市出现商品交换市场
D.纸质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知识点2 王室衰微
4.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直接管辖的地区是( )
A.镐京一带 B.洛邑一带 C.阳城一带 D.咸阳一带
5.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一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国君很傲慢
C.诸侯之间来往十分密切
D.周王室地位衰弱
知识点3 诸侯争霸
6.下列哪一位诸侯国的国君打着“尊天子,攘四夷”旗号,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
A.晋文公 B.秦穆公 C.楚庄王 D.齐桓公
7.春秋末期,先后北上争霸的长江下游的诸侯国有( )
A.齐国和晋国 B.鲁国和燕国
C.吴国和越国 D.秦国和楚国
03 能力提升
8.《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材料主要反映出当时( )
A.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B.迁都频繁,异姓反叛
C.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D.列国争战,诸侯兼并
9.孟子之所以说“春秋无义战”,最主要的是因为这一时期的战争是( )
A.诸侯国为争夺霸权而进行的
B.给劳动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和痛苦的非正义战争
C.不利于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的融合
D.封建地主阶级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铁器的使用使大规模开垦荒地成为可能,促进了私田的发展,同时也为手工业提供了锐利的工具,牛耕渐趋普遍起来,牛耕技术的发展,只有与铁器的使用相配合,方可发挥出它的功能。
材料二:春秋时期,青铜器上的雕镂纹饰趋向细致工整,造型轻巧灵便,出现了错金铭文。存世的吴、越青铜剑,其冶铸淬炼之精,合金技术之巧,外镀之精良,花纹之铸造,皆世所罕见。煮盐、冶铁、漆器等部门发展起来。齐国的丝织品、楚国的漆器等水平很高。一部分工匠成为个体生产和经营者,聚居于城中的“肆”里,边生产边销售。
材料三:春秋时期重要货币:
晋国货币 齐国货币 楚国蚁鼻钱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一时期?
(2)结合材料二,请指出我国春秋时期手工业生产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请指出以上三则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桓公五年》
材料二: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材料三:春秋时期,山东诸小国为齐所并,河北、山西诸小国为晋所并,江淮、汉水诸小国为楚所并,西北诸小国为秦所并,使春秋初年百十个国家,缩减成几个大国。周边的蛮、夷、戎、狄不断袭扰中原;中原霸主也以“攘夷”相号召,与之进行斗争……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彼此犬牙交错,杂居共处。
(1)材料一说的是哪一时期的情况?这一情况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特征?
(2)材料二中首先称霸诸侯的是哪一诸侯国?除了“桓公”外,该时期称霸中原的霸主还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上述问题,说说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有什么重要影响?
04 直击中考
12.(深圳中考)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该时代的主要特征是( )
A.大变革 B.大一统
C.民族政权并立 D.专制皇权加强
13.(青岛中考)《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 )
①周天子威望下降
②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
③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
④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知识管理
1.铁制 牛耕 青铜 冶铁 纺织 煮盐 漆器 金属 2.分封 周平王 洛邑 诸侯国 称霸 周天子 3.尊王攘夷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秦穆公 吴国 越国 民族交融
基础过关
1.C 2.A 3.D 4.B 5.D 6.D 7.C
能力提升
8.C 9.A
10.(1)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春秋时期。(2)手工业的规模扩大,专业化程度有所提高;分工更加精细;新兴产业不断涌现。(3)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使产品的数量不断增加,商业活动逐渐活跃,促进了金属货币的出现。
11.(1)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2)齐国。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3)积极影响:加快了统一的步伐,促进了民族交融;消极影响:给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
直击中考
12.A 1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