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开元盛世”是哪个皇帝在位? 唐玄宗万 国 尽 征 戍,
烽 火 被 冈 峦。
积 尸 草 木 腥,
流 血 川 原 丹。——杜甫《垂老别》描绘了安史之乱造成的惨状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唐玄宗前后期行为对比表
前期 后期任用贤相 任用奸相
崇尚节俭 日益奢华
励精图治 不理政事
整顿吏治 朝政腐败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白居易《长恨歌》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总结:唐玄宗任用李林甫(“口蜜腹剑”)
杨国忠,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
朝政腐败,预伏着危机。1.背景:
安史之乱(1)唐玄宗后期,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社会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日趋紧张。(2)各地的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3)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二、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的影响:
1、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2、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3、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启示:
1.我们要以史为鉴,取得成就不能骄傲,要居安思危。
2.要坚守自己的信念,从一而终;
3.知人善任,唯才是举。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不第后赋菊》黄巢
山东、河南一带黄巢起义: 唐末农民战争唐朝灭亡: 原为黄巢起义军将领的朱温,后投降唐朝,被封为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
他逐渐控制朝政,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朱温五代十国——相延续五代十国形势图(后周时期)2.通过五代十国的更迭分析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学习与探究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实质:唐朝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
消极影响:社会遭到严重破坏,加重人民苦难。
积极影响: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相关史事 五代的开国皇帝都是凭武力夺位,在位的时间也都不长,最短的只有十个月。这五个朝代的统治平均约为十年,最短的不到四年。后梁 907—923,
后唐 923—936,
后晋 936—946,
后汉 947—950,
后周 951—960。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画面描绘了南塘高官韩熙载开宴行乐、众人静听琵琶的情景知识拓展 周世宗改革
后周的第二个皇帝周世宗,具有宏大志向,即位后大力扭转混乱局面,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修订法律;经济上注重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农民负担;军事上整编中央禁军,削弱地方兵权。他率军南征北战,决心统一全国,但身患急病,39岁就去世了。周世宗的改革使后周强大起来,为此后北宋的统一打下基础。练一练1、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其中以安史之乱为写作背景的诗句是( )
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D、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2、七年级某历史小组编排“安史之乱”历史剧,剧中
不应该出现的历史人物是( )
A、安禄山、史思明 B、杨贵妃、杨国忠
C、黄巢、朱温 D、唐玄宗、唐肃宗CC3、下图反映了唐朝由兴盛到衰亡的过程,
图中▲处应该填写()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安史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