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者 民族 都城
辽
北宋
960年
赵匡胤
汉族
东京(今开封)
西夏
填空并思考北宋与辽,北宋与西夏之间的和战
辽政权的建立
契丹人饮马图
契丹族原为鲜卑族的一支,居住在辽水上游的潢水(今西拉木伦河)流域,以游牧为主。到9世纪后期,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生产事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者 民族 都城
辽
10世纪初
耶律阿保机
契丹族
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
北宋
960年
赵匡胤
汉族
东京(今开封)
西夏
建立时间: 916年
建立者:耶律阿保机
都城:上京
契丹(辽)
建立时间: 960年
建立者:赵匡胤
都城:东京
北宋
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统治措施:
党项族——羌族的一支
元昊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者 民族 都城
辽
10世纪初
耶律阿保机
契丹族
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
北宋
960年
赵匡胤
汉族
汴京(今开封)
西夏
11世纪前期
元昊
党项族
兴庆府(今银川)
建立时间: 916年
建立者:耶律阿保机
都城:上京
契丹(辽)
建立时间: 960年
建立者:赵匡胤
都城:东京
北
宋
西
夏
都城:兴庆
建立者:元昊
建立时间:1038年
1、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
2、鼓励垦荒,发农牧经济
3、创制了西夏文字
统治措施:
识图找答案
下列能正确反映辽、西夏与北宋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辽
北宋
西夏
西夏
西夏
西夏
北宋
辽
辽
北宋
北宋
辽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耶律德光(辽太宗)在位时,契丹从后晋皇帝石敬瑭手中得到幽云十六州。
幽云十六洲示意图
宋太祖晚期 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
宋太宗 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措施
宋真宗 辽军大举攻宋……
辽与北宋的关系
1004年·
宋
辽
逼开封
真宗妥协·宋辽议和
寇准力主亲征
宋辽澶渊之盟
辽攻澶州
时间: 年
内容: 撤回,
宋 .
1005
辽军
送“岁币”
杨业
双方成对峙局面,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的局面。
宋与西夏和议原因?(参考基训)
宋夏和约
时间: 年
内容:西夏元昊向宋称 ,给西夏“岁币”
1044
臣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西夏:没有通过战争获得丰厚的利益;宋朝实行经济封锁,西夏民众怨声载道
北宋:在与西夏的战争中一直失败,损失惨重;迫于辽的压力
宋与辽、西夏议和后,边境贸易兴旺,北宋的稻米、茶叶、丝织品、瓷器、漆器。辽的马、牛、羊、骆驼,西夏的毡毯、药材等,都在这里交易。
议和是双方实力均衡的产物;
加重了北宋人民负担;
使南北贯通,互市不绝,有利于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
促进了民族融合。
对宋辽,宋夏和议的评价
西夏(党项)
辽(契丹)
北宋
建立时间:960年
建立者:赵匡胤(宋太祖)
都城:东京
建立时间:1038年
建立者:元昊
都城:兴庆
建立时间:916年
建立者:耶律阿保机
都城:上京
碰撞中的融合
1044年
订立和议
1005年
澶渊之盟
辽、西夏与宋的战和关系,和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的密切交往,对奠定祖国的辽阔疆域,开发边疆地区,促进社会的进步,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华民族具有极大的凝聚力,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
A西夏 B金 C辽 D元
2建立辽国的是( )
A元昊 B完颜阿骨打 C铁木真 D耶律阿保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