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4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9-06 20:4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4张PPT。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辽916-1125年阿保机(契丹族)北宋960-1127年赵匡胤西夏1038-1227年元昊(党项族)金1115-1234年阿骨打(女真)南宋1127-1276年赵构元1271年蒙古1206年成吉思汗忽必烈元朝统治版图历史最大行省制度边疆管辖中书省行中书省澎湖巡检司宣政院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北宋词人柳永在《望海潮》中描写的杭州的词句。宋元时期的大都市景象繁华,文化生活十分丰富。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宋词元曲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当时的城市生活是什么样的景象?在宋词元曲的创作上,又有哪些杰出的代表人物呢?——《望海潮》1宋词繁华的都市生活2元曲3一、繁华的都市生活1.世界闻名的大都市。
宋元时期城市发展繁荣,社会生活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北宋的开封,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都是闻名世界的大都市。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色。这幅画是我国美术史上不朽的作品。在北宋开封,最为繁华的是_________,可容万人,每月举办多次庙会。寺庙内外进行着各种商品交易,还有傀儡戏、舞剑、杂技等各种表演。2.开封大相国寺:大相国寺河南开封大相国寺大相国寺盛况大相国寺皇家乐队3.繁华的都市生活的表现 宋元时期有很多大的城市,商业、贸易、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说书猴戏木偶戏材料背景: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随之市民文化生活需求增强。瓦子(1)东京城里的瓦子娱乐兼商业的场所瓦子演出勾栏宋代蹴鞠铜镜 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杂剧形成于宋代,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大都市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元朝南北统一后,元杂剧传入南方,演出活动遍及城乡各地,为广大民主所喜爱。(2)杂剧—形成于宋代,在元代在以大都为中心北方兴盛。后传入南方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杂剧陶俑材料 宋代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它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春节、元宵、中秋节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富,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因而,我们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必须高度重视、加以保护,并使其发扬光大,这是我们历史的责任。(3)传统节日今天的传统节日当中,那些节日在宋代时已有了?爆竹贺春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元宵闹花灯生查子 元夕
朱淑真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中秋赏月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清明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节二、宋词宋词李清照豪放派:婉约派:苏轼辛弃疾豪放派:宋词苏轼2.作品:《念奴娇 ? 赤壁怀古》3.特点:气势豪迈,雄健奔放1.时期:北宋李清照2.作品:3.特点: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清新自然(1)“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时期:两宋之交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写景:“雨疏风骤”,雨小而风急;写人:“浓睡”、“残酒”,睡得香甜而残醉未醒;写花:“绿肥红瘦”,绿代指叶,红代指花,暮春时节,叶儿茂盛了,花儿稀少了。
再看词中的问答。“卷帘人”指正在卷帘的侍女。“试问卷帘人”,引出女主人公与侍女的一番对话。
结句“应是绿肥红瘦”,是她脑中浮现的景象和感受。“绿肥红瘦”四个字,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蕴积了她对春光一瞬和好花不常的无限惋惜心情;体现了女词人的纯净心灵和高雅情趣。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残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宋词2.作品:3.特点: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表达对山河分裂的悲痛辛弃疾1.时期:南宋时期“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 该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无前人沙场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热烈。词中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抒发了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怀。结句抒发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苏 轼豪迈而飘逸辛弃疾气势磅礴,震撼人心李清照委婉、细腻、清秀。宋词代表人物及特点 归结三、元曲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元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熔于一炉,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对后世戏剧的影响很大。
代表作:关汉卿的《窦娥冤》。《窦娥冤》《窦娥冤》描写年轻寡妇窦娥遭受无赖陷害,被贪官判处死刑的故事
她临刑前对苍天发下三桩誓愿,陈述冤情
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
窦娥死后,誓愿一一实现,冤情昭雪
2.元曲四大家
与关汉卿齐名的杂剧家还有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
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和白朴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马致远 关汉卿 郑光祖白朴“史学双壁”?《史记》
《资治通鉴》司马光与司马迁被并称为“两司马”。 知识拓展: 史学名著《资治通鉴》宋元时期都市文化都市生活文化大都市:开封、临安、大都市民生活:瓦子、勾栏传统节日:春节等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元曲:关汉卿1.“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瓦舍勾栏,终日喧嚣不已。”上述文字描绘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于( )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2.下列不属于宋元时期的著名大都市的是( )
A.北宋的开封 B.南宋的临安
C.元朝的大都 D.西夏的兴庆DD3.河南省开封市西北处,有一座5A级风景区——清明上河园。那里有一片建筑高挂“瓦子”的标志,瓦子是北宋开封城里
( )
A.专供演出的圈子   B.小商贩摆摊的地方
C.穷苦艺人卖艺的地方 D.娱乐兼营商业的地方4.每个时代会有其主流文学形式。 宋代的主流文学形式是
( )
A.诗   B.词 C.曲 D.小说DB5.“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该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淡雅,明白如话。其作者是( )
A.苏轼   B.辛弃疾
C.陆游 D.李清照6.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 )
A.《窦娥冤》   B.《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C.《定军山》 D.《念奴娇·赤壁怀古》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