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光的折射定律》教案(鲁科版选修3-4)

文档属性

名称 物理:《光的折射定律》教案(鲁科版选修3-4)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3-07-31 21:2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节 光的折射定律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光的反射及反射定律;
(2)掌握光的折射及折射定律;
(3)掌握介质的折射率的概念,了解介质的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到光在两种介质界面上发生的现象(反射和折射),观察反射光线、折射光线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相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物理研究和学习的科学态度的教育,实验的客观性与人的观察的主观性的矛盾应如何解决,人的直接观察与用仪器探测是有差别的,我们应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用仪器探测的结果。
教学重点: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折射率是反映介质光学性质的物理量,由介质来决定。
教学难点:光的折射定律和折射率的应用,通过问题的分析解决加深对折射率概念的理解,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
教学用具:光的折射演示器,附件:接线板、火柴、烟雾发生器及烟雾源、半圆柱透明玻璃、直尺、计算器。
(一)引 入
初中已学过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初中学的光的折射规律只是定性地描述了光的折射现象,而我们今天要定量地进行研究:21世纪教育网
(二)新课教学
演示:将光的激光演示仪接通电源,暂不打开开关,将烟雾发生器点燃置入光的折射演示器中,将半圆柱透明玻璃放入对应的位置,打开开关,将激光管点燃,让一束激光照在半圆柱透明玻璃的平面上,让光线垂直于平面过圆心入射(沿法线入射),
观察:折射情况,a.角度,b.明暗程度与入射光线进行对比。然后改变入射角进行记录,再次观察能量改变的情况。
1、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的能量分配
随入射角的增大,反射光线的能量比例逐渐增加,而折射光线的能量比例逐渐减小。
2、经历了近1500年才得到完善的定律
(1)历史发展: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实验得到:
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B.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C.折射角正比于入射角。
德国物理学家开普勒也做了研究。
(2)折射定律:最终在1621年,由荷兰数学家斯涅耳找到了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
将一组测量数据抄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计算(用计算器),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玻璃。
入射角i(°) 折射角r(°) i/r sini/sinr
10 6.7 1.50 1.49
20 13.3 1.50 1.49
30 19.6 1.53 1.49[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0 25.2 1.59 1.51
50 30.7 1.63 1.50
60 35.1 1.67 1.5121世纪教育网
70 38.6 1.81 1.50
80 40.6 1.97 1.51
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如果用n来表示这个比例常数,就有
这就是光的折射定律,也叫斯涅耳定律。
演示:如果使光线逆着原来的折射光线到界面上,折射光线就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射出,这就是说,在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折射率 n
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虽然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之比为一常数n,但是对不同的介质来说,这个常数n是不同的,这个常数n跟介质有关系,是一个反映介质的光学性质的物理量,我们把它叫做介质的折射率。
(1)折射率的定义式为量度式:折射率无单位,任何介质的折射率不能小于1,记住水的折射率为1.33(4/3),玻璃的折射率为1.50(3/2)
说明:
i是光线在真空中与法线之间的夹角,r是光线在介质中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时的折射率,叫做该种介质的绝对折射率,也简称为某种介质的折射率。相对折射率在高中不作要求,又因为空气的绝对折射率为1.00028,在近似计算中认为空气和真空相同,故有时光从空气射入某种介质时的折射率当作绝对折射率进行计算。[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介质的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
理论和实验的研究都证明:某种介质的折射率,等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跟光在这种介质中的速度之比:
例1:光在某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2.122×108m/s,当光线以30°入射角,由该介质射入空气时,折射角为多少?
解:由介质的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得:
又根据介质折射率的定义式得:
r为在空气中光线、法线间的夹角即为所求,i为在介质中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30°。由(1)、(2)两式解得:
所以r=45°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