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2张PPT。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简介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其诗直接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的社会现实,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人称“诗史”。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
诗作以古诗、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
有《杜工部集》。背景材料介绍公元759年,杜甫弃官逃荒到了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的西郊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起了暂时的安定生活。761年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诗人的生活再次陷入了困顿之中。残酷的现实让他忧思,于是,诗人写下了这手首诗。朗读全诗,整体感知(1)请在诗中分别找出写景记事部分和直抒胸臆部分。(2)请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写景记事的三个场面和直抒胸臆的大意。整体把握 秋风破屋
群童盗茅
破屋漏雨
期盼广厦写景记事直抒胸臆学习第一节本诗第一节在对天灾进行客观描写的过程中注入诗人何种情感?茅屋骤破,内心痛苦学习第二节 本诗第二节中诗人“归来倚杖自叹息”,请发挥联想,说说诗人叹息什么?叹息自己遭受天灾人欺叹息民不聊生,人情冷漠叹息……学习第三节 本诗第三节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凄苦情境? 表现诗人湿冷难眠、痛苦难挨的情境;还反映出“安史之乱是更深重的人祸”。学习第四节 本诗最后一节充分体现了诗人何种精神境界?忧国忧民学习第四节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对这句诗你是如何理解的?在受冻的长夜,诗人首先想到的是别人,这体现了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思考: 杜甫自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却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你想到了本册课文中的哪句名言与这种情怀是一样的?秋风破屋的情景群童抱茅的感叹长夜沾湿的苦痛
推己及人的胸怀惨悲哀愿课文板书 全诗描写自己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体现自己要让天
下寒士得到欢乐的情怀,由已及人感人至深,特别是最后一段集
中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