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初三 历史 第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史(2)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3.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知道秦朝灭亡的原因。
4.列举汉武帝大一统主要史实。考试要求:1.秦始皇建立大一统与汉武帝推进大一统。
知识梳理:(1)朝 代 更 替:秦——西汉——东汉
秦朝疆域西汉疆域读《 秦和西汉疆域图》,填一填秦朝的都城是( ),管理地方的制度是( )
西汉的都城是( ),管理地方的制度是( )
西域都护府是西汉管辖今天的( )地区的机构
西汉时,境外的身毒是指( )2.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知道秦朝灭亡的原因。(1)秦兼并六国(时间;顺序) 七上P65页(2)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史实(七上P69-71页)政治上:建立皇帝制度,皇权至高无上;
中央:设立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它
们互不统属,都对皇帝负责;
地方: 郡县制,郡守、 县令,皇帝直接任命。经济上: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小篆),统一货
币为圆形方孔钱 。军事上:连接燕赵秦三国的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 北御匈奴。思想上:焚书坑儒 (3)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秦行政系统简表秦统一货币示意图(4)秦朝灭亡的原因:秦因暴政而亡(暴政的表现:赋税重,徭役重,法律严苛)汉武帝即位时面临的社会问题匈奴威胁,边患不止
诸侯坐大,威胁中央
土地兼并,豪强势大
……
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汉武帝采取了那些措施呢?3.列举汉武帝大一统主要史实。(1)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七上P74-78)
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经济上,把地方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
铢钱,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思想上:任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外交上: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汉与西域的联系。阶段特征 封建社会初步发展的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政治: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巩固时期。2.民族:华夏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初创时期。3.对外:“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开始交往。4.文化: 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气势恢宏。1.皇帝制度
主要特征(1)皇位终身与世袭(2)皇权至上(核心)(3) 皇帝独尊 本质:是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拓展升华2.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不
同
点排斥、打击秦刚刚统一,需要巩固君主专制;
秦统治受到儒士攻击。儒学发展进入低潮尊崇国力强盛,建设大一统的政治需要;
董仲舒发展儒学,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文化专制有利国家统一,但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学的政策有何不同?导致不同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对儒学的发展各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两种政策又有何相同之处? 3.(小组合作讨论)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学的政策有何不同?导致不同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对儒学的发展各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两种政策又有何相同之处?训练提高: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灵魂,据所学知识判断秦始皇的哪些措施属于首创( )
①确立皇帝制度 ②推行郡县制
③“家天下”继承制度 ④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A.①②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AA2.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者的根本着眼点是( )
A.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C.完善法律机制
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D3.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D2012年第19题.(7分)
材料一 夫物不产於秦,可宝者多;士不产於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於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李斯
材料二 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元帝又置戊已二校尉. ——《后汉书·西域传》
(1)从材料一划线处可看出:秦统一中国的重要条件之一是 ?秦统一后,丞相的主要职责是?延续一千五百多年的丞相制度在?(朝代)被废除。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
①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是如何使“西域内属”的?有何意义?(3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到哪些认识?(1分)
条件:重用人才;职责:分管行政;朝代:清措施:打败匈奴;张骞出使西域;设置“使者校尉”管理。意义:沟通了与西域各族的往来,开拓了我国西北边疆。 认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日益巩固;促进发展是各时代的共同主题。
(2010?正题)7.(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为驰道于天下,东燕、齐,南极吴、楚,
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
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汉书?贾邹枚路传》
材料二: 秦朝疆域及交通图
(1)读图填空:秦朝定都______________,唐朝定都长安,
时间相隔___________年。(2分)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4分)
①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朝在交通发展方面的突出贡献,并分析其积极作用。(4分)
(3)综合上述内容,对你有何启示?(2分)【答案】(1)咸阳 838。(2分)(2)①贡献:车同轨;修灵渠;形成以咸阳为中心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答出一点即得2分)作用: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符合题意,答出一点即得2分)(3)启示:国家统一是交通事业发展的前提;要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密切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就必须大力发展交通事业;古代中国具有开放的胸襟,领先于世界。(观点正确,言之有理,答出一点即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