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阿拉伯帝国课件北师大版(22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阿拉伯帝国课件北师大版(22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9-07 15:5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第二单元 中古亚欧世界第7课 阿拉伯帝国广东学导练 世界历史 九年级上册 配北师大版学习目标1. 了解伊斯兰教兴起的背景、过程。
2. 认识到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帝国形成和扩张的过程中所起的旗帜作用,掌握阿拉伯帝国的特点。
3. 了解阿拉伯帝国的建筑特点、文化特色。知识梳理阿拉伯穆罕默德哈里发伊斯兰蒙古巴格达开罗清真寺麦加同步训练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属于伊斯兰教创立者的活动的是 ( )
A. 献身科学,发现杠杆定律、浮力定律
B. 征服麦加,加速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C. 实行改革,建立天皇制的封建国家
D. 钳制思想,成为西欧封建精神支柱B2. 阿拉伯人的主要贡献在于通过宗教将松散的部落联合起来,并通过征战使各个地区的文化传播、交流。这里的“宗教”指的是 ( )
A. 道教 B. 佛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 
3. 小明的爸爸信仰伊斯兰教,他说622年是伊斯兰教教历元年。这是因为 ( )
A. 这一年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B. 这一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C. 这一年穆罕默德与麦加贵族达成协议
D. 这一年阿拉伯半岛已经基本统一DB4. 在内外矛盾交织、社会危机四伏的情况下,只有把分裂的阿拉伯半岛统一起来,才能抵御外族入侵,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下列有助于“阿拉伯半岛统一”的历史事件是 ( )
A.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B. 雅利安人的入侵
C. 布匿战争 D. 罗马帝国的分裂
5. 号召人们信仰真主安拉的宗教是( )
A. 伊斯兰教 B. 基督教
C. 天主教 D. 佛教AA6. 下列关于穆罕默德在宗教和政治活动中的大事,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在麦地那建立国家
②率领支持者占领麦加
③创立伊斯兰教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7. 唐朝进入全盛时,世界上还有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这个国家是( )
A. 阿拉伯帝国 B. 巴比伦王国
C. 印度 D. 埃及DA8. 阿拉伯帝国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其创建者穆罕默德( )
A. 既是政治领袖,又是宗教领袖
B. 只是政治领袖,不是宗教领袖
C. 只是宗教领袖,不是政治领袖
D. 不是宗教领袖,也不是政治领袖A9. 阿拉伯半岛从部落互相仇杀,没有统一国家到基本统一,并且迅速建立起来强大的国家政权,随后向外扩张,发展迅猛。下列关于“对外扩张”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 建立起统一的阿拉伯帝国
B. 导致了中古时代文明格局的改变
C. 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的大国
D. 使得基督教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B10. 阿拉伯帝国最终被迅速崛起的蒙古所灭。阿拉伯帝国是在什么时候灭亡的?( )
A. 1257年 B. 1258年
C. 1260年 D. 1263年
11. 要了解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可查阅( )
A. 《荷马史诗》 B. 《哈姆雷特》
C. 《马可·波罗行纪》 D. 《天方夜谭》BD12. 古代印度的“计数法”、中国的指南针都由“他”传到欧洲。这里的“他”是( )
A. 古代印度人 B. 阿拉伯人
C. 古巴比伦人 D. 古代希腊人
13. 以下属于典型的阿拉伯建筑风格的建筑是( )BB14. 阿拉伯帝国已经灭亡很久了,然而其民族仍然存在至今。你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
A. 血统 B. 语言 C. 宗教 D. 风俗习惯
15. 西欧有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国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②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作用 ③欧洲人完全照搬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④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发展了西方近代科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CB二、 综合题
16.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所示建筑是什么?麦加清真寺。(2)图二所示的《古兰经》是哪个宗教的最高经典?该宗教产生于何地?其创始人是谁?
(3)以上提及的宗教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有何政治意义?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穆罕默德。这种一神教的宣传,有助于打破狭隘的氏族部落界限,符合阿拉伯人民渴望统一的愿望,为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奠定了思想、政治基础。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的历史虽然已有三四百万年,但人类的文明史却仅有五六千年。人类从野蛮步入文明是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文明首先在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农业生产的亚非大河流域产生,这就是西亚、埃及、印度和中国的古代东方文明,随后在地中海区域又出现了一种带有鲜明海洋性质的古代西方文明。这就是希腊、罗马文明。材料二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几百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欧洲语言中的大多数星宿的名称都来源于阿拉伯语。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解放心灵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东西方文明分别诞生于怎样的自然环境中?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人对欧洲社会的影响。并据此回答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所起的作用。东方: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农业生产的亚非大河流域; 西方:带有鲜明海洋性质的地中海区域。 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影响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将被中世纪湮没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成果保存并重新传回欧洲,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中介。强化训练1. 人类早期文明大多兴起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下列大河流域的主要文明成果归属错误的是( )
A. 尼罗河流域——金字塔
B. 两河流域——伊斯兰教
C. 印度河流域——种姓制度
D. 黄河流域——甲骨文B2. 下列表格中,历史现象与原因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B3.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根据以下信息判断,“它”是哪一宗教? ( )
A. 佛教 B. 道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D4. 《阿拉伯通史》中写道:“千余年,朝觐圣地的制度,对于凝聚全世界的穆斯林,起了重大的作用。这种制度几乎使每个有能力的穆斯林,平生都能进行一次长途旅行。”据所学知识判断,穆斯林“旅行”的目的地是 ( )
A. 印度 B. 巴勒斯坦
C. 罗马 D. 麦加 D5. 他们给中国带来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他们在埃及发现了希腊文化,还接触了印度的数学和哲学。他们的脚步所到之处,都出现了学习的热潮。上述材料中的“他们”是指( )
A. 古代印度人 B. 阿拉伯人
C. 古巴比伦人 D. 古代希腊人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