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
教学目标
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与方法,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气体的方法
认识催化剂与催化作用
认识分解反应
重难点透视
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与方法,催化剂
难点:催化剂,探索催化作用
知识点剖析
序号
知识点
预估时间
掌握情况
1
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
锰混合物制取氧气
2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3
催化剂与催化作用
4
分解反应、氧气的工业制法
教 学 内 容
【知识回顾】
氧气的重要物理性质有哪些?跟收集氧气的方法有何关系?
什么是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有什么联系区别?
如何检验一瓶氧气?
【知识讲解】
知识点一:实验室制取氧气
方法一: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多媒体演示实验2-5
反应原理
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氧气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注:高锰酸钾是紫红色粉末,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医院里常用作消毒剂。
2.方法二: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
反应原理
氯酸钾 氯化钾 + 氧气 2KClO3 M△nO22KCl+3O2↑
以上两种方法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a、步骤:连—查—装—定—点—收—离—熄
b、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3.方法三: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反应原理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2H2O2 MnO2 2H2O + O2↑
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向锥形瓶中加入二氧化锰固体
③塞好带有分液漏斗和导管的双孔塞
④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⑤打开分液漏斗开关,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4.下面列图表比较一下三种方法
方法
反应条件
发生与收集装置图
收集氧气方法
验满及检验方法
加热高锰酸钾
酒精灯加热
排水法或者向上排空气法
①排水法收集氧气,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说明已收集满
②向上排空气法,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收集满
加热氯酸钾+二氧化锰
分解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无
知识点二: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多媒体演示P38探究实验,思考:
1.比较实验1的实验现象,在实验2中,加入的二氧化锰是一种反应物吗?如果不是,那么它在实验2中起了什么作用?
2.重复实验3,观察反应结束后的二氧化锰的质量与性质有没有变化?
3.等实验2中的过氧化氢分解完毕,不再产生氧气时,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猜想会发生什么现象?
经过观察比较与分析,我们发现,实验3只消耗过氧化氢,二氧化锰前后没有什么变化,但比较实验1和2,发现二氧化锰起到了加速过氧化氢分解的作用。
催化剂
定义: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又叫触媒。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注意:①“改变”包括“加速”和“减慢”两种含义,不只是加速。减慢的例子比如橡胶制品中常加入一些催化剂以减缓橡胶的老化速度;食用油脂里加入一些催化剂可以有效地防止酸败。
②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化学性质”不变,但物理性质可能改变。
③催化剂不能增多或者减少生成物的量。
④在某个化学反应中,可以选择不同的物质作为催化剂,如在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实验中,既可以选择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也可以选择氧化铁、硫酸铜溶液作催化剂。
知识点三、四:分解反应、氧气的工业制法
分解反应:
观察本课制取氧气三种方法的文字表达式和化学方程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回顾前面学过的化合反应,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分解反应定义: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它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特点:一变多。A→B+C+……
氧气的工业制法:
方法:分离液态空气法
原理:根据液态空气中各成分沸点不同,采用低温蒸发制取氧气。
【课堂练习】
P41课本练习题
1.某气体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应具有 ( )
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D、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2.下列关于O2的说法不科学的是( )
A.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空气中的O2 B.硫在O2里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工业上将空气液化后再进行分离来制取O2 D.加热KClO3制O2,可用MnO2作催化剂
3.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 )。
A.看集气瓶周围是否有气泡冒出
B.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是否复燃
C.用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燃烧是否更旺
D.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是否复燃
4.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空气略大;它能跟空气里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现要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气法 B.排水法
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5.下列关于O2的说法不科学的是( )
A.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空气中的O2 B.硫在O2里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工业上将空气液化后再进行分离来制取O2 D.加热KClO3制O2,可用MnO2作催化剂
6.下表是二氧化锰用量与一定质量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速率关系的实验数据
(1)在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
(2)据上表可知,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为 时,反应速率最快;
(3)反应的速度与接触的面积有关,为了增大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接触面积,实验前可将二氧化锰进行 处理。二氧化锰的用量过少时产生氧气的速率很慢,原因是接触面积小;
(4)二氧化锰用量过多冲淡了氯酸钾粉末,相当于减少反应物的质量分数,说明反应物的质量分数越小,反应速率越 ;
(5)通过分析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用量(填“是”或“不是”) 越多越好。
课
堂
总结
课后作业:
课堂反馈:
○ 非常满意 ○ 满意 ○ 一般 ○ 差
学生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