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古代印度 (33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古代印度 (33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9-07 16:5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玄奘法师第三课 古代印度地处南亚次大陆,濒临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南亚次大陆指的是喜马拉雅山以南的地区。) 喜马拉雅山热带季风气候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气候河流土壤温暖湿润 定期泛滥 肥沃 印度河、恒河流域是整个南亚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也是古印度文明的发源地。自然条件摩亨佐·达罗哈拉帕  公元前25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现了城市国家。其中,以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最著名。 公元前15世纪后,雅利安人入侵,建立起奴隶制小国。公元前2500年出现城市国家雅利安人入侵建立一些小国公元前6世纪起半岛逐渐统一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基本统一半岛(孔雀王朝)再次分裂二. 二. 种姓制度请大家观察下面这幅图片像这样一个贱民女孩,她的命运已经被印度教的教规所决定,除了在德里的亚穆纳河畔当洗衣工,她几乎无法想象还能干什么别的。而像这样洗衣服种姓的人是专门负责处理被血或排泄物污染过的物品的。可以说,这个小女孩的命运就是由种姓制度所决定的。种姓制度的产生:
雅利安人入侵印度的时候,曾用种姓来区别征服者和被征服者。
后来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社会分化的加剧,雅利安人内部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称为“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 舍 首陀罗原 人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印度的种姓制度祭司,贵族掌握神权国王,官吏,
武士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农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二等级被征服者,
贫困破产失
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上层等级的剥削和奴役,从事最苦、最累、最脏的职业。材 料:
种姓制度它要求各种姓的人在种姓内通婚。如果不得已而与其他种姓的人通婚,只许高级种姓男子娶低级种姓女子,称这为顺婚;而反对高级种姓女子嫁低级种姓的男子,称此为逆婚。目的: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种姓等级金字塔示意图1.种姓制度的特点:1)种姓界限森严,世代相袭;2)等级低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3)种姓实行内婚。2.种姓制度的影响:严重地阻碍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实质:是贵族统治的工具,是为保护奴隶主特权的一种等级制度。 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随着社会的发展,种姓制度日益引起人们的不满,反对婆罗门特权的情绪不断高涨。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有一位名叫乔达摩·悉达多的王子,乘车出门时,先后遇到哭泣的婴儿、老人、病人和尸体,有感于人生而有生老病死的苦难,决心寻求让众生脱离苦海之道。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时 间: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佛教教义:众生平等、忍耐顺从菩 提 树 传说在2000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是在菩提树下修成正果的,在印度,无论是印度教、还是佛教都将菩提树视为“神圣之树”。 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 因此信仰的民众日益增多,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1)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
(2)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入教;
(3)忍耐顺从。佛教教义:印度中亚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傣族地区以及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等东亚东南亚公元前1世纪传入中国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思考:为什么佛教得到广泛传播?第一,印度种姓制度将人划分为不同等级,造成社会
阶层的隔离,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公元前6世纪,
政局动荡,社会关系急剧变化,刹帝利和吠舍社会经
济地位明显上升,他们对婆罗门的特权不满。
第二,早期佛教倡导宗教领域内的“众生平等”,因此
得到了广泛的社会支持,迅速传播。
第三,一些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佛教,佛教开始成为世
界性宗教。四.史诗文学《摩诃婆罗多》 《罗摩衍那》 古代印度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哈拉帕种姓制度雅利安人入侵孔雀王朝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贱民摩亨佐·达罗(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公元前1500年左右佛教创立时间创始人发展与传播小结:早期人类文明大都发源于大河流域的原因有哪些?
大河流域灌溉水源充足,水利资源较富;中下游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地相对肥沃;气候温和,适宜人类生存,利于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这也说明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比较强。
单元回顾通过一个表格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1.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的史实是( )
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
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
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   D.首陀罗在市场上从事商业活动B 2.下列与古代印度文明无关的是( )
A、种姓制度
B、阿拉伯数字
C、佛 教
D、《天方夜谭》D 3.社会制度影响人们的生活。根据古印度种姓制度,下列选项符合首陀罗身份的是( )
A.担任祭司
B.与国王或官吏的女儿成婚
C.纳税供养第一、第二等级
D.掌握军权C4.下列各项与佛教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诞生于公元前5世纪
B.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
C.其条文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
D.产生于孔雀王朝时期B5.根据下列信息提示,你认为符合要求的国家是(  )
A.古代印度 B.古代中国  C.古代巴比伦  D.古代埃及提示一:婆罗门地位最高
提示二:雅利安人
提示三:等级制度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