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粤教版上册教案:第5章 燃料(6份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化学粤教版上册教案:第5章 燃料(6份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9-07 21:57:17

文档简介

洁净的燃料――氢气
第_____教案_
_______年____月___日星期____
课题
第五章 燃料
5.1 洁净的燃料――氢气




(一)知识与技能
1. 认识氢气的物理性质。
2. 了解氢气的燃烧过程及产物。
3. 知道点燃氢气之前必须检纯。
4.初步学习如何检验氢气的纯度。
(二)过程与方法
1. 遵守实验规程 , 意识到安全操作的重要性。
2. 知道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
3. 认识氢气是理想的高能洁净燃料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重点
氢气的物理性质及可燃性、氢气的检纯、
难点
点燃氢气之前必须检纯的原因和方法。
课型
新授
教法
探究式




[引言], 利用燃料的燃烧反应来取暖和获得熟食是人类文明的开始 , 燃烧与我们的生活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大家在§ 3.3 已经学习燃烧与灭火的知识 ,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章 ( 板书章的题目 ), 首先学习一种洁净又高能的燃料一一氢气 ( 板书课题 ) 。
[演示][实验5-1] 用氢气流吹肥皂泡并点燃肥皂泡。
[讨论交流]
1. 氢气是__色__味、密度最__的__体,极___溶于水。 (回忆氧气的物理性质 , 观察后讨论完成填空 )
2. 氢气可以燃烧吗 ? 需要什么条件 ? 有何现象 ? 反应生成什么 ?(演示 [实验 5-2])
3. 为什么点燃的氢气必须是纯净的 ?(演示 [ 实验 5-3])
4.什么叫爆炸极限 ?(复习第 80 页的 “ 爆炸”内容 )
5. 怎样检验氢气的纯度 ?( 演示 [实验 5-4])( 安排学生分组练习操作 )
[小结并板书]
1. 氢气的物理性质 : 无色无味最轻的气体 , 极难溶于水。
2. 常温下氢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3. 氢气的可燃性
(1)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经点燃可安静燃烧形成浅蓝色火焰 ,
生成水并放出热量。2H2十02     2H2O
(2) 点燃不纯的氢气 ( 与空气混合) 会发生爆炸 , 点燃氢气之前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学会氢气的检纯方法。
4. 一切可燃气体混有一定比例的空气时 , 点燃都会发生爆炸 ,这种体积比范围称为爆炸极限。
[讲述] 人类使用燃料进行燃烧 , 是为了通过燃烧反应产生热量。那么 , 是否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得到热量呢 ?
[演示]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几块小铝片 , 再加入 5ml 稀盐酸 , 观察产生的现象 , 再让学生用手摸试管的外壁。
[板书] 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讲述] 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 , 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 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可燃物质的燃烧反应产生热量 , 铝片与盐酸反应也会放出热量 , 许多化学反应都有放热现象 , 也有些化学反应是吸热的 , 如 C+C02     2C0, 燃料是人类获取能量的主要物质来源之一。什么叫热值 ? 每千克莱物质完全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 ( 热量的单位千焦与能量单位一致 )
[练习] 氢气的热值是汽油的多少倍 ?
[讨论交流]
1. 为什么说氢气是洁净的高能燃料 ?
2. 什么叫环保汽车 ?
[阅读] 〈知识视窗〉氢氧燃料电池
[小结] 氢气燃烧的热值很高 , 产物是水 , 所以氢气是理想的高能洁净燃料。
个性化设计




第五章 燃料
5.1洁净的燃料——氢气
一、物理性质 三、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二、化学性质
1.稳定性 2、可燃性 2H2十02     2H2O








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第_____教案 _
_______年____月___日星期____
课题
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1)




1. 了解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及主要用途。
2. 明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3. 知道一种元素可以因结构不同而能组成几种不同的单质。
4. 认识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重点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与用途、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难点
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课型
新授
教法
探究式




[引言] 大家已经学过氧和氢两种元素 , 今天再来学习一种元素一一碳 ,C 、 H 、 O 这三种元素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目前已知的 1000 多万种化合物中 , 绝大多数都是含碳化合物 , 碳是为人类提供能量的燃料的主要元素。首先 , 大家来认识一下碳的几种单质。
[板书] § 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一一碳
[阅读与讨论] 阅读教材,讨论推断以下各题 :
金刚石与石墨各有什么物理特性 ?( 活动与观察 , 从用途推断特性 , 再完成以下练习 ) 把下列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用直线段连起来 : 
                                                       
                            
                             
                            
                            
                     
2. 试归纳出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
3. 碳还有哪些单质 ?( 阅读教材, 归纳出几种无定形碳的特性。从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一一阅读讨论 C60 及其兄弟 ) 。
4. 组成碳的各种单质都是相同的碳原子 , 每个碳原子的内部结构都一样 ( 核内有 6 个质子和 6 个中子, 核外有 6 个电子 ), 为什么各种碳单质的物理特性各有不同 ?
[讲 述] : 这是由于碳原子 ( 外部 ) 之间的排列方式不同引起的 , 展示金刚石与石墨的结构示意图及教材中 C60 的结构图, 再做比喻解释。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人造金刚石 ”)
指导学生阅读C60 分子及用途
(小结)
物质性质 物质用途
练习P141 页
作业:练习册
个性化
设计




第5.2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一、碳的单质
1. 碳的单质一一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 ( 含少量杂质 ) 、富勒烯。
2. 碳的各种单质都是碳原子组成的 , 由于碳原子之间的排列方式不同 , 各种碳单
质的物理特性差异很大。








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第_____教案_
_______年____月___日星期____
课题
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2)




1.认识碳的燃烧及其产物。
2. 认识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3. 理解碳与一些含碳化合物的相互转变关系。
4. 关注社会与环境责任感的培养。
重点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一氧化碳的性质
难点
碳与一些含碳化合物的相互转变关系。
课型
新授课
教法
探究式




碳有什么化学性质 ?
[讲述] 碳的燃烧过程 , 可做如下推理 :
每一个碳原子需要消耗一个氧分子发生完全燃烧 :
C+02    CO2……①
(放出 32.8kJ/kg热) 假若一半的碳原子燃烧后氧已耗尽 , 另一半的碳原子在高温下会与①式生成的 C02 发生反应 ( 该反应是吸热的 ):
C+C02  2CO(吸热) ……②
由于①、②两式在同一系统中发生 , ①式生成的 C02 恰好在②式中消耗了。两式相加

2C+02 2CO(放热 9.2 kJ/kg) ……③
③式就是碳的不完全燃烧反应式 , 故③式的条件是高温。如果及时加入氧气 , ②式生成的CO 是可以继续燃烧的 :
2CO+02     2CO2……④
现把②、④两式相加便得到①式。
再引导学生比较①、③两式所产生的热值大小 , 深化对完全与不完全燃烧的理解。
[小结并板书]
3. 碳的化学性质
①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②碳的燃烧 :
氧气充分时完全燃烧 C+O2    CO2 热值 32.8kJ/kg
     
氧气不足时不完全燃烧2C+02         2CO 热值 9.2kJ/kg
③高温下碳能与某些氧化物反应,如
C+C02        2CO
④碳的还原性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亮红色,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2CuO CO2 +2Cu
【过渡】 指出下列化合物中 C 的化合价 ? 哪些是氧化物 ?
CH4  CO   CaC03  H2C03  C02
[引言] 大家知道了碳有两种常见的氧化物 ,它们的分子构成中只相差一个氧原子 , 性质却有很大差异,这就是量变引起质变的一个例子。现在我们来学习这两种氧化物。
[板书] 二、碳的燃烧产物
[阅读讨论] 阅读课文关于CO的内容、讨论。
[归纳并板书]   
        可燃性2CO+O2    2CO2
1.CO的特性  
毒性 ( 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体内缺氧 )
[ 探究活动 ]
燃烧正旺的煤炉中发生的化学反应(高、中、低)
2、CO的还原性
(观看课件,并总结实验现象,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小结)(1)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亮红色,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CO+CuO Cu+CO2
(讨论)该装置可以如何改动,为什么?
阅读并讨论一氧化碳的性质是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那么它可能有哪些用途?
[ 作业 ]完成课本第131页的《检查站》(碳三角)




二、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三、一氧化碳的性质
1、可燃性 1、物理性质
2、还原性 2、化学性质
(1)完全燃烧 (1)可燃性
(2)不完全燃烧 (2)还原性
(3)毒性








5.3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
第_____教案 _
_______年____月___日星期____
课题
5.3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1)




了解C02 的性质及 CO2的用途
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增强环保意识
理解碳与一些含碳化合物的相互转变关系
重点
C02 的性质
难点
C02 性质的探究过程和方法
课型
新授课
教法
演示—激趣—阅读讲解




引入:碳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它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我们有必要跟多的认识它,我们今天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问题 : 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 ?
(1) 先回忆己学知识 , 看看对 C02 的性质知道了多少 ?( 观察一瓶 C02, 学生自由表达 )
(2) 做 [实验5-5][ 观察后记录现象 , 引导学生推导出两个结论 : 比空气重 (下沉) 、不支持燃烧。介绍气体密度大小比较方法 : 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的其密度就越大 , 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 故CO2密度是空气密度的 44/29=1.5 倍 ] 。
(3) 演示 [实验 5-6] 。 (记录现象 , 推断出 C02 通人水中能产生酸 , 增加一个对照实验 : 把醋酸滴人含紫色石蕊的水溶液中。)
(4) 做 [实验 5-7] 。 ( 记录现象 , 推断 :C02 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白色 CaC03) 。 [ 归纳并板书 ]
三、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
(1)无色无味、明显比空气重的气体。不能燃烧也不支持一般燃料的燃烧。不支持呼吸作用。 ( 复习光合作用 ) 。固态 C02( 干冰 ) 升华时能吸收大量的热。
(2)C02 溶于水能与水发生反应 : 碳酸不稳定 , 遇热会分解。
C02+H20══H2C03
H2CO3    H2O+CO2↑
(3)CO2与石灰水作用,生成CaC03 白色沉淀:
CO2+CaCO3══CaCO3↓+H2O
这是我们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练习]在课本上做习题5.1第1题。
阅读课本P164页并总结二氧化碳有哪些重要的用途及自然界的碳循环。
学生回答并小结
(小结)二氧化碳的功用和危害
作业:练习册
个性化设计




5.3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1、性质 2、用途和危害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5.3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
第_____教案——第_____教案
_______年____月___日到____日星期____


5.3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2)




1、初步学会制取CO2,
2、了解实验室内制备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重点
CO2的实验室制法
难点
C02 性质及制法的探究过程和方法
课型
新授课
教法
探究式、讨论法




[复习]根据CO、CO2的性质,推断各自的用途或危害。
[讲述]大家知道许多含碳化合物的燃烧都有二氧化碳生成,但这样产生的二氧化碳既不纯净也难以收集。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来制取CO2,将来到第八单元就会学到:石灰石在高温下分解生成CaO和CO2,CaO又叫生石灰,它溶于水生成石灰水Ca(OH)2 请大家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CaCO3
CaO+H20 一一一
在实验室内怎样安全方便地制备 C02 呢 ?
[板书]实验室怎样制取二氧化碳
[探究活动]
教师演示 [实验 5-8], 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以下问题 :
1. 当大理石与稀盐酸接触时 , 看到什么现象 ?
2. 收集 C02 的集气瓶为何瓶口向上 ?
3. 能用排水法收集 CO2吗 ?
4. 如何检验集气瓶己收集满瓶的 C02?
5. 长颈漏斗的下管口未浸入溶液中 , 结果会怎样 ?
6.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CaC03+2HCl==CaC12+H2C03
碳酸不稳定很易分解 :H2C03 ══ H20+C02 ↑

两式相加便是总的反应式 :
CaC03+2HCl ══ CaC12+H20+ CO2 ↑
[讨论交流]
讨论课文第 134 页之 “讨论与交流”, 由学生表达 , 教师做适当评价归纳。
反应物及
其状态
反应条件(是否加
热或加人催化剂)
其密度比空气
的密度大或小
是否与空气
发生反应
O2
C02
[练习] 在制取 C02 及O2的实验中, 相关性质的比较,请填写下表空格 :
[ 讨论交流 ]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师生交流、教师评价、归纳)
1. 选择适当的反应。 ( 该反应可行吗? 有无别的气体同时生成 ? 反应条件在实验室内能满足吗 ? 是否安全、方便 ?)
2. 选择合适的装置。
固体 + 固体
固体 + 液体
发  反应物状态  液体 + 液体

装           其他
置   
反应条件 ( 是否要加热或加人催化剂 )
收         向上排空气法 ( 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29 )
集   排空气法
装 向下排空气法 ( 相对分子质量小于 29 的 )
置   排水法 ( 难溶于水 , 又不与水发生反应的 , 相对分子质量接近 29 上下的 )
3. 检验制得的气体是所需要的 , 已收集满瓶。
[小结] 今天大家探究了 C02 的实验室制法 ,
[练习或家庭作业]
1. 完成下列①-⑨各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
2. 完成课文第 136 页的检查站 (性质与功用相连) 。
3. 习题 5.1 的第 5 题。
4. 个人或小组在课外完成第 134 页之“ 制作活动”。




5.3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2)
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
2、发生装置
3、收集装置
4、实验步骤
三.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四.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5.4 古生物的 “遗产”━━化石燃料
第_____教案 _
_______年____月___日星期____


5.4 古生物的 “遗产”━━化石燃料




1. 知道什么是化石燃料 , 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2. 了解化石燃料储量有限、不可再生。
3. 了解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 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绿色能源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4. 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重要性 , 知道煤和石油综合利用的一些主要产品。
5. 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意义。
重点
化石燃料对人类的重要性、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增强环保意识。
难点
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化石燃料的燃烧及其污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
演示—激趣—阅读讲解




引言] 燃料对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当今社会 , 最主要的能源是化石燃料 , 它是古生物留给现代人类的一笔巨大的珍贵遗产。
[板书课题] 5.3 古生物的 “遗产 ” 一一化石燃料
[思考、讨论] 讨论课文第 1 段 1-4 问题 , 由学生回答。
[板书] 一、什么是化石燃料
[阅读讨论交流]
1. 什么是化石燃料 ?
2. 化石燃料是怎样形成的 ?
3. 为什么说化石燃料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 ?
4. 我国的化石燃料资源储量各占世界的百分之几 ?
[板书] 二、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污染
[讨论]( 学生阅读讨论、师生交流 )
1. 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废气、废渣和余热会对环境造成哪四方面的污染 ?
2. 为什么说天然气是“清洁能源 ”?
3. 写出甲烧、氢气及一氧化碳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 本章练习题第 1 题 , 在书上完成。
[板书] 三、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问题与讨论]
1. 以化石燃料直接做燃料燃烧有何不好 ? 出路何在 ?
2. 什么是绿色能源 ?
3. 煤干馏出哪些主要成分 ?
4. 石油分馏出哪些主要成分 ?
5.“管道煤气 ”和 “罐装煤气”有何不同 ?
[板书]四、煤
[问题与讨论]
1、什么叫煤的干馏或者炼焦?
2、焦炉煤气的成分是什么?
[板书]五、石油
[问题]什么叫分馏?
[探究活动] 做 [实验 5-9] 、 [实验 5-10]
[阅读] 新能源一一 “可燃冰 ” 。
[小结]
煤   宝贵资源
古生物遗骸        化石燃料 石油   储量有限
天然气  不可再生
2. 直接燃烧化石燃料既浪费又污染环境。
3. 开发绿色能源 , 重视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作业] 习题 ,5.2 第 1 、 2 两题。
个性化设计




古生物的 “遗产”━━化石燃料
一、什么是化石燃料
二、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污染
三、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