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福渡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12章探究欧姆定律单元测试题
姓名 学号 班级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 24分)
1.在研究电压的作用时,我们可以引入“水路”同“电路”进行类比.如图1所示.将抽水机比作电源,将阀门比作 ,将涡轮比作 ,将水管比作 ,还将水压比作 ,水流比作 .
图1
2.使用电压表时,如果被测电压超过了电压表的最大测量值,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 ,甚至会 电压表.在不能预先估计被测电压的情况下,可以用 法来判断被测电压是否超过量程.
3.滑动变阻器的制作原理是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的 来改变 的.为了使滑动变阻器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一般将它 联在电路中,并且通常在使用前将滑片调到 的位置上.
4.下表列出了一些材料制成的长1m、横截面积为1mm2的导线在20℃时的电阻值.
导线 银 铜 铝 钨 铁 锰铜合金 镍铬合金
电阻R/Ω 0.016 0.017 0.027 0.052 0.096 0.44 1.1
根据表中数据回答:假如让你架设一条输电线路,在铝线和铁线之间,你应选用 ;假如要选用一根金属丝来做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丝,在镍铬合金和锰铜丝之间,你应选用 .
5.两个滑动变阻器上分别标有“20Ω,1A”和“20Ω,0.5A”字样,将两变阻器串联起来接在某一电路中,则该电路两端所加的最大电压为 ;若将两变阻器并联起来接在某一电路中,则该电路两端所加的最大电压为 .
6.某用电器的电阻是120Ω,要使电路中的总电流的1/5通过这个用电器,就跟这个用电器并联一个 Ω的电阻;若要使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是总电压的1/5,则应跟这个用电器串联一个 Ω的电阻.
7.雷电的路径往往经过地面上 的部分,如树木、高大建筑物,室外天线等,所以室外天线要装设 装置,古建筑上的角状装饰物有 作用.
8.触电时有电流通过人体,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取决于 和 ,经验证明:只有不高于 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能否直接连到电源两极上的下列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电流表可以,电压表不可以 B.两种电表都可以
C.电流表不可以,电压表可以 D.两种电表都不可以
2.学生实验用的电压表,当使用“+”和“15”两个接线柱时,电压表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分别是( )
A.15V,0.5V B.15V,1V C.3V,0.1V D.3V,0.05V
3.如图2所示,将电压表先后并接在AB处、BC处、AC处,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读数最大时,是接在( )
A.AC处 B.AB处 C.BC处 D.三处一样大
4.一部录音机要求电源电压是9伏,如果用干电池作电源,则需要将( )
A.6节干电池并联 B.6节干电池串联
C.3节干电池并联 D.3节干电池串联
5.在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池的电压为12V,滑动变阻器R 的最大阻值是50Ω,电阻R1的阻值为10Ω.当变阻器的p端从a端滑向b端时,电流表的变化范围是( )
A.0.24A~0.2A B.0.2A~0.24A
C.0.2A~1.2A D.1.2A~0.2A
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路断开后,电路中的电流为零,因此电源电压也为零
B.电路两端只要有电压,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
C.电压表有一定的量程,使用时选择的量程越大越好
D.在并联电路中,不论灯泡是大是小,每个灯泡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7.白炽灯泡的灯丝断开后,可把断头搭接起来继续使用,这时灯丝的 ( )
A.电阻变大,电流减小 B.电阻变小,电流增大
C.电阻和电流都增大 D.电阻和电流都减小
8.发生电火灾后,产生应该做的是( )
A.用水灭火 B.用灭火器灭火
C.用砂子灭火 D.切断电源并拔打119火警电话
9.如图4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S闭合,且滑片P 向左滑动时,各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A.A1表读数不变、A2表读数变小、V表读数变小
B.A1表读数变大、A2表读数变大、V表读数不变
C.A1表读数变小、A2表读数变大、V表读数变大
D.A1表读数不变、A2表读数变大、V表读数不变
10.教室里装有多盏电灯,每多开一盏灯,则教室内电路的( )
A.总电阻增大 B.总电压增大 图4
C.总电流增大 D.总电压、总电流都不变
11.张弛同学在做“用变阻器改变灯的亮度”的实验时,她将一只小灯泡与滑动变阻器及开关串联后接在电源上,但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灯都不亮,为了检查电路故障,她另取一只电压表将表分别与小灯泡、开关并联时,表的指针均不动;将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时,表的指针明显偏转.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
A.电源没电了 B.小灯泡处开路
C.滑动变阻器处开路 D.开关处开路
12.在表演台上某人声称具有特异功能——“不怕电”他把灯泡接到家庭电路的两根电线上,灯光亮.取下灯泡后,他用双手同时抓住两根电线,并让别人用测电笔触其肌肤,众人见氖管发光而瞠目结舌,对此某班同学展开讨论后形成以下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这是伪科学的撞骗行为
B.此人也许真有不导电的特异功能
C.此人与大地之间一定有良好的绝缘
D.他去抓两根电线前,零线被助手切断了
三.实验题(13分)
1.(9分)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时,某老师引导学生作了如下的猜想:
猜想1: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长度有关;
猜想3: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材料有关.
图5是他们进行实验探究的器材,演示板上固定了四条金属电阻丝,a、b、c三条长度均是1m,d的长度0.5m;a、b的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a、c的材料相同,但c的横截面积大于a;a、d的材料和横截面积都相同,
(1)在探究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可依次把M、N跟______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金属丝电阻的大小.
(2)依次把M、N跟a、d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示数,分析比较a、d两根金属丝电阻的大小,可探究电阻跟______的关系,其结论是:_________ .
(3)依次把M、N跟a、b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示数,分析比较a、b两根金属丝电阻的大小,可探究电阻跟______的关系,其结论是:_________ .
(4)以上方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经常用到,被称为控制变量法.试根据学过的物理知识再列出一例用这种方法研究的问题: .
(5)在探究过程中,又有同学提出猜想4:电阻还可能跟温度有关.请用一个废日光灯的灯芯(灯丝完好),如图6所示.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要求:
①说出具体的操作方法及步骤.
②在下面的方框中画出你设计的电路图.
2.(4分)在图7中用笔画线表示导线把各元件连接起来,并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要求:①电动机与电灯并联;②开关S控制整个电路;③滑动变阻器控制灯泡中的电流,滑片P向右移动时灯泡变亮,且电流从D接线住流入变阻器;④电压表测电动机两端的电压;⑤电流表测总电流(大于0.6A)
图7
四.应用创新题(15分)
1.(4分)在某中学开展“STS”教育的科技活动中,小明同学用一泡沫塑料块,两节干电池,两个相同的小电动机(带自制的螺旋桨),一根铅笔芯,一只开关,铜导线等,成功地制作了一艘可调速的电动船,并在学校获奖.如图8是他绘制的该电动船的简易实物图.
试回答:(1)铅笔芯在该电路中起到什么作用?
(2)根据电动船的实物图,画出它的电路图.
图8
2.(5 分)给你一组电源、一个滑动变阻器,红、绿灯各一盏、开关一个和若干导线,请你设计一个由滑动变阻器控制,且要求红灯变暗时绿灯变亮、绿灯变暗时红灯变亮的电路
图.
3.(6分)如图9所示,虚线框内有两个阻值均为R的电阻,当开关S由闭合到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了,试画出虚线框内两种可能的电路图.
五.计算题(12分)
1.(6分)把R1和R2串联后接在电压是5 V的电源上,通过R1的电流强度是0.2 A,R2两端的电压是4 V,现将它们并联后接到同一电源上,求并联后的总电阻和总的电流强度.
2.(6分)图10中灯泡L1的电阻是6 Ω,L2的电阻是4 Ω,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是I1=0.8A;S1断开、S2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为I2=0.5A.求灯泡L3 的阻值和电源电压.
图10
福渡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12章探究欧姆定律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开关、用电器、导线、电压、电流; 2.打弯、烧坏、试触;3.电阻线的长度、电阻、串、阻值最大; 4.铝线、镍铬合金; 5.20 V、10 V ;6.30 Ω、480 Ω ;7.突起、避雷针、预防雷击;8.外加电压、人体的电阻、36.
二.选择题
1.C 2.A 3.A 4.B 5.D 6.D 7.B 8.D 9.D 10.C 11.C 12.B
三.实验题
1. (1)a、c;(2)长度、导体的电阻与其长度有关;(3)材料、导体的电阻与其材料有关;(2)横截面积、导体的电阻与其横截面积有关;(4)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5)①方法和步骤:
A.将废日光灯灯管的灯芯与一个小灯泡和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
B.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和小灯光的发光情况;
C.用点燃的火柴加热日光灯灯丝,同时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和小灯
泡的发光情况.
②如图答-1 图答-1
2.如图答-2
图答-2
四.应用创新题
1.(1)相当于滑动变阻器,可调节电动机两端的电压及通过的电流,从而改变其转速.
(2)如图答-3 2.如图答-4 3.如图答-5
图答-3 图答-4
图答-5
五.计算题
1.总电阻为4 Ω,总电流为1.25A; 2.L3的阻值为10Ω,电源电压为 8 V
A
B
C
L1
L2
S
图2
S
A
R
P
R1
a
b
图3
S
A1
A2
V
L
R1
R2
P
a
b
c
d
M
N
钨丝
图5
图6
图6-57
A B
C D
S
L
S
A
S
A
图9
S1
S2
L1
L3
L2
A
S
L
A
A B
C D
S
L
P
S
L
M
V
A
S
绿
红
S
M
M
S
A
S
A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