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成语故事两则 课件+朗读(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8.成语故事两则 课件+朗读(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9-07 23:50:46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本文选的两则成语故事从不同角度揭示出深刻的人生道理,让我们去看看吧。成语故事两则第一课时8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成语故事。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这首成语故事中蕴含的道理。(难点)晋jìn代dài陶táo泽zé权quán肯kěn拦lán束shù恭gōng乘chéng委wěi迎yíng歹 章 俸dǎizhāngfèng好歹dǎi权势:
粗俗:权柄和势力。
(谈吐、举止等)粗野庸俗。 点击
听朗读第一部分(第1小节)故事起因。写陶渊明在彭泽做县令的时候遇到督邮来督察。
第二部分(第2-3小节)故事经过。写陶渊明听了县吏的介绍之后表示不委屈自己去迎合督邮。
第三部分(第4小节)故事结果。写陶渊明弃官不做回家了。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备好礼品马上动身。分别介绍了督邮和陶渊明的性格特点。督邮:粗俗傲慢。陶渊明: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为下文故事开展做好铺垫。品析:概念
铺垫,文艺创作中的一种手法。是在一个人物出场前或者一个事件发生前,预先布置局势,安排一些情节场景作为征兆,制造气氛。也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前期准备工作。第一自然段分别介绍督邮和陶渊明的性格特点就为下文陶渊明不肯委曲求全做了铺垫。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就为做县令的五斗米俸禄,去委屈自己迎合这乡里小人!”陶渊明的话对应前文中的哪句话呢?对应前文中“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这句话。照应语言描写说罢,陶渊明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了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陶渊明的做法表现了他的什么性格特点?陶渊明的做法表现了他有骨气、不趋炎附势的性格特点。督邮来到,陶渊明准备迎接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再也无法忍受县吏拦住并告诉他要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为人清高,有骨气弃官不做《不为五斗米折腰》通过陶渊明宁可舍弃五斗米俸禄的县令不做也不去迎合乡里小人的故事,赞颂了他有骨气、不趋炎附势的性格。《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个成语讲述了陶渊明因为不愿迎合督邮这样的乡里小人而弃官而去的故事。课件43张PPT。第二课时成语故事两则8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成语故事。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这首成语故事中蕴含的道理。(难点)粮liáng粥zhōu舍shě简jiǎn粒 黔 囤 财 勺lìqiántúncáisháo黔敖qián舍傲慢:
乘机:
迎合:
囤积: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
造句:他傲慢的态度引起大家的不满。
利用机会。
造句:机警的侦察员叔叔乘机脱身了。
有意使自己的言语或举动适合别人的心意。
投机商人为了等待时机高价出售而把货物储存起来。我们已经了解了寓言的大意,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寓言,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词句。核心问题:
这两则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有什么共同特点?
串珠问题:
1.一读:读课文,说说两则成语故事分别写了一件什么事。
2.二画:画出文中两位主人公说的话。
3.三思:想一想你从这两位主人公说的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4.四悟:你从文中这两位主人公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饥民们一个个都饿得受不了了,见黔敖施舍稀粥,都对他千恩万谢。黔敖心中也很得意,觉得自己简直就是这些人的救命恩人。这里对黔敖的心理描写为下文写黔敖趾高气扬地对饿汉说话做了铺垫。理解:没想到,那个饿汉对锅里的稀粥看都不看一眼,扬起脸注视着黔敖,说:“我就是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饿到这般地步的。”说罢,艰难地继续走路。你赞同文中饿汉的做法吗?为什么?我赞同文中饿汉的做法。因为一个人不能为了利益而放弃自己的尊严。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请写一写。背水一战、望梅止渴、纸上谈兵、三顾茅庐、
卧薪尝胆、四面楚歌、指鹿为马。积累这两则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有什么共同特点?核心问题:他们两个人都具有不做有损个人尊严的事情的特点。1.一读:读课文,说说两则成语故事分别写了一件什么事。串珠问题:《不为五斗米折腰》写的是陶渊明不为了这五斗米的俸禄而去迎合督邮这样的乡里小人。
《不食嗟来之食》中的饿汉因为别人不尊重自己而拒绝食用他给的食物。2.二画:画出文中两位主人公说的话。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就为做县令的五斗米俸禄,去委屈自己迎合这乡里小人!”  
那个饿汉对锅里的稀粥看都不看一眼,扬起脸注视着黔敖,说:“我就是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饿到这般地步的。”3.三思:想一想你从这两位主人公说的话中体会到了什么。我体会到了他们洁身自好的傲骨。4.四悟:你从文中这两位主人公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我从他们身上感悟到:做人要有骨气,不趋炎附势,不要为了利益放弃自己的尊严。   黔敖:嗟!来食! 不食嗟来之食有骨气,有志气饿汉拒绝食用《不食嗟来之食》通过一个饿汉宁可饿死也不吃别人侮辱性施舍的食物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有骨气,绝不要低三下四地接受别人的施舍的道理。 鞋匠的儿子
在林肯当选美国总统的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议员们都感到尴尬,因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
当时美国的参议员大部分出身于名门望族,自认为是上流社会优越的人,从未料到要面对的总统是一个卑微的鞋匠的儿子。
于是,林肯首次在参议院演说之时,就有参议员想要羞辱他。当林肯站在演讲台上的时候,一个态度傲慢的参议员站起来,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所有的参议员都大笑起来,为自己虽然不能打败林肯但能羞辱他,开怀不已。等到大家的笑声止歇,林肯说:“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
参议院陷入一片静默。林肯转过头来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就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过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的技术。”
然后他对所有的参议员说:“参议院里的任何人,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我一定尽可能帮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我无法像他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说到这里,林肯流下了眼泪,所有的嘲笑声都化成了赞叹的掌声。
批评、讪笑、诽谤的石头,有时正是通向自信、潇洒、自由的台阶。刚然古胆贯白日,不为权贵柔正颜。(《送吴判官》强至) 
曾不奉权贵,但与故人投。(《答刘原甫寄糟姜》梅尧臣)  【关于权贵的词语】攀龙附凤、阿尊事贵、巴结高枝、飞鸟依人、冷面寒铁。【中国古代的圣人】书圣——王羲之 酒圣——杜康 诗圣——杜甫 
草圣——张旭  茶圣——陆羽 医圣——张仲景
画圣——吴道子 乐圣——李龟年《不食嗟来之食》这首成语故事中的饿汉虽然饥饿,但是不接受带有侮辱性的施舍。1.结合文中语句,讨论、交流陶渊明和饿汉是什么样的人。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训练的是归纳总结、概括提炼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课文《不为五斗米折腰》,归纳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联系实际生活经验想一想,陶渊明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从而提炼出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然后用同样的方法阅读《不食嗟来之食》,提炼饿汉是什么样的人。
参考答案:陶渊明是一个不趋炎附势,不愿意同世俗合污的人。饿汉是一个为了自己的尊严不接受有侮辱性的施舍的人。2.查词典,再结合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养家糊口 趋炎附势 居高临下 索性 囤积点拨:完成本题,我们可以利用工具书找到词语的字面意思,然后再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这些词语在文中表达的意思。参考答案:
养家糊口:供给家庭成员生活所需。
趋炎附势:奉承依附有权有势的人。
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低处。形容处在有利的地位或傲视他人。
索性:表示直截了当;干脆。
囤积:投机商人为了等待时机高价出售而把货物储存起来。3.给句子中加点的词选择合适的义项。文章:①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②泛指著作;③比喻暗含的意思、复杂的情况;④指做事情的方法、计划等。点拨:本题训练的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的能力。首先阅读句子找到这个词,然后结合给出的词语的义项看哪一个义项更适合这个语境。那么适合这个语境的义项就是这个词在这句话中的意思。义项①和②都指的是文章,不合适。义项④指的是方法,也不合适,所以本题的答案是义项③。4.你喜欢成语故事吗?找几则讲一讲。点拨:本题是在引导我们课外加大自己的阅读量,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成语故事来和大家交流。示例: 囊萤映雪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家里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的时间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看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好问,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同朝代的孙康情况也是如此。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浪费掉,非常可惜。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光。他发现可以利用它来看书,顿时倦意全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当了一个大官。一、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好歹(dǎi) 黔敖(jīn) 勺子(sháo ) 俸禄(fèn)
B.文章(zhāng) 恭敬(gōng) 囤积(tún) 米粥(zhōu)
C.晋代(jìn) 拦住(lán) 乘机(chèng) 财产(cái)
D.权势(quán) 推辞(chí) 委托(wěi ) 米粒(lì)B????????????????二、读拼音,写词语。 kěn dìng huā shù ēn zé
jiǎn dān táo yì yíng jiē肯 定简 单花 束陶 艺恩 泽迎 接拦住栅栏灿烂权力仅有感叹粮食浪花野狼四、选择恰当的量词填在括号里。
勺  封  斗  朵
两(  )米     一(  )信
三(  )花 一(  )粥斗封朵勺五、给下面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我怎么能就为做县令的五斗米俸禄,去委屈自己迎合这乡里小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县吏把陶渊明拦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不能就为做县令的五斗米俸禄,去委屈自己迎合这乡里小人!陶渊明被县吏拦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