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课时练习含答案(4份)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课时练习含答案(4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9-08 20:38:10

文档简介

第5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5.1 物体位置的确定
【基础巩固】
1.教室里的座位摆放整齐,如果1排1号用(1,1)表示,那么、(4,5)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5,4)表示的意思
是_______.
2.如图,若用(3,2)表示点B的位置,则点A、C的位置可分别用________、_______表示;将图中的△ABC向右平移5格,再向上平移3格得△A'B'C,则点A'、B'、C'的位置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9),B(2,3),C(3,2),D(9,2)在⊙P上.
(1)在图中清晰标出点P的位置;
(2)点P的坐标是_______.
4.如图是益阳市行政区域图,图中益阳市区所在地用坐标表示为(1,0),安化县城所在地用坐标表示为(-3,-1),那么南县县城所在地用坐标表示为_______.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是以原点O为圆心,半径为2的圆与过点(0,1)且平行于x轴的直线l1的一个交点;点A2是以原点O为圆心,半径为3的圆与过点(0,2)且平行于x轴的直线l2的一个交点;…,按照这样的规律进行下去,点An的坐标为_______.
【拓展提优】
6.如图,点O表示为(0,0),点A表示为(2,-1).
(1)写出图中点C、D、E、F的表示方法;
(2)在图中标出点B(-2,-3),M(4,-1)和N(-5,2).
7.如图是南京市地图的一部分,根据该图回答问题:
(1)若小明家位于A2区,则光明中学、市民广场、购物中心、电视台、体育馆的位置分别在哪个区域?
(2)某路公交车从小明家门口车站出发,途经A2区、A3区、B2区、B1区、C1区、C2区、D2区、D1区,到达光明中学,请你在图中描出它的行车路线.
8.如图,点A用(2,3)表示,点B用(7,5)表示,如果用(2,3)→(3,3)→(4,3)→(5,3)→(6,3)→(7,3)→(7,4)→(7,5)表示一只蚂蚁从点A到B的一种走法,且从点A到B只能向上走和向右走,请表示出另外一些不同的走法(写出3种即可).这些走法的路程相等吗?
9.如图(1),在矩形MNPQ中,动点R从点N出发,沿N→P→Q→M方向运动至点M处停止,设点R运动的路程为x,△MNR的面积为y,若y关于x的函数图像如图(2)所示,则当x=9时,点R应运动到( ).
A.N处 B.P处
C.Q处 D.M处
10.如图,一个机器人从点O出发,向正东方向走3m到达点A1,再向正北方向走6m到达点A2,再向正西方向走9m到达点A3,再向正南方向走12m到达点A4,再向正东方向走15 m到达点A5.按如此规律下去,当机器人走到点A6时,离点O的距离是_______m.
11.如图,某市有A、B、C、D四个大型超市,分别位于一条东西走向的平安大路两侧,请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写出四个超市相应的坐标.
12.将正方形ABCD的各边按如图所示延长,从射线AB开始,分别在各射线上标记点A1、A2、A3、…,按此规律,点A2012在射线_______上.
13.如图,连接在一起的两个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 cm,一个微型机器人由点A开始按ABCDEFCGA…的顺序沿正方形的边循环移动.
(1)第一次到达点G时移动了_______cm;
(2)当微型机器人移动了2012 cm时,它停在点_______.
14.一质点P从距原点1个单位的点M处向原点方向跳动,第一次跳动到OM的中点M1处,第二次从M1跳到OM1的中点M2处,第三次从点M2跳到OM2的中点M3处,如此不断跳动下去,则第n次跳动后,该质点到原点O的距离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
1.4排5号  5排4号
2.(1,1) (2,4) (6,4) (8,5) (7,7)
3.(1)略 (2)(6,6) 4.(2,4)
5.(,n)
6. (1)C(-3,-2) D(-2,3)  E(3,3) F(-4,1) (2)略
7.(1)光明中学在D1区,市民广场在C2区,购物中心在C3区,电视台在B4区,体育馆在D4区. (2)略
8.①(2,3)→(2,4)→(3,4)→(4,4)→(5,4)→(6,4)→(7,4)→(7,5)
②(2,3)→(2,4)→(3,4)→(3,5)→(4,5)→(5,5)→(6,5)→(7,5)
③(2,3)→(2,4)→(2,5)→(3,5)→(4,5)→(5,5)→(6,5)→(7,5)
这些走法的路程相等.
9.C  10.15
11.略 12.AB  13.7  E  14.D
5.2 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1课时
【基础巩固】
1.在平面内,两条互相_______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_______,水平的数轴叫做_______轴或_______,垂直的数轴叫做_______轴或纵轴,两条数轴的交点O称为直角坐标系的_______.
2.点P的横坐标是1,纵坐标比横坐标小2,则点P的坐标是_______.
3.点P(-6,5)到x轴的距离是_______,到y轴的距离是_______,到原点的距离是_______.
4.如图,点A的坐标是_______,点B的坐标是_______,点N的坐标是_______,点_______与点_______的横坐标相同.
5.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OC的长为3,宽为2,则顶点A的坐标是_______,BC的长等于_______.
6.如图,在矩形ABCD中,以BC的中点为原点,BC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若BC=6,AB=3,写出矩形4个顶点的坐标.
【拓展提优】
7.已知点P在第三象限,它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差为2,则点P的坐标是_______.(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点即可)
8.x轴上的点的特点是_______;y轴上的点的特点是_______.
9.若点A(4,1-2m)在x轴上,则m=_______.
10.已知x,y为实数,且P(x,y)的坐标满足x2+y2=0,则点P必在_______.
11.若点(,)在第三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2.在第一象限内,到x轴距离为4,到y轴距离为7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在第四象限内,到x轴距离为5,到y轴距离为2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在第二象限内,到x轴距离为a(a>0),到y轴距离为b(b>0)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
13.在x轴上到原点距离为3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在x轴上到点(-2,0)距离为5个单位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在x轴上到点(-,0)距离为4.5个单位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
14.如图,ABCD是平行四边形,AD=4,AB=5,点A的坐标为(-2,0),求点B、C、D的坐标.
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各点:A(-4,3),B(-1,3),C(2,3),D(3,3),并观察你画的各点,发现了什么规律?
16.已知点P在第二象限,它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和为1,则点P的坐标是_______.(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点即可)
17.如图,将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OAP沿x轴正方向连续翻转2013次,点P依次落在点P1、P2、P3、…、P2013的位置,则点P2013的横坐标为_______.
18.如图所示的围棋盘放在某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白棋②的坐标为(-7,-4),白棋④的坐标为(-6,-8),那么黑棋的坐标是_______.
19.已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坐标,求三角形面积通常有以下三种方法:
方法1:直接法,计算三角形一边的长,并求出该边上的高.
方法2:补形法,将三角形面积转化成若干个特殊的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的和与差.
方法3:分割法,选择一条恰当的直线,将三角形分割成两个便于计算面积的三角形.
现给出三点坐标:A(-1,4),B(2,2),C(4,-1),请你选择一种方法计算△ABC的面积,你的答案是S△ABC=_______.
20.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A在坐标原点,点D在第二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点B在x轴上,AB=8,AD=,求点B、C、D的坐标.
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2,-3),则点P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2.如图,点P1、P2、P3这三个点中,在第二象限内的有( ).
A.P1、P2、P3 B.P1、P2
C.P1、P3 D.P1
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坐标为(-2,3),以点O为圆心,OP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的负半轴子点A,则点A的横坐标介于( ).
A.-4和-3之间 B.3和4之间
C.-5和-4之间 D.4和5之间
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对角线AC平行于x轴,边OA与x轴正半轴的夹角为30°,OC=2,则点B的坐标是_______.
2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我们把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叫做整点.如图,点A(0,4),点B是x轴正半轴上的整点,记△AOB内部(不包括边界)的整点个数为m.当m=3时,点B的横坐标的所有可能值是_______;当点B的横坐标为4n(n为正整数)时,m=_______.(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参考答案
1.垂直 直角坐标系 x 横轴 y 原点
2.(1,-1)3.5  6 
4.(-2,3)  (4,0) (0,3) M  A
5. (-3,2) 
6.A(-3,3) B(-3,0) C(3,0) D(3,3)
7.(-2,-4)(答案不唯一)
8.纵坐标为0 横坐标为0
9.  10.原点
11.-12.(7,4) (2,-5) (-b,a)
13,(3,0)或(-3,0) (3,0)或(-7,0) (3,0)或(-6,0)
14.B(3,0),C(5,),D(0,)
15.由于A,B,C,D四点的纵坐标都是3,因此这四个点都在过(0,3)且平行于x轴的一条直线上,这条直线上任意一点的纵坐标都等于3.规律: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等,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等.
16.形如(a,1-a)且a<0,如(-,)
17.2013 18.(-3,-7) 19.
20.B(8,0),C(5,3),D(-3,3)或B(-8,0),C(-11,3),D(-3,3)
21.D  22.D  23.A
24.(2,) 25.3或4  6n-3
5.2 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2课时
【基础巩固】
1.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A与点D的横坐标相同
B.点A与点B的横坐标相同
C.点B与点C的纵坐标相同
D.点C与点D的纵坐标相同
2.下列与(-1,5)相连所得的直线与y轴平行的点为( ).
A.(1,-5) B.(-1,2)
C.(4,-5) D.(2,5)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y轴的对称点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x轴的对称点在第_______象限.
5.如果点A(3,b)与B(a,-2)关于原点对称,那么a=_______,b=_______.
6.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的坐标为_______.
7.在直角坐标系中,点Q(-1,-2)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的坐标为_______.
8.以点P(0,-1)为圆心,3为半径画圆,分别交y轴的正半轴,负半轴于点A、B,则点A坐标为_______,点B坐标为_______.
【拓展提优】
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为(5,0),点Q的坐标为(0,3),把线段PQ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线段P1Q1,则点P1的坐标为_______,点Q1的坐标为_______.
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经过平移后点A的对应点为点A',则平移后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为_______.
11.点A的坐标为(,0),把点A绕着坐标原点顺时针旋转135°到点B,那么点B的坐标是_______.
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是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
实验与探究:
(1)由图观察易知,A(0,2)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的坐标为(2,0),请在图中分别标明B(5,3),C(-2,5)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C'的位置,并写出它们的坐标:B'_______,C'_______;
归纳与发现:
(2)结合图形观察以上三组点的坐标,你会发现:坐标平面内任一点P(a,b)关于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l的对称点P'的坐标为_______.(不必证明)
13.已知点M(1-2m,m-1)关于x轴的对称点在第一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横坐标分别为整数的点,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如(1,0),(2,0),(2,1),(1,1),(1,2),(2,2),…,根据这个规律,第2013个点的横坐标为_______.
15.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图(1)中的图案“A”经过变换分别成为图(2)至图(6)中的相应图案(虚线对应于原图案).试写出图(2)至图(6)中各顶点的坐标,探索每次变换前后图案发生了什么变化,对应点的坐标之间有什么关系.
16.点P(-2,3)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是( ).
A.(-3,2) B.(2,-3)
C.(-2,-3) D.(2,3)
17.如图,将四边形ABCD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那么点A的对应点A1的坐标是( ).
A.(6,1) B.(0,1)
C.(0,-3) D.(6,-3)
18.已知点P(-3,1),则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__,点P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__.
19.如图,点A、B的坐标分别为(1,0),(0,2),若将线段AB平移到至A1B1,A1、B1的坐标分别为(2,a),(b,3),则a+b=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B 3.B
4.三 5.-3  2
6.(-1,-3) 7.(0,1)
8.A(0,2) B(0,-4)
9.(9,2) (4,5)
10.(-2,1) 11.(-1,-1)
12.(1)图略 (3,5) (5,-2) (2)(b,a)
13.A
14.45
15.图(1)中各顶点的坐标为(0,0),(2,4),(4,0);图(2)中是(0,0),(4,4),(8,0),横坐标为原来的两倍,纵坐标不变;图(3)中为(3,0),(5,4)与(7,0),纵坐标不变,横坐标都加3;图(4)各顶点为(0,0),(2,-4),(4,0),顶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原来的相反数;图(5)各顶点为(0,0),(2,8),(4,0),横坐标不变,纵坐标扩大为原来的两倍;图(6)各顶点为(0,0),(4,8),(8,0),横、纵坐标都为原来的两倍,
16.C  17.B
18.(3.1),(3,-1) 19.2
5.2 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3课时
【基础巩固】
1.如图,将三角形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三个顶点的坐标是( ).
 
A.(1,7),(-2,2),(3,4)
B.(1,7),(-2,2),(4,3)
C.(1,7),(2,2),(3,4)
D.(1,7),(2,-2),(3,3)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2,3),点B的坐标为(-1,6).若点C与点A关于y轴对称,则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
3.通过平移把点A(1,-3)移到点A1(3,0),按同样的平移方式把点P(2,3)移到P1,则点P1的坐标是_______.
4.将点A(4,0)绕着原点顺时针方向旋转45°角得到点B,则点B的坐标是_______.
5.如图是某市区部分简图,建立恰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分别写出图中各个地方的坐标.
【拓展提优】
6.如图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BC,请你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写出点A、B、C的坐标.
7.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B的坐标为(1,0).

(1)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
(2)画出将△ABC绕原点O按逆时钟旋转90°所得的△A2B2C2;
(3)△A1B1C1与△A2B2C2成轴对称图形吗?若成轴对称图形,画出所有的对称轴;
(4)△A1B1C1与△A2B2C2成中心对称图形吗?若成中心对称图形,写出所有的对称中心的坐标.
8.(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3,4)向右平移5个单位到点A1,再将点A1绕坐标原点顺时针旋转90°到点A2,直接写出点A1、A2的坐标;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第二象限内的点B(a,b)向右平移m个单位到第一象限点B1,再将点B1绕坐标原点顺时针旋转90°到点B2,直接写出点B1、B2的坐标;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c,d)沿水平方向平移n个单位到点P1,再将点P1绕坐标原点顺时针旋转90°到点P2,直接写出点P2的坐标.
9.如图,在一次文物考古工作中发现的一张破旧的地图上,有两个标志点A(-2,1),B(-2,-1)被找到,但标志主要建筑的点C(3,4)已破损,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帮助考古学家找到图中点C的位置.
10.如图,△AOB为正三角形,点A、B的坐标分别为(1,a),(b,0),求a,b的值及△AOB的面积.
11.已知线段AB平行于纵轴,B(1,-1),A(1,1),若点B固定,点A绕点B旋转使线段AB与横轴平行,则平行后的点A、B的坐标分别是什么?
12.如图,在一单位为1的方格纸上,△A1A2A3,△A3A4A5,△A5A6A7,…是斜边在x轴上、斜边长分别为2,4,6,…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A1A2A3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2,0),A2(1,-1),A3(0,0),则依图中所示规律,A2012的坐标为_______.
13.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个正六边形ABCDEF,其中点C、D的坐标分别为(1,0)和(2,0).若在无滑动的情况下,将这个六边形沿着x轴向右滚动,则在滚动过程中,这个六边形的顶点A、B、C、D、E、F中,过点(45,2)的是点_______.
14.操作与探究:
(1)对数轴上的点P进行如下操作:先把点P表示的数乘以,再把所得数对应的点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点P的对应点P'.点A、B在数轴上,对线段AB上的每个点进行上述操作后得到线段A'B',其中点A、B的对应点分别为A'、B'.如图(1),若点A表示的数是-3,则点A'表示的数是_______;若点B'表示的数是2,则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已知线段AB上的点E经过上述操作后得到的对应点E'与点E重合,则点E表示的数是_______;
(2)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正方形ABCD及其内部的每个点进行如下操作:把每个点的横、纵坐标都乘以同一种实数a,将得到的点先向右平移m个单位,再向上平移n个单位(m>0,n>0),得到正方形A'B'C D'及其内部的点,其中点A、B的对应点分别为A'、B'.已知正方形ABCD内部的一个点F经过上述操作后得到的对应点F'与点F重合,求点F的坐标.
参考答案
1.A  2.3 3.(4,6)
4.(4,-4) 5.略
6.答案不唯一 7.略
8.(1)点A1的坐标为(8,4),A2的坐标为(4,-8);
(2)点B1的坐标为(a+m,b),B2的坐标为(b,-a-m);
(3) P2的坐标为(d,-c-n)或(d,-c+n).
9.连接AB,作AB的中垂线作为x轴,交AB于E,把线段AB的一半作为一个单位,从E向右取两个单位长度定为O,即为坐标原点,过点O作x轴的垂线作为y轴,在新的坐标系中找到(3,4)点即为C点.
10.△AOB的面积=,a=,b=2.
11.B(1,-1),当点A在点B左侧时,
A(-1,-1);当点A在点B右侧时,A(3,-1).
12.(2,1006) 13.B
14.(1)0 3
(2)点F的坐标为(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