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1张PPT。语文园地七R 四年级上册成长的故事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开展了“成长的故事”这个专题的综合性学习。相信大家在了解他人的成长故事及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中,有许多感想,今天就让我们在一起畅所欲言吧!1.让同学们在交流了成长的故事和读了《乌塔》后能有所感悟、有所启发。
2.从王虹同学的信中归纳有关成长的问题,思考并解决成长中的困惑。交际内容口语交际一:
讲述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回忆一下自己的成长经历,或者留心周围人的成长小故事,说出成长带给自己的启示。同桌间互相交流,然后选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童年的成长记忆口语交际二:
交流学习《乌塔》的想法。回忆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乌塔的性格特点,围绕大家感兴趣的话题,确定交流内容,然后围绕选择的话题展开讨论。从《乌塔》想到的
? ? 今天,我读了《乌塔》这篇课文,深有感触,受益匪浅。? ?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年仅14岁的德国小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事。乌塔特别细心,她总是在家就设计好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局的电话号码。她自立,不怕苦,也不怕一个人力量单薄。
她自强。中国人认为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都得捏在手心里,不能让他们受苦受委屈,
但乌塔的父母却觉得,爱孩子,就必须让他们经受挫折和磨炼。
读了本文,我想了很多很多。我们同样是孩子,却有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我已上四年级了,日常生活还需要爸爸妈妈打理,而乌塔,却独自一人游历各国;我,总是跟爸爸妈妈要零花钱吃吃喝喝,而乌塔却自己打工挣钱周游世界;我,自己一人走在马路都惊惶失措,而乌塔一人游历各国却镇定自若。
乌塔就像一棵小草,为了争取更多的阳光和雨露,奋力生长,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挫折她都坦然面对,让自己在磨炼中成长。
读了这个故事,乌塔的所作所为深深地感染了我,我虽然不能像乌塔那样去跨国旅游,但一定要学习她那种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做一个合格的好少年!口语交际三:
讨论王虹的信中的问题。仔细读信,明白王虹同学的苦恼。弄清楚她苦恼的原因。然后想一想如何帮助她解决苦恼。同学们在班上讨论,各抒己见。 我来讲一个曾国藩小时候的故事。他是我国近代史上有名的人物,然而小时候天赋却不高。有一天晚上,他在家读书,一篇文章反复读了多遍也没背下来。有个小偷潜伏在屋檐上,想等曾国藩睡觉以后偷点东西。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小偷实在等不及了,怒气冲冲地从屋檐上跳下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篇文章背诵了一遍之后扬长而去。交际示范 我讲讲我第一次做饭的事吧。有一次,妈妈不在家,我就想自己尝试着做饭。我先淘米,本以为很容易,结果每次倒水,米总是往外溜。好不容易淘好了米,我把米倒进电饭锅里,加上水,插上电源,就跑去看电视。半小时过去了,我估计饭应该熟了,打开电饭锅一看,米饭成了米粥,原来是水放多了。唉,看着这一锅粥,我真后悔平时没有跟着妈妈学。 我觉得乌塔的父母是爱她的,爱的方式有很多,关心是爱,严厉也是爱,但爱的最高境界是理解和支持。乌塔的父母支持乌塔做她自己喜欢做的事,这样的爱是崇高的! 我认为王虹应该向同学们解释清楚,并不是她不珍惜友谊,不信守诺言,而是她也得尊重父母的意见。同学间的交往是很纯洁的,不应该因为一次生日聚会便产生矛盾。我想对王虹的同学说:对待朋友要宽容。习作内容
这次习作为大家提供了三个可供选择的写作角度: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写“从《乌塔》想到的”;讨论信中的问题,写一封回信。这三个题目都贴近我们的生活,同学们可以凭着自己的感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第一步:审题
1.写成长中的故事。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体验到的成功,经历的磨难,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2.写“从《乌塔》想到的”。写之前先回顾课文内容,再写出对乌塔在14岁就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件事的想法和感受。3.给王虹写回信。首先要弄清楚王虹遇到的问题,在回信时,要把自己帮助她解决烦恼的办法写清楚,注意书信的格式。写法指导第二步:立意
1.写成长中的故事: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成长收获。2.写“从《乌塔》想到的”:写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进行自我反思。3.给王虹写回信:提出解决办法。
第三步:选材
选择的材料要生动、具体。比如成长中有趣的、记忆深刻的、有一定启发或教育意义的事情。第四步:思路(以范文为例) 读《乌塔》想到的结尾:点明主题,对比总结,提出希望。中间:阐明感想,并用具体事例说明中国孩子的现状。开头:简介原文内容,点明人物品质。第五步: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通过具体事例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读《乌塔》想到的
最近,我们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文中的乌塔14岁时就独自一人游历欧洲,她的勇气和独立自主能力令我非常敬佩。①
学了这篇文章之后,我的心里掀起了巨浪,同时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中国的孩子不可以独立自主呢? ②想想我自己,在家里不做任何家务,无论范文欣赏①开篇交代所阅读的文章,点明人物品质。②总写读完课文后的感想,并提出疑问。是整理房间,还是洗洗涮涮,都由妈妈一人全部承包,我只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就好了。③每当我学习闲暇时,想去帮妈妈做点什么,总是被她婉言拒绝。结果,我变成了十足的书呆子。③引用恰到好处,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现状。 在中国,在家里养尊处优的孩子何止我一个!我听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只是因为自己不会洗衣服、叠被子,不会料理自己的生活而被迫辍学。由此可见,中国的孩子多么缺少独立自主的意识:生活上有太多的依赖,思想上有太多的束缚,行动上有太多的无奈!④④用具体事例说明中国的孩子缺少独立自主的意识。 乌塔是幸运的。她有丰富的阅历、广博的学识;她有亲自实践、亲自品尝生活苦辣酸甜的神奇经历。而我呢,是幸福的,但却是有缺憾的幸福! 我真心希望中国的家长也能给孩子适当的空间,让孩子们能够自由地飞翔。也希望所有和我一样的中国孩子能像乌塔一样,做一个自主、自立、自强的好少年!⑤⑤篇末升华文章的主题。总评:读课本上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小林和小东的对话揭示了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习惯。从两个人的对话中,我们知道了,读书要深入思考,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小林是通过查阅资料解决了疑惑,小东是联系上下文理解了含义深刻的句子。? 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也要养成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要边读边体会,揣摩文章中的词句及细节,这样才能深入地理解文章,并在语言表达方面有所收获。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 意思:有决心有毅力的人只要坚持不懈,做事终究会取得成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 意思:坏事再小也不能去做,好事再小也要去做。这句话出自《三国志》,是刘备临终前告诫儿子的话。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意思: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奋刻苦,学业的荒废,在于嬉戏游乐;道德行为的成功在于深思熟虑,败毁在于因循苟且。这句话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进学解》。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意思:感叹时间一去不复返,勉励人们应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这两句诗出自东晋文学家、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杂诗》八首之一。 本次“展示台”是围绕“成长的故事”这一专题进行的。目的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回顾自己成长的经历,了解他人的成长故事,与大家分享成长的收获。1.合作办《成长》手抄报。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准备文字资料、图像资料,精心设计版面,最后请字迹工整的同学进行抄写工作,办一期图文并茂的手抄报,或者排短剧。2.展示交流。把各自的作品贴在班级的墙上,然后认真参观、阅读其他同学的手抄报,认真观看其他同学表演的短剧,然后和自己的手抄报或短剧作对比,要多发现别人的优点。
3.展示评价。如实地对自己和别人的展示进行评价。办一期关于成长的手抄报表演故事短剧给王虹写一封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