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上第8课《论教养》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部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尴尬(gān) 谚语(yàn) 箴言(jiān) 自吹自擂(léi)
B.涵养(hán) 允诺(yǔn) 妨碍(ài) 矫揉造作(jiāo)
C.愚蠢(chǔn) 恪守(gè) 典范(diǎn) 絮絮叨叨(dāo)
D.积淀(diàn) 谦让(qiān) 遗憾(hàn) 大发雷霆(tíng)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贸然 风雅 疲惫不堪 一意孤行
B.缺陷 汲取 杉杉有礼 扭捏作态
C.遵循 扭捏 莫不关心 疲惫不堪
D.喧哗 不懈 轻而易举 待人处世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的浅见和随心所欲地开发利用,使土地资源遭到惊人的破坏。
B.学校的树荫下,一群附庸风雅的学生正安静地看着课外书。
C.随机应变是一种处事方式,也是一种智慧。
D.人们总是错误地认为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理所当然的。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十年间,图书年出版品种增加了一倍多,而总印数基本持平,说明图书的平均数下降了一倍多。
B.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是不可缺少,而且在研究学术中也是不可缺少的。
C.《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的对象是中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
D.新编语文教材每个单元几乎都选录了国内外许多名作,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和知识面。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1984年奥运会,许海峰的枪声打破了沉寂多年的“O”记录。
②世上多数的人认为它们“一无所有”,因为它们是“O”。
③从古至今,无论在自然科学上,还是在社会科学上,都曾经有过无数的“O”的空白。
④中国的原子武器,又是一片“O”的荒原,邓稼先的一声巨令,蘑菇云开起遮盖了这个“O”的荒原。
⑤这其中,有不少的清醒者,看到了“O”的真谛,用自己的智慧,填满了一个又一个的“O”,圈入了无数充实的色彩。
A.③⑤①④② B.①④③②⑤ C.③②⑤①④ D.①④②③⑤
二、阅读理解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练习。
岳飞
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然忠愤激烈,议论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
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饰名姝遗之 以光先帝遗德
B.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 死国可乎
C.立斩以徇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D.飞事亲至孝 愿陛下亲之信之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亲为调药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B.哭之而育其孤 安陵君其许寡人
C.善以少击众 扶苏以数谏故
D.谋定而后战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从岳飞的至孝至忠、治军有方、爱民如子三个方面高度概括了岳飞一生的光辉事迹和高贵品质,歌颂了他的崇高形象。
B.课文写岳飞的治军有方、军队训练有素、所向披靡,分别从严、仁、信、勇、智五个层面精深地概括了岳飞治军的特点,准确地揭示了岳家军所向披靡的内在原因。
C.“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表现了岳飞为皇上分忧,对皇上至孝至忠的高尚品质。
D.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是本文的一个写作特色。写“严、仁、信、勇、智”五个层面都采用了侧面描写,引用敌人的话“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来赞扬岳飞的治军有方是运用正面描写。
(二)课内精读
读利哈乔夫《论教养》一文,回答下面问题: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答: 。
2、文章第八至十二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 .
。
3.“一个有教养的人,一生总是在不停的学习,把不断充实自己作为人生信条,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完全的人。”这句话可以放在第12段后作为本文的论据吗?说明理由。
答: .
。
4.文章标题是论“教养”,为什么文中要谈“风度”?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答: .
.
.
(三)课外阅读
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让讲规矩成为新常态
①钱穆先生写过一篇《做人的规矩》的文章,说:“诸位将来离开学校踏入社会,谋到了一项职业,做甚么应该像甚么,应该各有各的规矩,各有各的模范。人有人的样子,也便是有规矩了,这是人生最高的艺术。”诚哉斯言!讲规矩确实是人生的最高艺术。
②一个人应该讲规矩。一个讲规矩的人,为人处事才会有礼有节,不卑不亢,有君子的气度,有“人的样子”。这样的人,有操守,识分寸,知进退,懂轻重,是一个靠谱的人,一个明白人,一个令人敬重和信任的人。现代社会是一个更加注重契约精神的社会,对个体的规矩意识有着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讲规矩,不但有损人品,有亏德行,而且寸步难行,注定一事无成。
③一个家庭应该讲规矩。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元,家庭的规矩串联起来,影响着社会风气,影响着全民的公德素养,影响着国家文化。不难发现,很多民间规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体现了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等美好理念,我们的家庭不但应该践行规矩,保持对规矩的敬畏和重视,让规矩在家庭教育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且应该承担主要的传承责任,通过言传身教把有价值的规矩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④一个政府也应立好规矩,维护规矩。“依法治国”贯穿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理念,“法”即规矩。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先立规矩后办事应是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科学决策的重要原则,也是社会和谐、有序的基础。自古以来,凡躬订良法者,必定要考虑到它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效果,故需谨慎研判,反复论证。今天我们的政府在立规矩这件事上,理应有更严谨的态度,更专业的精神,令规矩更有前瞻性、现实性。
⑤政府和政府官员须带头守规矩。手握公权力的人坚决按规矩办事,不仅体现了一种品德和修养,更表现了一种政治上的清明与成熟。须知规矩是紧箍咒,更是护身符。朱元璋曾问群臣:“天下何人最快活?”有言位居显赫者最快活,有言富甲一方者最快活……朱元璋均不满意。唯有大臣万钢答道:“天下守法度者最快活。”朱元璋大悦。法度就好比我们的规矩,守规矩者,不越法纪“雷池”,绝无“暗室亏心之忧”,自然能坦坦荡荡,光明磊落。
⑥清代画家沈宗骞有一句名言:“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时代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我们不但要懂规矩,守规矩,还要创建与时俱进的新规矩,让讲规矩成为中国的新常态。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 .
2.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第②③④段的顺序是否可以调换?为什么?
答: .
.
3.下面对相关论据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可以用来论证守规矩的重要性。
B.荀子《劝学》中的“木受绳则直”这句话可以用来论证规矩所起到的作用。
C.“东施效颦”的事例可以用来论证不守规矩的危害性。
D.“商鞅立木”的事例可以运用到第④段中,论证立规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第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 .
.
.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部分
1、D 2、A 3、B 4、C 5、C
阅读理解
课外文言文阅读
1、B 2、C 3、D
课内阅读
1、开门见山,引入论题,得出了自己的观点:做一个有教养、有风度的人。
2、对比论证。将没有教养的行为和有教养的行为加以比较,强调了教养应该首先体现在家里的观点。
3、不能。因为本文的论点是论教养,是要我们做一个有教养、有风度的人。而这句话的中心意思是要求我们做一个不断学习、勤奋学习的人,所以,它不能成为本文的论据。
4、“教养”是一个人的内在精神,而这种精神的外在体现就是“风度”。一个人的“教养”就表现在他的为人处事、接人待物等风度上。换句话说,有教养的人才可能有风度,没教养的人就不可能有风度。
(三)课外阅读
1、个人、家庭、政府和政府官员,都应该讲规矩。
2、引出论点。不能,因为第②③④段分别从个人、家庭和政府的角度论证应该讲规矩,它们之间是递进关系。
3、C
4、举例论证,列举朱元璋和大臣之间的问答事例,有力地论证了“手握公权力的人坚决按规矩办事,不仅体现了一种品德和修养,更表现了一种政治上的清明与成熟”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人教版语文九上第8课《论教养》教学设计
课题
论教养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年级
学习
目标
1、读懂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掌握文章的中心论点。
2、理顺文章的论证思路。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
3、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重点
学习并理解文章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
难点
努力改正没有教养的行为,学习做个有教养的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当你在电影院听到别人高谈阔论的时候;当你在校园听到同学污言秽语的时候;当你在公交车上看到有人对需要帮助的老弱病残不理不睬的时候……你的心里首先冒的念头是什么?(学生回答)对,你一定在心里想,这个人没教养。那么,什么是教养?我们来听听这位被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称为是“唯一没有污点的人”——利哈乔夫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听,想。
用现实生活中的没教养的现象,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整体感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对众多事例进行了比较、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自己的结论:做一个有教养、有风度的人。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明确:①教养首先应该体现在家里;②要有优雅的风度。
3、根据文章的结构,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各部分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1、2段):开门见山,引入论题。
第二部分(3-12段):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论说什么是“有教养”。
第三部分(13-18段):通过列举事例和现象,论证什么是“优雅风度”。
看书,讨论。
理清课文的基本内容。
作者介绍
德米特里?利哈乔夫(1906-1999),苏联学者,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17岁时进入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1938年,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参加过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1946年至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基督教和俄罗斯文化之根。苏联解体后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选择性笔记
了解作者生平,积累文学常识。
字词把握
1、生字积累。
恪守(kè) 箴言(zhēn) 自吹自擂(léi)
允诺(yǔn) 妨碍(ài) 矫揉造作(jiǎo)
愚蠢(chǔn) 尴尬(gān,gà) 絮絮叨叨(dāo)
积淀(diàn) 谚语(yàn) 大发雷霆(tíng)
汲取(jí) 箴言(zhēn) 嚼东西(jiáo)
扭捏(niē)
2、生词积累。
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
涵养:能控制情绪的功夫。
恪守:严格遵守。
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矫,把弯的弄直。揉,把直的弄弯。
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箴言:劝诫的话。箴,劝告、劝诫。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唆、唠叨。
疲惫不堪:形容非常疲乏。堪,能忍受。
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笔记。
听,读。
积累字词。
文本探究
1、文章谈论“教养”,为什么要谈“风度”?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明确:“教养”是一个人的内在精神,而这种精神的外在体现就是“风度”。一个人的“教养”就表现在他的为人处事、接人待物等风度上。换句话说,有教养的人才可能有风度,没教养的人就不可能有风度。
2、读第5-10段,这几段是从哪个方面来进行论述的?
明确:第5-10段主要从反方面论述了没有教养的表现。这几段的论述都是先假设一个人在外面的表现彬彬有礼,但是在家里却表现的不尊重家人。在对比中反映了一个人怎样才算有教养。
3、第11-12段又是从哪个方面来进行论述的?
明确:这两个自然段是从正面来论述了有教养的几种表现出:愿意尊重别人、不会自吹自擂。
4、作者在论说“风度”时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明确:首先由谈论“风度”的书籍谈起,提出待人接物的问题,然后批驳错误的观点。接着解说风度的缘起。接着列举有风度的现象,论述优雅风度遵循的准则。最后得出结论: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才能保持优雅的举止。
5、举例说明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并分析这种论证方法的作用。
明确:①举例论证。本文的5—10段,17段都进行了集中举例论述。5—10段集中列举了无教养的例子,17段集中列举了优雅风度的具体表现。这些例子都鲜活地证明了怎样才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的风度。这种论证方法可以使论证过程真实可信,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②对比论证。本文多处使用了对比论证方法。5—10段列举了没有教养的表现,与第11、12段有教养的表现进行对比,从而体现“有教养”的意义。第二部分的两层也是前一层为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对比起来,更能体现真正的教养。这种论证方法可以强调突出“有教养”的重要性。
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
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分析。
体会正反对比的作用。
理解和把握文章中主要的论证方法。
拓展延伸
俄罗斯的20世纪,被称为利哈乔夫的世纪。利哈乔夫被誉为“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良心”“俄罗斯民族的良心”,被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称为是“唯一没有污点的人”。从网上查找资料,看看利哈乔夫有哪些事迹,可以让他在这个现实的社会里享有如此崇高的声誉。
查阅资料。
培养学生课后查阅资料的能力。
巩固提高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给拼音写出汉字。
恪守( ) 箴言( ) 嚼东西( )
jí取( ) 妨ài ( ) zhēn言( )
kè zhēn jiáo 汲 碍 箴
2、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改在后面括号里。
(1)可是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庭。
(2)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莫不关心
(3)而且他永远也不会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有函养的人。
(4)有教养的人允喏别人的事一定尽力去做
(5)是出于无聊,是附拥风雅
庭—霆 莫—漠 函—涵 喏—诺 拥—庸
3、“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这段话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这段话使用的是举例论证的方法,其作用真实可信的论述了没教养的人的表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完成练习
巩固课文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有教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才能做到有教养。相信作者的观点一定给了大家许多启示。当然,大家对于教养一定也有许多自己的看法,课下可以继续探索讨论。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向作者学习,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听。
通过小结,让学生进上步理解文章主题。
板书设计
开门见山,引入论题
“无教养”的表现
“有教养”的表现
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可笔记。
学生可直观地了解课文内容。
课件25张PPT。论教养最新部编版语文 九年级上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新知导入 当你在电影院听到别人高谈阔论的时候;当你在校园听到同学污言秽语的时候;当你在公交车上看到有人对需要帮助的老弱病残不理不睬的时候……你的心里首先冒的念头是什么?(学生回答)对,你一定在心里想,这个人没教养。那么,什么是教养?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新知导入 我们来听听这位被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称为是“唯一没有污点的人”——利哈乔夫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整体感知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做一个有教养、有风度的人。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整体感知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中心论点的?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整体感知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中心论点的?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整体感知3、根据文章的结构,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各部分内容。第一部分(1、2段)第二部分(3-12段)第三部分(13-18段)开门见山,引入论题。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论说什么是“有教养”通过列举事例和现象,论证什么是“优雅风度”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整体感知人物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评价德米特里?利哈乔夫(1906-1999),苏联学者作品“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良心”“俄罗斯民族的良心”、俄罗斯“唯一没有污点的人”走近作者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整体感知词语积累1、生字积累。
恪守( kè ) 箴言( zhēn ) 自吹自擂( léi )
允诺( yǔn ) 妨碍( ài ) 矫揉造作( jiǎo )
愚蠢( chǔn ) 尴尬( gān,gà ) 絮絮叨叨( dāo )
积淀( diàn ) 谚语( yàn ) 大发雷霆( tíng )
汲取( jí ) 箴言(zhēn) 嚼东西(jiáo)
扭捏(niē)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整体感知词语积累2、生词积累。
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
涵养:能控制情绪的功夫。
恪守:严格遵守。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整体感知词语积累2、生词积累。
贸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矫,把弯的弄直。
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箴言:劝诫的话。箴,劝告、劝诫。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唆、唠叨。
疲惫不堪:形容非常疲乏。堪,能忍受。
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文本探究 1、文章谈论“教养”,为什么要谈“风度”?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教养内在精神风度外在表现有教养的人才有风度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文本探究2、读第5-10段,这几段是从哪个方面来进行论述的?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文本探究3、第11-12段又是从哪个方面来进行论述的?愿意尊重别人不会自吹自擂正面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文本探究4、作者在论说“风度”时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首先由谈论“风度”的书籍谈起,提出待人接物的问题,然后批驳错误的观点。接着解说风度的缘起。接着列举有风度的现象,论述优雅风度遵循的准则。最后得出结论: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才能保持优雅的举止。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文本探究 ①举例论证。本文的5—10段,17段都进行了集中举例论述。5—10段集中列举了无教养的例子,17段集中列举了优雅风度的具体表现。这些例子都鲜活地证明了怎样才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的风度。这种论证方法可以使论证过程真实可信,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5、举例说明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并分析这种论证方法的作用。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文本探究 ②对比论证。本文多处使用了对比论证方法。5—10段列举了没有教养的表现,与第11、12段有教养的表现进行对比,从而体现“有教养”的意义。第二部分的两层也是前一层为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对比起来,更能体现真正的教养。这种论证方法可以强调突出“有教养”的重要性。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拓展延伸 俄罗斯的20世纪,被称为利哈乔夫的世纪。利哈乔夫被誉为“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良心”“俄罗斯民族的良心”,被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称为是“唯一没有污点的人”。从网上查找资料,看看利哈乔夫有哪些事迹,可以让他在这个现实的社会里享有如此崇高的声誉。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作业布置 1、给下面加点字(蓝色)注音,给拼音写出汉字。
恪守( ) 箴言( ) 嚼东西( )
jí取( ) 妨ài ( ) zhēn言( )kè zhēn jiáo 汲 碍 箴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作业布置2、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改在后面括号里。
(1)可是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庭。( )
(2)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莫不关心。( )
(3)而且他永远也不会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有函养的人( )
(4)有教养的人允喏别人的事一定尽力去做。( )
(5)是出于无聊,是附拥风雅。( )庭—霆 莫—漠 函—涵 喏—诺 拥—庸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作业布置 3、“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这段话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这段话使用的是举例论证的方法,其作用真实可信的论述了没教养的人的表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有教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才能做到有教养。相信作者的观点一定给了大家许多启示。当然,大家对于教养一定也有许多自己的看法,课下可以继续探索讨论。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向作者学习,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板书设计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全国最大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