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上 4 古代诗歌四首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上 4 古代诗歌四首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7.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9-10 11:5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 古代诗歌四首
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沧海(cāng) 碣石(jiē) 绿水(lù)
B.竦峙(chì) 灿烂(càn) 龙标(biāo)
C.潮平(zháo) 归雁(yàn) 澹澹(dàn)
D.洛阳(1uò) 夜郎(1áng) 天涯(yá)
2.为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1)杨花落尽子规啼( )
A.啼哭 B.鸣叫 C.打鸣
(2)枯藤老树昏鸦( )
A.黑色 B.昏迷 C.黄昏
(3)星汉灿烂( )
A.银河 B.星星 C.星空
(4)次北固山下( )
A.一次 B.停宿 C.游览
(5)东临碣石( )
A.临近 B.靠近 C.到达,登上
3.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B.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C.枯藤/老树/昏鸦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4.填空。
(1)《观沧海》中最能体现诗人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 ;
, 。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的两句诗是:
, 。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体现新事物终将取代旧事物的客观规律的名句是:
, 。
(4)《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抒发作者情感的句子是: ,

综合探究
5.[2017·呼和浩特]龙华中学语文组举办中华传统文化竞赛活动,你是参赛选手。这次活动有三道竞赛题,设置两个奖项。
(1)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是近体诗的高峰,近体诗包括 和 。
(2)认真阅读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根据要求答题。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下面四项对诗歌的评价,哪一项与诗人的想法相距甚远?( )
A.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蹊”是小路。
B.第二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形容花的数量之多。“压枝低”,形象地描绘了花儿密密层层,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
C.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是说花枝上彩蝶蹁跹起舞,这才是最动人的景致。如果没有彩蝶起舞,花也就没有什么看头。
D.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表面上好像完全在描写娇莺清脆悦耳的鸣叫声,其实,这是种衬托手法,主要是在表现黄四娘家花的美丽与魅力。
(3)下面是拆乱了的与中华文化有关的一副对联,请你运用学过的对联知识,重组成一副完整的对联。
传统 的 精华 学习 里 经典 继承 之 中 国学
阅读提升
(一)阅读《观沧海》,回答问题。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请任选角度赏析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7.下列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借景抒情,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
B.全诗呈总分结构,分写的层次为:岛上的树木和百草,海上的秋风和洪波,天上的日月和星汉。
C.诗人勾勒了大海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D.诗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表达了诗人观沧海之后的深切感受。
(二)阅读《天净沙·秋思》,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这首小令的前三句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深秋晚景图?
这首小令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2017·绵阳]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思吴江歌
张翰
秋风起兮木叶飞,
吴江水兮鲈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
恨难禁兮仰天悲。
10.请结合全诗赏析“秋风起兮木叶飞”一句。(4分)
1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回答。(2分)
(四)[2017·无锡]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菩萨蛮①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②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①这首词写于词人晚年流落浙江绍兴、金华期间。②沉水: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
12.请对“睡起觉微寒”中“微寒”一词进行简要赏析。(2分)
13.“香消酒未消”一句表达了词人的哪些情感? (2分)
片段写作
14.在《观沧海》一诗中,诗人运用景情结合的手法写景抒情,表达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请你运用这一手法写一个片段,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及解析
1.[解析]D A项,“碣”应读“jié”,“绿”应读“lǜ”;B项,“峙”应读“zhì”;C项,“潮”应读“cháo”。
2.(1)B (2)C (3)A (4)B (5)C
3.D
4.(1)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2)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3)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4)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5.(1)绝句 律诗
(2)[解析]C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其中C项“如果没有彩蝶起舞,花也就没有什么看头”与诗歌所要表达的意思相悖。本诗的题目是《江畔独步寻花》,描写的主体是“花”,“留连戏蝶时时舞”是为了衬托花之多、花之美。
(3)学习国学里的经典 继承传统中之精华
6.这四句属于虚写。诗人借助丰富奇特的想象,以沧海自比勾画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景象,表达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表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和豪迈气概。
7.D
8.描绘出了一幅萧瑟(萧索)、荒凉的深秋晚景图。
9.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孤寂愁苦之情。
10.该句通过对秋风、落叶的描写,交代了写作的时节,勾勒出幅凄冷、萧条的画面,诗人触景生情,引出下文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奠定了全诗伤感与落寞的感情基调。
11.表达了诗人思乡而不能归乡的遗憾与悲伤之情。
12.运用双关手法,点明早春的季节特点(天气微冷)及词人的凄凉心情,是词人思乡的情感触发点(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13.思乡之情(思念亲人),亡国之恨(对朝廷的不满、对时局的担忧)。
14.示例:葱绿意味着生机,所以有人爱沁人心脾的春天;金色意味着收获,所以有人爱硕果累累的秋天。而我,却醉心于银装素裹的冬天。三九严冬,朔风凛冽,飕飕地往袖筒里灌。这时,真可谓天地变色,万物为之惊叹。在冬天思想被提纯着,意志被坚定着,力量被储蓄着,一旦春风拂面,一切便争先恐后,生机勃发。我爱冬天,就在于朔风使我清醒而坚忍;我醉心于冬天,是因为她教我懂得只有奋力拼搏,才能赢来鲜花遍地的春天!

4 古代诗歌四首
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沧海(cāng) 碣石(jiē) 绿水(lù)
B.竦峙(chì) 灿烂(càn) 龙标(biāo)
C.潮平(zháo) 归雁(yàn) 澹澹(dàn)
D.洛阳(1uò) 夜郎(1áng) 天涯(yá)
2.为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1)杨花落尽子规啼( )
A.啼哭 B.鸣叫 C.打鸣
(2)枯藤老树昏鸦( )
A.黑色 B.昏迷 C.黄昏
(3)星汉灿烂( )
A.银河 B.星星 C.星空
(4)次北固山下( )
A.一次 B.停宿 C.游览
(5)东临碣石( )
A.临近 B.靠近 C.到达,登上
3.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B.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C.枯藤/老树/昏鸦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4.填空。
(1)《观沧海》中最能体现诗人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 ;
, 。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的两句诗是:
, 。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体现新事物终将取代旧事物的客观规律的名句是:
, 。
(4)《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抒发作者情感的句子是: ,

综合探究
5.[2017·呼和浩特]龙华中学语文组举办中华传统文化竞赛活动,你是参赛选手。这次活动有三道竞赛题,设置两个奖项。
(1)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是近体诗的高峰,近体诗包括 和 。
(2)认真阅读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根据要求答题。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下面四项对诗歌的评价,哪一项与诗人的想法相距甚远?( )
A.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蹊”是小路。
B.第二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形容花的数量之多。“压枝低”,形象地描绘了花儿密密层层,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
C.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是说花枝上彩蝶蹁跹起舞,这才是最动人的景致。如果没有彩蝶起舞,花也就没有什么看头。
D.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表面上好像完全在描写娇莺清脆悦耳的鸣叫声,其实,这是种衬托手法,主要是在表现黄四娘家花的美丽与魅力。
(3)下面是拆乱了的与中华文化有关的一副对联,请你运用学过的对联知识,重组成一副完整的对联。
传统 的 精华 学习 里 经典 继承 之 中 国学
阅读提升
(一)阅读《观沧海》,回答问题。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请任选角度赏析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7.下列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借景抒情,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
B.全诗呈总分结构,分写的层次为:岛上的树木和百草,海上的秋风和洪波,天上的日月和星汉。
C.诗人勾勒了大海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D.诗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表达了诗人观沧海之后的深切感受。
(二)阅读《天净沙·秋思》,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这首小令的前三句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深秋晚景图?
这首小令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2017·绵阳]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思吴江歌
张翰
秋风起兮木叶飞,
吴江水兮鲈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
恨难禁兮仰天悲。
10.请结合全诗赏析“秋风起兮木叶飞”一句。(4分)
1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回答。(2分)
(四)[2017·无锡]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菩萨蛮①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②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①这首词写于词人晚年流落浙江绍兴、金华期间。②沉水: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
12.请对“睡起觉微寒”中“微寒”一词进行简要赏析。(2分)
13.“香消酒未消”一句表达了词人的哪些情感? (2分)
片段写作
14.在《观沧海》一诗中,诗人运用景情结合的手法写景抒情,表达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请你运用这一手法写一个片段,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及解析
1.[解析]D A项,“碣”应读“jié”,“绿”应读“lǜ”;B项,“峙”应读“zhì”;C项,“潮”应读“cháo”。
2.(1)B (2)C (3)A (4)B (5)C
3.D
4.(1)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2)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3)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4)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5.(1)绝句 律诗
(2)[解析]C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其中C项“如果没有彩蝶起舞,花也就没有什么看头”与诗歌所要表达的意思相悖。本诗的题目是《江畔独步寻花》,描写的主体是“花”,“留连戏蝶时时舞”是为了衬托花之多、花之美。
(3)学习国学里的经典 继承传统中之精华
6.这四句属于虚写。诗人借助丰富奇特的想象,以沧海自比勾画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景象,表达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表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和豪迈气概。
7.D
8.描绘出了一幅萧瑟(萧索)、荒凉的深秋晚景图。
9.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孤寂愁苦之情。
10.该句通过对秋风、落叶的描写,交代了写作的时节,勾勒出幅凄冷、萧条的画面,诗人触景生情,引出下文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奠定了全诗伤感与落寞的感情基调。
11.表达了诗人思乡而不能归乡的遗憾与悲伤之情。
12.运用双关手法,点明早春的季节特点(天气微冷)及词人的凄凉心情,是词人思乡的情感触发点(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13.思乡之情(思念亲人),亡国之恨(对朝廷的不满、对时局的担忧)。
14.示例:葱绿意味着生机,所以有人爱沁人心脾的春天;金色意味着收获,所以有人爱硕果累累的秋天。而我,却醉心于银装素裹的冬天。三九严冬,朔风凛冽,飕飕地往袖筒里灌。这时,真可谓天地变色,万物为之惊叹。在冬天思想被提纯着,意志被坚定着,力量被储蓄着,一旦春风拂面,一切便争先恐后,生机勃发。我爱冬天,就在于朔风使我清醒而坚忍;我醉心于冬天,是因为她教我懂得只有奋力拼搏,才能赢来鲜花遍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