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化学苏教版必修2同步专题综合测评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化学苏教版必修2同步专题综合测评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9-09 16:53: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综合测评(三)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1.以下食品中的有机成分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谷类中含有的淀粉
B.植物油、动物脂肪中含有的油脂
C.食醋中含有的醋酸
D.酒中含有的酒精
A [A项,淀粉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正确;B项,植物油、动物脂肪中含有的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错误;C项,食醋中含有的醋酸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错误;D项,酒中含有的酒精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错误。]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烷室温下能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
B.乙烯可以用作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
C.乙醇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溴乙烷
D.乙酸与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A [A项,乙烷和浓盐酸不反应。B项,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聚乙烯可作食品包装材料。C项,乙醇与水能以任意比例互溶,而溴乙烷难溶于水。D项,乙酸与甲酸甲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烷取代反应的条件是在光照条件下与卤素气态单质
B.乙烯与卤素加成的条件是卤素单质的水溶液
C.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的反应是加成反应
D.苯的取代反应条件是液溴加催化剂
C [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的反应类型是氧化反应。]
4.关于生活中的有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可以发生氧化反应、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
B.工业上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制取肥皂和甘油
C.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是人体的营养物质
D.皮肤接触浓硝酸变黄是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A [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5.下列过程因发生取代反应而发生的是(  )
A.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将苯加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C.将苯、浓硫酸、浓硝酸混合后在50~60 ℃水浴中加热
D.液态植物油与氢气反应生成固态物质
C [A项,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发生了加成反应,错误;B项,将苯加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是因为萃取的缘故,错误;C项,将苯、浓硫酸、浓硝酸混合后在50~60 ℃水浴中加热,发生取代反应产生硝基苯和水,正确;D项,液态植物油与氢气反应生成固态物质是发生了加成反应,错误。]
6.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它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以下四种反应中的(  )
①加成 ②水解 ③酯化 ④中和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D [含有苯环和醛基能发生加成反应,含有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
7.酯类物质广泛存在于香蕉、梨等水果中。某实验小组从梨中分离出一种酯,然后将分离出的酯水解,得到乙酸和另一种分子式为C6H13OH的物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C6H13OH分子中含有羟基
B.实验小组分离出的酯可表示为CH3COOC6H13
C.C6H13OH可与金属钠发生反应
D.不需要催化剂,这种酯在水中加热即可大量水解
D [酯化反应是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进行反应,由此可知,酯的水解需要催化剂。]
8.除去括号内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用试剂
方法
A
乙醇(乙酸)
氢氧化钠溶液
分液
B
乙烷(乙烯)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洗气
C
乙酸乙酯(乙酸)
饱和碳酸钠溶液
蒸馏
D
乙醇(水)
生石灰
蒸馏
D [A项,应采取蒸馏方法;B项,应通过溴水;C项,应采取分液方法。]
9.如图是一些常见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关于反应①~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是加成反应
B.只有反应②是加聚反应
C.只有反应⑦是取代反应
D.反应④⑤⑥⑦是取代反应
C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及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反应①为加成反应,反应②为加聚反应,反应③为氧化反应,反应④、⑥为酯的水解反应,反应⑤、⑦为酯化反应,酯的水解反应与酯化反应都是取代反应。]
10.将体积均为5 mL的甲、乙、丙三种液体依次沿试管壁缓缓滴入试管中(勿振荡),出现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则甲、乙、丙的组合可能是(  )
选项
A
B
C
D

1,2-二溴乙烷
溴苯

乙醇


液溴
大豆油
乙酸


乙醇
溴水
乙酸乙酯
A [由题意可知三种液体满足的条件是甲与乙互不相溶且乙的密度小于甲,乙与丙互不相溶且丙的密度小于乙。只有A组三种溶液符合。]
1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确定苯中混有乙醛

向水解后的蔗糖溶液中直接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
确定蔗糖是否水解

加入碳酸氢钠溶液
确定乙醇中混有乙酸

加淀粉
确定食盐中含有碘酸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C [乙醛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不能,①正确。蔗糖的水解产物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的反应必须在碱性环境中进行,蔗糖水解是在稀硫酸存在的条件下发生的,必须先加烧碱溶液中和硫酸,再加新制的Cu(OH)2悬浊液确定蔗糖是否发生水解,②错误。乙酸能与NaHCO3反应放出CO2而乙醇不能,③正确。IO与淀粉不反应,④错误。]
12.观察下列比例模型,每个模型表示的分子均由C、H、O中的两种或三种构成。对各模型表示的物质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比例模型
对模型表示的物质的相关叙述
A
将形状、大小均相同的金属钠分别投入盛有0.1 mol/L的该物质的水溶液、无水乙醇和水的烧杯中,盛该物质的烧杯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最慢
B
将灼热的铜丝反复插入盛有该物质的试管中,观察到铜丝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此反应体现了该物质的氧化性
C
在分液漏斗中加入该物质与碘水的混合液,充分振荡,碘水褪色,此时发生了取代反应
D
该物质及其碳原子数小于10的同系物中,一氯代物只有一种(不考虑立体异构)的物质共有4种
D [根据比例模型推知,A是乙酸、B是乙醇、C是苯、D是甲烷。将形状、大小均相同的金属钠分别投入盛有0.1 mol/L 的乙酸溶液、无水乙醇和水的烧杯中,乙酸溶液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最快,A项错误。将灼热的铜丝反复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中,观察到铜丝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是因为氧化铜将乙醇氧化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乙醛,此反应体现了乙醇的还原性,B项错误。I2易溶于有机溶剂,因此在分液漏斗中加入苯与碘水的混合液,充分振荡,碘水褪色,是因为苯萃取了碘水中的I2,此过程为物理变化而非化学变化,C项错误。甲烷及其碳原子数小于10的同系物中,一氯代物只有一种(不考虑立体异构)的物质共有4种:CH4、CH3CH3、C(CH3)4、C(CH3)3C(CH3)3,D项正确。]
13.两种气态烃以任意比例混合,在105 ℃时1 L该混合烃与9 L氧气混合,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状态,所得气体体积仍是10 L。下列各组混合烃中不符合此条件的是(  )
A.CH4与C2H4 B.CH4与C3H4
C.C2H2与C3H6 D.C2H4与C3H4
C [混合烃与氧气的体积比是1∶9,T>100 ℃,则混合烃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g)。又因为燃烧前后气体体积未变,所以混合烃的平均分子式是CnH4;若该混合烃是C2H2与C3H6的混合气体,只有当二者的体积比为1∶1时,其平均分子式才符合CnH4,而题中是任意比例,故不符合。]
14.橙花醇具有玫瑰及苹果香气,可作为香料,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关于橙花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
B.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脱水,可生成不止一种四烯烃(分子中含有四个碳碳双键的烯烃)
C.1 mol橙花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470.4 L氧气(标准状况)
D.1 mol橙花醇在室温下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40 g Br2
D [A项,橙花醇分子可发生取代反应,因存在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故A正确;B项,橙花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脱水,发生消去反应,能生成2种四烯烃,故B正确;C项,橙花醇分子式为C15H26O,1 mol 橙花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氧气(15+26/4-1/2)mol=21 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1 mol×22.4 L/mol=470.4 L,故C正确;D项,一个橙花醇分子中含有3个碳碳双键,则1 mol橙花醇在室温下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 mol Br2,为480 g,故D错误。]
15.有机物A分子式为C2H4,可发生以下系列转化,已知B、D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75%的B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
B.D、E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C.B、D、E三种物质可以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D.由B、D制备E常用浓H2SO4作脱水剂
D [B为乙醇,D为乙酸,E为乙酸乙酯,制备乙酸乙酯常用浓H2SO4作催化剂和吸水剂。]
16.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 mol该有机物能与2 mol NaOH发生反应
B.1 mol该有机物能与2 mol Na反应生成1 mol H2
C.1 mol该有机物能与1 mol NaHCO3反应生成1 mol CO2
D.1 mol该有机物最多能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A [—CH2OH不与NaOH、NaHCO3、Na2CO3反应,—COOH 与NaOH、Na、NaHCO3、Na2CO3均反应,苯环和碳碳双键均与H2加成。]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2分)
17.(7分)现有①甲烷、②乙烯、③苯、④乙酸、⑤葡萄糖5种有机物,请用序号或按题中要求作答:
(1)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都共面的是________。
(2)含氢量最高的有机化合物是________,其电子式为________。
(3)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和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化合物是________。
(4)其中含有两种不同官能团的有机物是________,官能团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解析】 (1)乙烯、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
(2)所有有机物中,甲烷的含氢量最高。
(3)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有机物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2,CH2===CH2、CH3COOH和C6H12O6符合上述要求。
(4)葡萄糖分子结构中含有—CHO和—OH两种官能团。
【答案】 (1)②③ (2)①  (3)②④⑤
(4)⑤ 羟基 醛基
18.(7分)现有7瓶失去了标签的液体,已知它们是有机溶剂,可能是①乙醇 ②乙酸 ③苯 ④乙酸乙酯 ⑤油脂 ⑥葡萄糖溶液 ⑦蔗糖溶液。现通过如下实验步骤来确定各试剂瓶中所装的液体名称:
实验步骤和方法
实验现象
①把7瓶液体分别依次标号A、B、C、D、E、F、G后闻气味
只有F、G两种液体没有气味
②各取少量于试管中加水稀释
只有C、D、E三种液体不溶解而浮在水上层
③分别取少量7种液体于试管中加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
只有B使沉淀溶解,F中产生砖红色沉淀
④各取C、D、E少量于试管中,加NaOH溶液并加热
只有C仍有分层现象,且在D的试管中闻到特殊香味
试给它们的试剂瓶重新贴上标签: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E________,F________,G________。
【解析】 7种物质中只有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无气味;苯、乙酸乙酯、油脂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乙酸呈酸性,能与Cu(OH)2发生中和反应而使其溶解,葡萄糖具有还原性,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乙酸乙酯、油脂均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而不再有分层现象,乙酸乙酯的水解产物中的乙醇有特殊香味。
【答案】 乙醇 乙酸 苯 乙酸乙酯 油脂 葡萄糖溶液 蔗糖溶液
19.(8分)(1)根据结构对有机物进行分类,有助于对其性质的掌握。
①下列有机物中属于芳香烃的是________(填字母),它与苯的关系是________,写出苯与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该芳香烃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该类反应。
②下列有机物中属于羧酸类的是________(填字母)。
③下列有机物中属于糖类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油脂 b.纤维素 c.蛋白质
(2)化合物X的结构简式为。
①一个X分子中有________种等效氢原子。
②X的一种同分异构体Z的结构简式为H2C===CH—CH2OH,请写出Z与Br2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三种物质的官能团分别为醛基、羟基、羧基。③纤维素是多糖,属于糖类。
(2)①该分子结构对称,分子中只有一种氢原子。②Z与Br2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CH—CH2OH+Br2―→BrH2C—CHBr—CH2OH。
【答案】 (1)①c 互为同系物  能 ②c ③b
(2)①1 ②H2C===CH—CH2OH+Br2―→BrH2C—CHBr—CH2OH
20.(10分)(1)为了检验和除去下表中的各种杂质(括号里的为杂质),请从①中选出适当的检验试剂,从②中选出适当的除杂试剂,将所选的答案用字母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物质
检验试剂
除杂试剂
(Ⅰ)甲烷(乙烯 )
(Ⅱ)酒精(水)
①检验试剂:
A.无水硫酸铜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水 D.氢氧化钠溶液
②除杂试剂:
a.无水硫酸铜 b.乙酸
c.新制的生石灰 d.溴水
除杂时,乙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在左侧试管中先加入2 mL 95%的乙醇,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3 mL浓硫酸,再加入2 mL乙酸,充分摇匀。按图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对左侧试管小火加热3~5 min后,改用大火加热,当观察到右侧试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试回答:
在右侧试管中通常加入________溶液,实验生成的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________,是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分离右侧试管中所得乙酸乙酯的操作为________(只填名称)。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检验甲烷中存在乙烯,可选用酸性KMnO4溶液;除去乙烯,可选用溴水,因乙烯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检验酒精中含有水,可选用无水硫酸铜;除去水,可选用新制生石灰,因CaO与H2O反应生成Ca(OH)2,然后蒸馏出酒精可达到分离的目的。(2)在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中,利用乙酸乙酯在饱和Na2CO3溶液中溶解度小,可以采用分液法分离。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作催化剂、吸水剂。
【答案】 (1)B d A c 
(2)饱和Na2CO3 小 分液 作催化剂、吸水剂
21.(8分)生活中的有机物种类丰富,在衣食住行等多方面应用广泛,其中乙醇和乙酸是比较常见的有机物。
(1)工业上用乙烯与水反应可制得乙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用写反应条件)。
(2)乙醇能够发生氧化反应:乙醇在铜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可被氧气氧化为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填字母)。
A.乙醇不能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乙醇只能被氧化成乙醛
C.黄酒中某些微生物使乙醇氧化为乙酸,于是酒就变酸了
(4)当乙酸分子中的O都是18O时,乙醇分子中的O都是16O时,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物中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解析】 (3)A项中,—CH2OH原子团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B项中,乙醇也可直接氧化成CH3COOH。
(4)乙酸与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生成的水为HO,故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
【答案】 (1)CH2===CH2+H2O―→CH3CH2OH
(2)2CH3CH2OH+O22CH3CHO+2H2O
(3)C (4)20
22.(12分)苏联科学家欧巴林教授在其著作中曾说:“生命起源于甲烷”,英国科学家巴纳尔教授则认为生命是从二氧化碳和水开始的。与之相关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1)A的结构式为________;C中官能团的电子式为________;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D________;H________。
(3)C→D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和水经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自然界中纤维素与水可在甲烷菌的催化作用下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题中物质的转化关系可知,A为HC≡CH,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得到B,B为CH2===CH2,B与水加成得到C,C为CH3CH2OH,C被氧化得到D,D为CH3CHO,D被氧化得到E,E为CH3COOH,E与C发生酯化反应得到F,F为CH3COOCH2CH3,A与氯化氢加成得到G,G为CH2===CHCl,G发生加聚反应得到H,H为。
【答案】 (1)H—C≡C—H  加成反应
(2)CH3CHO 
(3)2CH3CH2OH+O22CH3CHO+2H2O
6CO2+6H2OC6H12O6+6O2
(4)(C6H10O5)n+nH2O3nCH4↑+3n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