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化学鲁科版必修1同步章末综合测评2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化学鲁科版必修1同步章末综合测评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9-09 17:3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章末综合测评(二)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各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选项



氧化物
A
硫酸
纯碱
石膏
铁红
B
盐酸
烧碱
纯碱
生石灰
C
碳酸
熟石膏
小苏打
干冰
D
干冰
苛性钾
食盐
石灰石
B [A项,纯碱属于盐,错误;C项,熟石膏属于盐,错误;D项,干冰属于氧化物,错误。]
2.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非金属氧化物分为不同的类别。例如,从某种意义上SO2、CO2等可以归为一类,则下列氧化物中与它们同属一类的是(  )
A.SO3       B.NO
C.CO D.H2O
A [SO2、CO2、SO3属于酸性氧化物,而NO、CO不是酸性氧化物。]
3.“纳米材料”是指粒子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若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具有的性质是(  )
A.能全部透过半透膜
B.有丁达尔现象
C.所得液体一定能导电
D.所得物质一定为悬浊液或乳浊液
B [“纳米材料”在胶粒大小范围内,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可形成胶体,D错误;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A错误;胶体中淀粉、蛋白质等不导电,C错误。]
4.在沸水中滴入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欲除去胶体中的HCl杂质,可采用的方法是(  )
A.过滤 B.蒸馏
C.电泳 D.渗析
D [所得Fe(OH)3胶体中混有的杂质H+、Cl-等离子,通过半透膜即可除去。胶体和溶液的分离一般用渗析法。]
5.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有氧元素参加
B.元素化合价降低时发生氧化反应
C.氧化反应一定先于还原反应发生
D.一定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D [A项,氧化还原反应中不一定有氧元素参加,如2Na+Cl22NaCl;B项,元素化合价升高时发生氧化反应;C项,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同时发生。]
6.下列反应都有水参加,其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水既不做氧化剂,又不做还原剂的是(  )
A.2F2+2H2O===4HF+O2
B.2Na+2H2O===2NaOH+H2↑
C.Cl2+H2O===HClO+HCl
D.C+H2O(g)CO+H2
C [选项A中,H2O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选项B中,H2O中氢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选项C中,H2O中两元素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符合题意;选项D中,H2O中氢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
7.下列物质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
A.HClO B.Al2O3
C.N2O5 D.SiO2
A [元素呈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Al2O3、N2O5、SiO2中Al、N、Si分别显+3、+5、+4,均为最高价态。]
8.把表面有氧化物的铜片和铁片一起放入盐酸中充分反应后铁片未完全溶解,在该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应是(  )
A.只有Fe2+ B.Fe3+和Cu2+
C.Fe2+和Cu2+ D.Fe3+和Fe2+
A [铁片有剩余,根据反应2Fe3++Fe===3Fe2+可知溶液中无Fe3+,根据反应Fe+Cu2+===Fe2++Cu,可知溶液中无Cu2+,故溶液中应该只有Fe2+。]
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Cu+Ag+===Cu2++Ag
B.氧化铜溶于硫酸:O2-+2H+===H2O
C.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Ag++Cl-===AgCl↓
D.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Mg2++2OH-===Mg(OH)2↓
C [A项,电荷不守恒,错误;B项,CuO不能拆写,错误;C项,符合拆写原则和守恒规律,正确;D项,漏写部分离子反应,应是Mg2++Ba2++SO+2OH-===BaSO4↓+Mg(OH)2↓,错误。]
10.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
A.Na+、Ca2+、Cl-、SO
B.Fe2+、H+、SO、ClO-
C.Mg2+、NH+、Cl-、SO
D.K+、Fe3+、NO、SCN-
C [A.Ca2+和SO能生成硫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ClO-能氧化Fe2+、SO,H+和SO能生成二氧化硫气体,H+与ClO-能生成HClO,不能大量共存。C.四种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能大量共存。D.Fe3+和SCN-能形成Fe(SCN)3,不能大量共存。]
11.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溶液中:K+、Na+、MnO、SO
B.pH=11的溶液中:CO、Na+、Cl-、NO
C.强酸性溶液中:Fe3+、K+、SO、NO
D.在碳酸钠溶液中:K+、NH、Cl-、SO
A [A项为无色溶液,而MnO有颜色,符合题意;B项为碱性溶液,四种离子在碱性溶液中均无反应,能够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C项中四种离子在酸性溶液中均无反应,能够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D项中四种离子在碳酸钠溶液中均无反应,能够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中,正确的是(  )
A.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 H++OH-===H2O
B.氨水和盐酸反应:NH3·H2O+H+===NH+H2O
C.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Cu2++2OH-===Cu(OH)2↓
D.磁性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Fe2O3+6H+===2Fe3++3H2O
B [A项,应为CH3COOH+OH-===CH3COO-+H2O;C项,应为Cu2++SO+Ba2++2OH-===BaSO4↓+Cu(OH)2↓;D项,应为Fe3O4+8H+===2Fe3++Fe2++4H2O。]
13.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①H2SO3+I2+H2O===2HI+H2SO4
②2FeCl3+2HI===2FeCl2+2HCl+I2
③3FeCl2+4HNO3===2FeCl3+NO↑+Fe(NO3)3+2H2O
A.H2SO3>I->Fe2+>NO
B.I->Fe2+>H2SO3>NO
C.Fe2+>I->H2SO3>NO
D.NO>Fe2+>H2SO3>I-
A [由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可知,反应①中还原性:H2SO3>HI(I-),反应②中还原性:HI(I-)>FeCl2(Fe2+),反应③中还原性:FeCl2(Fe2+)>NO。]
14.氢化钙可作为生氢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aH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H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CaH2是还原剂,H2O是氧化剂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1∶1
A [,由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CaH2是还原剂,H2O是氧化剂,H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且来源于CaH2和H2O中氢原子的物质的量相等,即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1∶1。]
15.在FeCl3、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屑,反应完全后将固体滤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若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一定不含Cu2+
B.若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可能含有Cu2+和Fe3+
C.若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3+和Fe2+,一定不含Cu2+
D.若滤出的固体中含有铁和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一定不含Cu2+和Fe3+
D [发生的反应有:Fe+2FeCl3===3FeCl2、Fe+CuCl2===FeCl2+Cu。若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可能含有Cu2+,一定不含Fe3+;若滤出的固体中含有铁和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一定不含Cu2+和Fe3+,故A、B、C项均错误,D项正确。]
16.一定条件下,当溶液中XO与H2O2分子个数比恰好为2∶5时,溶液中XO离子被还原为较低价态,则X元素的化合价变为(  )
A.+2 B.+3
C.+4 D.+5
A [XO~X~(7-x)e-,H22~2~2e-,据得失电子守恒知(7-x)×2=2×5,得x=2。]

Na2O、NaOH、Na2CO3、NaCl、Na2SO4可按某种标准划分为同一类物质,下列分类标准正确的是(  )
①钠的化合物 ②能与硝酸反应的物质 ③电解质
④钠盐 ⑤钠的含氧化合物
A.①④ B.③④
C.②⑤ D.①③
D [NaCl、Na2SO4不能与硝酸反应,②错误;Na2O、NaOH不属于钠盐,④错误;NaCl不属于钠的含氧化合物,⑤错误。只有①③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2分)
17.(8分)下列四组物质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
A.CaO、Na2O、CO2、CuO
B.H2、C、P、Cu
C.O2、Fe、Cu、Zn
D.HCl、H2O、H2SO4、HNO3
(1)以上四组物质中类别不同的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这四种物质相互作用可能生成一种新物质[碱式碳酸铜,化学式Cu2(OH)2CO3],该反应________(填“是”或“否”)氧化还原反应。若是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是氧化剂(若“否”此空不填)。
【答案】 (1)CO2 Cu或H2 O2 H2O
(2)是 O2
18.(8分)在四个脱落标签的试剂瓶中,分别盛有盐酸、AgNO3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为了鉴别各瓶中的试剂,将它们分别编号为A、B、C、D,并两两混合反应,其实验现象为A+B产生无色气体;B+C产生白色沉淀;A+D产生白色沉淀;A+C无明显变化。
(1)由此推断各瓶所盛的试剂为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填化学式)。
(2)A+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HCl Na2CO3 BaCl2 AgNO3
(2)CO+2H+===CO2↑+H2O
(3)Ag++Cl-===AgCl↓
19.(9分)今有Ba(NO3)2、AgNO3、Fe(NO3)3的混合液,欲将Ba2+、Ag+、Fe3+分离,分别得到三种元素的不溶物,按如图所示实验:
(1)加入的试剂(写化学式):
X________,Y________,Z________。
生成的沉淀(写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②③的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沉淀C为红褐色,可判断C是Fe(OH)3,Z为NaOH。其他物质、溶液可推出。
【答案】 (1)HCl(或NaCl) H2SO4(或Na2SO4) NaOH AgCl BaSO4 Fe(OH)3
(2)Ag++Cl-===AgCl↓
Ba2++SO===BaSO4↓
Fe3++3OH-===Fe(OH)3↓
20.(8分)根据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可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A.FeCl3溶液 B.H2SO4溶液
C.CuSO4溶液 D.NaOH溶液
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检验某未知溶液是否是FeCl2溶液,一位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加以证明。
方案:向一支装有该未知溶液的试管中先通入氯气,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现红色,证明该未知溶液是FeCl2溶液,回答以下问题:
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合理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若不合理,要检验Fe2+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填“合理”,则此空不答)。
(3)现向一支装有FeCl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在保存FeCl2溶液时为了防止FeCl2溶液变质,经常向其中加入铁粉,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于FeCl3不仅与Fe反应,而且与Cu反应,故A项不符;H2SO4和CuSO4溶液均与Fe反应而不与Cu反应,故可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NaOH与Cu、Fe均不反应,无法除杂。
(2)Fe2+的检验要注意排除Fe3+的干扰,若先通Cl2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现红色说明溶液中有Fe3+,但无法说明Fe3+来源于Fe2+还是原溶液。
(3)FeCl2与NaOH发生反应生成的Fe(OH)2最终转化为Fe(OH)3。
(4)FeCl2中的Fe2+易被氧化成Fe3+,有铁粉可防止Fe3+生成。
【答案】 (1)BC
2H++Fe===Fe2++H2↑、Fe+Cu2+===Cu+Fe2+
(2)不合理 先加KSCN溶液,无现象,再加入氯水,溶液变成红色,则原溶液有Fe2+
(3)出现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FeCl2+2NaOH===Fe(OH)2↓+2NaCl、
4Fe(OH)2+O2+2H2O===4Fe(OH)3
(4)2Fe3++Fe===3Fe2+
21.(10分)A~H分别表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某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未列出)。
已知:C、D、E、F、G五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A为淡黄色固体化合物;G为红褐色固体。
(1)写出化学式:
A: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离子方程式: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成24 g B需要转移________mol电子。
【解析】 由F在空气中放置生成G,G为红褐色固体,可推知G是Fe(OH)3,则F是Fe(OH)2;而C、D、E、F、G含同一种元素,应想到是Fe,则D含Fe2+,E含Fe3+,由E与H反应生成G[Fe(OH)3]可推知H为强碱;C能转化为Fe2+和Fe3+,则C只能是Fe3O4,则B为O2。而A为淡黄色固体化合物,能生成O2和强碱,容易确定A为Na2O2,则H是NaOH。至于D、E为何种盐,可不必理会。
【答案】 (1)Na2O2 Fe3O4 Fe(OH)2
(2)②2O2+3FeFe3O4
⑥4Fe(OH)2+O2+2H2O===4Fe(OH)3
(3)③Fe3O4+8H+===Fe2++2Fe3++4H2O ⑤Fe3++3OH-===Fe(OH)3↓
(4)1.5
22.(9分)某一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5种物质:S、H2S、HNO3、NO、H2O。已知水是反应的产物之一。
(1)从硫和氮元素的价态看,只有氧化性的物质是________,只有还原性的物质是________,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是________。
(2)该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____,氧化剂是________。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必配平)。
(4)氧化性:HNO3________S(填“>”或“<”)。
【解析】 水是生成物之一,说明反应物中肯定含有氢、氧元素,含有氢元素的有H2S和HNO3、含有氧元素的有HNO2和NO;观察五种物质,含S元素的有S和H2S,含氮元素的有HNO3和NO,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它们分别为反应物和生成物;如果S做反应物,则H2S做生成物,此时S得电子,N只能失电子,即NO做反应物,两种反应物中均没有氢元素,所以S不可能做反应物;由以上分析可知,反应物只能是H2S和HNO3,生成物只能是S、NO和H2O。
【答案】 (1)HNO3 H2S NO、S (2)H2S HNO3 (3)H2S+HNO3―→S↓+NO+H2O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