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化学鲁科版必修1同步章末综合测评3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化学鲁科版必修1同步章末综合测评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9-09 17:3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章末综合测评(三)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气体不能用浓H2SO4干燥的是(  )
A.CO2       B.NH3
C.SO2 D.HCl
B [CO2、SO2、HCl均与浓硫酸不反应;2NH3+H2SO4===(NH4)2SO4,故NH3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2.下列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出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
A.2NaCl+H2SO4(浓)Na2SO4+2HCl↑
B.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C.C+2H2SO4(浓)CO2↑+2SO2↑+2H2O
D.2FeO+4H2SO4(浓)Fe2(SO4)3+SO2↑+4H2
D [A项,只有生成硫酸盐表现出酸性,化合价均不变,不能表现氧化性,错误;B项,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只表现出酸性,错误;C项,S元素化合价降低,表现出强氧化性,但没有硫酸盐生成,不能表现出酸性,错误;D项,有硫酸盐生成表现出酸性且S元素化合价降低,表现出强氧化性,正确。]
3.将过量的CO2分别通入①CaCl2溶液,②澄清石灰水,③Ca(ClO)2溶液,④饱和Na2CO3溶液,最终有沉淀析出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
C.①②③ D.②③
B
4.能证明SO2具有漂白性的是(  )
A.品红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溶液红色消失
B.溴水中通入SO2气体后,溶液退色
C.滴入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入SO2气体,红色消失
D.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后,溶液退色
A [SO2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退去,二氧化硫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体现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故A正确;SO2通入溴水中橙色退去,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B错误;显红色的酚酞溶液显碱性,通入SO2后红色退去,是因为与二氧化硫发生复分解反应,体现其酸性氧化物性质,故C错误;SO2通入紫色的酸性KMnO4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紫色退去,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D错误。]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浓硫酸能与灼热的木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作干燥剂
C.常温下,可以用铁质或铝质容器储存浓硫酸
D.浓硫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对环境无影响
D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与碳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故A正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但只能干燥酸性、中性且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的气体,故B正确;浓硫酸与铝、铁等金属在常温下发生钝化作用,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膜,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故C正确;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污染环境,故D错误。]
6.对如下四个实验装置,下列表述中合理的是(  )
A.装置1可用于NH4Cl分解制备NH3
B.装置2可用于实验室Cu与稀硝酸反应获得NO
C.装置3可用于实验室Zn与浓硫酸反应获得H2
D.装置4可用于碳酸氢铵的分解实验
B [A项,NH4Cl固体受热分解生成NH3和HCl,而当温度降低时,NH3和HCl又重新化合生成固体NH4Cl,不能用于制备NH3,错误;B项,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硝酸,烧瓶中加入Cu,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稀HNO3加入量,Cu与稀HNO3在烧瓶内反应得到NO,正确;C项,Zn与浓H2SO4反应的主要产物是SO2,且Zn与稀H2SO4反应制备H2时不需加热,错误;D项,由于NH4HCO3受热分解会产生H2O,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错误。]
7.SO2、Cl2和Na2O2均能使品红溶液退色(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物质使品红溶液退色的原理相同
B.Na2O2、Cl2、SO2分别属于电解质、单质、非电解质
C.标准状况下,1 mol Na2O2和22.4 L SO2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NA
D.等物质的量的Cl2和SO2同时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退色更快
B [SO2的漂白性源于其与有色物质的化合作用,Cl2和Na2O2的漂白性源于HClO和Na2O2的强氧化性,A项错误;Na2O2+SO2===Na2SO4,则1 mol Na2O2和1 mol S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A,C项错误;Cl2+SO2+2H2O===H2SO4+2HCl,故等物质的量的Cl2和SO2同时通入品红溶液中,失去漂白作用,D项错误。]
8.下列标有横线的物质在给定的条件下不能完全溶解的是(  )
①1 mol Zn与含1 mol H2SO4的稀硫酸反应
②1 mol Cu与含2 mol H2SO4的浓硫酸共热
③1 mol Cu与含4 mol HNO3的浓硝酸反应
④1 mol Fe与含4 mol HNO3的浓硝酸常温反应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C [①Zn+H2SO4===ZnSO4+H2↑,1 mol Zn与1 mol H2SO4恰好反应完全;②Cu+2H2SO4(浓)CuSO4+SO2↑+2H2O,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成稀硫酸,反应停止,Cu不能完全溶解;③Cu既能与浓硝酸反应又能与稀硝酸反应,Cu与浓硝酸反应时,n(Cu)∶n(HNO3)=1∶4,硝酸浓度变小后仍然能溶解铜,n(Cu)∶n(HNO3)=3∶8,此时硝酸过量,Cu能完全溶解;④常温下,Fe遇浓硝酸钝化。]
9.某溶液中可能含有I-、Cl-、SO。向该溶液中加入溴水发生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由此可知原溶液中(  )
A.肯定不含I- B.肯定不含Cl-
C.肯定含有Cl- D.肯定不含SO
A [加入溴水呈无色,则一定含SO:SO+Br2+H2O===SO+2Br-+2H+;一定不含I-,若含I-:Br2+2I-===I2+2Br-,碘水呈深黄色;不能确定是否含Cl-。]
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铁与稀硫酸反应:Fe+6H+===2Fe3++3H2↑
B.少量SO2通入漂白粉溶液:Ca2++2ClO-+H2O+SO2===CaSO3↓+2HClO
C.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CaCO3+2H+===Ca2++H2O+CO2↑
D.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溶液反应:Ba2++OH-+H++SO===BaSO4↓+H2O
C [A项离子反应为Fe+2H+===Fe2++H2↑;B项SO2具有强还原性,通入漂白粉溶液中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aSO4沉淀和盐酸;D项应为Ba2++2OH-+2H++SO===BaSO4↓+2H2O。]
11.有两试管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溶液,下列操作或判断正确的是(  )
方案
操作
判断
A
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
产生沉淀的为Na2CO3
B
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
反应较剧烈的为Na2CO3
C
分别加入CaCl2溶液
产生沉淀的为Na2CO3
D
逐渐加入等浓度的盐酸
立即产生气泡的为Na2CO3
C [Na2CO3溶液与NaHCO3溶液均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A错误;等浓度的Na2CO3、NaHCO3溶液分别与等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气泡较快者为NaHCO3溶液,B错误;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开始不产生气泡,过一段时间才有气体产生,D错误;Na2CO3溶液与CaCl2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而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不反应,C正确。]
12.为除去K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K2SO4和CaCl2,下列各操作:①加热蒸发;②加过量BaCl2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K2CO3;⑤过滤。顺序正确的是 (  )
A.②③④⑤① B.②④⑤③①
C.①②③④⑤ D.④③②⑤①
B [根据题意可知须除去的杂质离子为SO、Ca2+,操作流程如下:
最后加热除去盐酸即可。]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e分别与Cl2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氯化物相同
B.某无色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为黄色,再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为蓝色,说明原溶液中存在I-
C.CO2、NO2、SO2都能与H2O反应,其反应原理相同
D.C、N2、S三种单质与O2反应都能生成两种以上氧化物
B [Fe与Cl2反应生成氯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所得产物不同,A错误;淀粉遇碘变蓝色,淀粉溶液变蓝色,说明含有碘单质,碘溶于水呈黄色,原溶液呈无色,说明原溶液中不含碘单质,所以碘单质只能是Cl2和I-反应生成的,所以原溶液中存在I-,B正确;CO2和SO2与H2O的反应是化合反应而不是氧化还原反应,NO2和H2O反应生成硝酸和NO,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反应原理不同,C错误;C与O2反应能生成CO和CO2,N2与O2反应只能生成NO,S与O2反应只能生成SO2,D错误。]
14.CO2气体中含少量SO2,欲用下图所示装置得到干净的CO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   (2)
A.先让混合气体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1),再通过盛有浓H2SO4的洗气瓶(2)
B.先让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1),再通过盛有浓H2SO4的洗气瓶(2)
C.先让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浓H2SO4的洗气瓶(2),再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1)
D.先让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2),再通过盛有浓H2SO4的洗气瓶(1)
D [从此装置的导管长短来看,气体流向应为从右向左,故排除A、B项;再遵循先除杂后干燥的原则,亚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硫,同时二氧化硫与碳酸氢钠反应又生成了二氧化碳,干燥气体选用浓硫酸,故D正确。]
15.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向浓盐酸中加入浓硫酸可制备氯化氢气体
浓盐酸易挥发,浓硫酸与水作用放出大量的热
Ⅰ对,Ⅱ对;有
B
Cu能与浓HNO3反应
由于Cu具有还原性,浓HNO3具有氧化性,在任何条件下生成的气体一定是NO2
Ⅰ对,Ⅱ错;无
C
硫单质在纯氧中燃烧有少量SO3生成
部分二氧化硫被氧化为SO3
Ⅰ对,Ⅱ对;无
D
硝酸铵和碱石灰共热用于实验室制备NH3
铵盐与碱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Ⅰ对,Ⅱ对;有
A [A项,因浓硫酸具有强吸水性,与水作用的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促使浓盐酸中的HCl挥发,从而制得HCl气体;B项,Cu与浓HNO3反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浓度逐渐降低从而生成NO,但陈述Ⅱ与陈述Ⅰ有因果关系;C项,硫单质燃烧仅生成SO2;D项,由于硝酸铵受热易发生爆炸,所以实验室中不能用硝酸铵制备NH3。]
16.向BaCl2溶液中依次通入气体X和Y,下列各组不会出现沉淀的是(  )
选项
X
Y
A
NH3
CO2
B
Cl2
CO2
C
SO2
NO2
D
Cl2
SO2
B [BaCl2溶液中先通入氨气,溶液呈碱性,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碱性条件下可生成碳酸钡沉淀,故不选A;通入氯气,溶液呈酸性,通入二氧化碳不反应,且二氧化碳难溶于酸性溶液,不能生成沉淀,故选B;NO2、SO2在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然后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故不选C;Cl2+SO2+2H2O===H2SO4+2HCl,H2SO4+BaCl2===BaSO4↓+2HCl,可生成沉淀,故不选D。]

1.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SO、H2SO3、NH)
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退色
②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加入氯水时,溶液略显黄色,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对于下列粒子,不能确认其在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
A.Br- B.SO
C.H2SO3 D.NH
B [由实验①可知溶液中含有H2SO3;实验③中加入氯水,可将H2SO3氧化成硫酸,再加入BaCl2溶液,能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因此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SO。]
2.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4 B.1∶5
C.2∶3 D.2∶5
A [2 mol Zn与稀硝酸反应转移4 mol e-,1 mol HNO3被还原为N2O转移4 mol e-,故被还原的为1 mol,未被还原的HNO3为4 mol,两者比为1∶4。]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2分)
17.(8分)某位同学为验证SO2的化学性质,做了一系列实验,根据实验完成下列实验要求:
用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得SO2,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将SO2通入氢硫酸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SO2具有________性。
(2)将SO2通入溴水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SO2具有________性。
(3)将SO2通入品红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生成的溶液加热煮沸,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SO2通入NaOH溶液(含有酚酞指示剂)中,现象是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SO2具有________性氧化物的性质。
【答案】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1)溶液中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2H2S+SO2===3S↓+2H2O 氧化
(2)橙色退去 SO2+Br2+2H2O===2HBr+H2SO4 还原
(3)红色退去 红色又恢复 SO2与有色物质结合成无色物质,加热分解,又恢复原来颜色 (4)红色退去
SO2+2NaOH===Na2SO3+H2O(或SO2+NaOH===NaHSO3) 酸
18.(10分)如图中A到F是化合物,且A、B、E、F均含钠元素,G是单质。
(1)写出A、B、E、F的化学式:A__________,B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②③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转化关系中A到F是化合物,且A、B、E、F均含钠元素,G是单质,E与C、D反应均能得到单质G,应是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的反应,可推知E为Na2O2、G为O2,而A分解得到B、C、D,可推知A为NaHCO3,则B为Na2CO3,C为CO2,D为H2O,F为NaOH,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可以得到碳酸钠,碳酸钠与二氧化碳、水反应得到碳酸氢钠,符合转化关系。
【答案】 (1)NaHCO3 Na2CO3 Na2O2 NaOH
(2)2NaHCO3Na2CO3+CO2↑+H2O
NaHCO3+NaOH===Na2CO3+H2O
Na2CO3+CO2+H2O===2NaHCO3
19.(10分)A、B、C、D、E、F、G和H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它们均由1~18号元素组成,分别具有如下性质:
①A、B、E、F、G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H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D不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色;
②A和H相遇产生白色烟雾;
③B和E都能使品红溶液退色;
④将红热的铜丝放入装有B的瓶中,瓶内充满棕黄色的烟;
⑤将点燃的镁条放入装有F的瓶中,镁条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粉末,瓶内壁附着黑色颗粒;
⑥C和D相遇生成红棕色气体;
⑦G在D中燃烧可以产生E和H2O。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②中烟雾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2)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D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5)⑦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HCl NH4Cl
(2)Cu+Cl2CuCl2
(3)2Mg+CO22MgO+C (4)NO O2
(5)2H2S+3O22SO2+2H2O
20.(8分)某学校化学学习小组为探究二氧化氮的性质,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中盛放浓硝酸的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装置乙、丙中出现的现象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丙中的试管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不是离子反应的不写)。
(3)取下装置丙中的试管D,在其中滴加FeSO4溶液,溶液变为________色,为了证明铁元素在该反应中的产物,可以再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________色。
【解析】 (1)仪器为分液漏斗,铜与浓硝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2)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气体,能够与水反应生成无色的NO,而NO会被空气中的O2迅速氧化生成NO2。(3)试管D中的溶液为稀硝酸,稀硝酸具有氧化性,能够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铁离子与SCN-作用生成红色的物质。
【答案】 (1)分液漏斗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2)生成红棕色气体 蒸馏水中有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在试管上方变为红棕色 3NO2+H2O===2H++2NO+NO
(3)黄 红
21.(8分)海带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步骤③和⑤的实验操作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步骤⑥的目的是从含碘苯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苯,该步骤应选择的实验装置是________,该装置的操作名称为__________。
(3)步骤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含有单质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步骤③是分离固体和液体,则实验操作为过滤,步骤⑤是将碘单质从碘水中分离出来,实验操作为萃取。
(2)步骤⑥是利用互溶的两种液体的沸点不同来分离,则实验操作为蒸馏,装置为C。
(3)碘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可被H2O2氧化成单质碘,H2O2被还原为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H2O2+2H+===I2+2H2O。
(4)由于淀粉遇碘单质会变蓝,故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淀粉溶液,若溶液变蓝,说明原溶液中含有单质碘,反之则无。
【答案】 (1)过滤 萃取(分液)
(2)C 蒸馏
(3)2I-+H2O2+2H+===I2+2H2O
(4)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淀粉溶液,若溶液变蓝,说明原溶液中含有单质碘,反之则无
22.(8分)50 mL浓硫酸溶液(足量)中加入3.2 g Cu,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
(1)反应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生成SO2的体积为(标准状况下)________mL。
(2)若题干中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mol·L-1,投入足量的铜片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n(H2SO4)________________0.025a mol(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3)将题干中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到500 mL,取出50 mL,并向取出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得到沉淀19.81 g,求原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析】 (1)设消耗H2SO4物质的量为x,生成SO2体积为y,
Cu+ 2H2SO4(浓)CuSO4+SO2↑+2H2O
64 g 2 mol 22 400 mL
3.2 g x y
==
解得
(2)n(H2SO4)=0.05a mol,由于Cu与浓硫酸的反应中,溶质H2SO4不可能全部参加反应,且被还原的硫酸为参加反应的硫酸的一半,故实际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小于0.025a mol。
(3)因为n(BaSO4)=≈0.085 mol,
n(SO)=0.085 mol×=0.85 mol,
n(SO2)==0.05 mol,
所以原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
n(H2SO4)=n(SO)+n(SO2)=0.9 mol,
所以c(H2SO4)==18 mol·L-1。
【答案】 (1)0.1 mol 1 120
(2)小于 (3)18 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