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必修1)物理:3.1《牛顿第三定律》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必修1)物理:3.1《牛顿第三定律》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0-08-12 18:1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3.1牛顿第三定律学习目标: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
作用力的概念。
2. 知道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能用它解决简
单的问题。
3.能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学习重点:
牛顿第三定律
学习难点:
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一、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发生的1.大量实验事实表明,自然界中一切力的现
象,总是表现为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只要
有力发生,就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甲物体施给乙物体一个力的同时,甲物体也
受到乙物体施给的一个力,施力物体同时也
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2.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做作
用力和反作用力。
①把相互作用的一对力中的一个叫做作用力
(或反作用力),另个就叫做反作用力 (或作
用力)。习惯上,常把研究对象受到的力称
为作用力,而把研究对象对其他施力物体
所施加的力称为反作用力。
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时发生的,切莫以
为“作用力在先,反作用力在后”(可以用自
已的双手对掌体会)。用脚踢足球,有人说:“只有把脚对球的力叫
作用力,球对脚的力叫反作用力才行,因为
前者是主动力,后者是被动力,主动力在
先,被动力在后”。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
主动力与被动力只能说明引起相互作用的原
因,并不意味着相互作用有先后之分。二.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
线上。
2.表达式:
F=-F′
式中的“-”号表示方向相反。3.重要意义
①牛顿第三定律独立地反映了力学规律的一
个重要侧面,是牛顿第一、第二定律的重
要补充,定量地反映出物体间相互作用时
彼此施力所遵循的规律,即作用力和反作
用力定律。
②全面揭示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可
归纳为三个性质和四个特征。三个性质是:
A.异体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彼
此相互作用的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自产
生各自的作用效果;
B.同时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
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不分先后;
C.相互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互的,
成对出现的。四个特征是:
A.等值:大小总是相等的;
B.反向:方向总是相反的;
C.共线:总是在同一直线上;
D.同性:力的性质总是相同的。③牛顿第三定律揭示了力作用的相互性,兼
顾施力、受力两个方面,是正确分析物体 受力的基础.定律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而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也必然相互关联,借助定律可以从一个物体的受力分析过渡到另一个物体的受力分析。
④牛顿第三定律所阐明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不仅适用于静止的物体之间,也适用于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这种关系与作用力性质、物体质量大小、作用方式(接触还是不接触)、物体运动状态及参考系的选择均无关。⑤牛顿第三定律是牛顿及其前人通过大量实
验得出的一条普遍规律,广泛应用于生
产、生活和科学技术中,所以要把所学知
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用以解决各种实
际问题.三、平衡力与作用力 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例一】一个大汉(甲)跟一个女孩(乙)站在水平地面
上手拉手比力气,结果大汉把女孩拉过来了,对这
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的力的关系,不正确的说法是
( )
A.大汉拉女孩的力一定比女孩拉大汉的力大。
B.大汉拉女孩的力不一定比女孩拉大汉的力大。
C.大汉拉女孩的力与女孩拉大汉的力一定相等。
D.只有在大汉把女孩拉动的过程中,大汉的力才
比女孩的力大。在可能出现的短暂相持过程
中,两人的拉力一样大。【例二】关于两个物体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作用力才有反作用力,因此先有作用力后产
生反作用力。
B.只有两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中,作用力与反作
用力才大小相等。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存在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
体之间。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相同。【例三】一个400N重的木箱放在大磅秤上,木箱内
有一个质量为60kg的人,站在小磅秤上,如图所
示.如果人用力推木箱顶板,则小磅秤和大磅秤
上的示数T1、T2的变化情况是( )
A. T1增大, T2减小
B. T1减小, T2不变
C. T1增大, T2增大
D. T1增大, T2不变【例四】如图所示,用力F拉着叠放的A、B两木块
一起沿粗糙斜面匀速上行,对木块B,存在________对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对木块A,存在______对作用力与
反作用力。课堂训练:1.一本书静放在水平桌面上,则( )
A.桌面对书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书的重力,它们
是一对相互平衡力。
B.书所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作
用与反作用力。
C.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的重力,它们是同一性
质的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
衡力。
2.重物A用一根轻弹簧悬于天花板下,画出重物和
弹簧的受力图如图所示,关于这四个力的以下说
法正确的是( )
A.F1的反作用力是F4
B.F2的反作用力是F3
C.Fl的施力者是弹簧
D.F1与F2是一对作用与反作用力3.两个小球A和B,中间用弹簧连结,并用细绳悬
于天花板下,下面四对力中,属平衡力的是
( )
A.绳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A的拉力。
B.弹簧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B的拉力。
C.弹簧对B的拉力和B对弹簧的拉力。
D.B的重力和弹簧对B的拉力。
4.两人分别用10N的力拉弹簧秤的两端,则弹簧秤
的示数是( )
A.0 8.10N C.20N D.5N.4.5牛顿第三定律学习目标: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
作用力的概念。
2. 知道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能用它解决简
单的问题。
3.能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学习重点:
牛顿第三定律
学习难点:
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一、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发生的1.大量实验事实表明,自然界中一切力的现
象,总是表现为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只要
有力发生,就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甲物体施给乙物体一个力的同时,甲物体也
受到乙物体施给的一个力,施力物体同时也
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2.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做作
用力和反作用力。
①把相互作用的一对力中的一个叫做作用力
(或反作用力),另个就叫做反作用力 (或作
用力)。习惯上,常把研究对象受到的力称
为作用力,而把研究对象对其他施力物体
所施加的力称为反作用力。
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时发生的,切莫以
为“作用力在先,反作用力在后”(可以用自
已的双手对掌体会)。用脚踢足球,有人说:“只有把脚对球的力叫
作用力,球对脚的力叫反作用力才行,因为
前者是主动力,后者是被动力,主动力在
先,被动力在后”。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
主动力与被动力只能说明引起相互作用的原
因,并不意味着相互作用有先后之分。二.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
线上。
2.表达式:
F=-F′
式中的“-”号表示方向相反。3.重要意义
①牛顿第三定律独立地反映了力学规律的一
个重要侧面,是牛顿第一、第二定律的重
要补充,定量地反映出物体间相互作用时
彼此施力所遵循的规律,即作用力和反作
用力定律。
②全面揭示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可
归纳为三个性质和四个特征。三个性质是:
A.异体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彼
此相互作用的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自产
生各自的作用效果;
B.同时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
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不分先后;
C.相互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互的,
成对出现的。四个特征是:
A.等值:大小总是相等的;
B.反向:方向总是相反的;
C.共线:总是在同一直线上;
D.同性:力的性质总是相同的。③牛顿第三定律揭示了力作用的相互性,兼
顾施力、受力两个方面,是正确分析物体 受力的基础.定律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而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也必然相互关联,借助定律可以从一个物体的受力分析过渡到另一个物体的受力分析。
④牛顿第三定律所阐明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不仅适用于静止的物体之间,也适用于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这种关系与作用力性质、物体质量大小、作用方式(接触还是不接触)、物体运动状态及参考系的选择均无关。⑤牛顿第三定律是牛顿及其前人通过大量实
验得出的一条普遍规律,广泛应用于生
产、生活和科学技术中,所以要把所学知
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用以解决各种实
际问题.三、平衡力与作用力 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例一】一个大汉(甲)跟一个女孩(乙)站在水平地面
上手拉手比力气,结果大汉把女孩拉过来了,对这
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的力的关系,不正确的说法是
( )
A.大汉拉女孩的力一定比女孩拉大汉的力大。
B.大汉拉女孩的力不一定比女孩拉大汉的力大。
C.大汉拉女孩的力与女孩拉大汉的力一定相等。
D.只有在大汉把女孩拉动的过程中,大汉的力才
比女孩的力大。在可能出现的短暂相持过程
中,两人的拉力一样大。【例二】关于两个物体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作用力才有反作用力,因此先有作用力后产
生反作用力。
B.只有两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中,作用力与反作
用力才大小相等。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存在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
体之间。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相同。【例三】一个400N重的木箱放在大磅秤上,木箱内
有一个质量为60kg的人,站在小磅秤上,如图所
示.如果人用力推木箱顶板,则小磅秤和大磅秤
上的示数T1、T2的变化情况是( )
A. T1增大, T2减小
B. T1减小, T2不变
C. T1增大, T2增大
D. T1增大, T2不变【例四】如图所示,用力F拉着叠放的A、B两木块
一起沿粗糙斜面匀速上行,对木块B,存在________对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对木块A,存在______对作用力与
反作用力。课堂训练:1.一本书静放在水平桌面上,则( )
A.桌面对书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书的重力,它们
是一对相互平衡力。
B.书所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作
用与反作用力。
C.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的重力,它们是同一性
质的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
衡力。
2.重物A用一根轻弹簧悬于天花板下,画出重物和
弹簧的受力图如图所示,关于这四个力的以下说
法正确的是( )
A.F1的反作用力是F4
B.F2的反作用力是F3
C.Fl的施力者是弹簧
D.F1与F2是一对作用与反作用力3.两个小球A和B,中间用弹簧连结,并用细绳悬
于天花板下,下面四对力中,属平衡力的是
( )
A.绳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A的拉力。
B.弹簧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B的拉力。
C.弹簧对B的拉力和B对弹簧的拉力。
D.B的重力和弹簧对B的拉力。
4.两人分别用10N的力拉弹簧秤的两端,则弹簧秤
的示数是( )
A.0 8.10N C.20N D.5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