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1.2.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9-09 10:3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1.2.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同步练习
知识点 1 生物圈的范围
图1-2-12 生物圈的范围示意图
生物圈的范围
1.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表面的一薄层叫作________。它包括________的底部、________的大部和________的表面,其中________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如果以海平面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达到约________的高度,向下可深入________左右的深度。
3.在水圈中,几乎到处都有生物,但是大多数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________以内的水层中。
据图,完成4~6题。
4.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它有一个圈层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也是人类的“立足点”。这个圈层是(  )
A.大气圈的底部
B.水圈的大部
C.岩石圈的表面
D.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5.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而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作生物圈。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它们生活所需要的环境
B.生物圈是由全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D.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0米的范围内
6.把下列生物与其生活的圈层用线连接起来。
       A.大气圈B.水圈C.岩石圈
知识点 2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图1-2-13
多样的生态系统
1.你认识上图中的生态系统吗?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除上述生态系统,还有________生态系统、________生态系统、________生态系统等。其中__________有“地球之肾”之称;________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________的自动调节能力最强;________的自动调节能力最差。
3.____________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据图,完成4~9题。
4.2016·潍坊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小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5.2016·成都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叫作(  )
A.大气圈 B.生物圈
C.水圈 D.岩石圈
6.动植物种类繁多,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是(  )
A.农田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湖泊生态系统
7.对“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观点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相互联系
B.生态系统多样并且相互联系
C.各类生态系统共用阳光、空气等
D.各种生物都能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存在
8.有关图1-2-14中漫画的寓意,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图1-2-14
A.森林可以为许多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
B.大面积砍伐森林,也可能导致人类失去生存家园
C.生物种类和数量锐减的唯一原因是森林被破坏
D.目前,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人类应该保护地球
9.在路易斯安那州,由于在甘蔗田中施用了异狄氏剂(一种杀虫剂),在1961年一年中就发生了
三十多起大型鱼死亡的事例,对此请分析回答。
(1)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甘蔗属于________。
(2)在甘蔗田施用异狄氏剂,却引起湖泊、池塘中大型鱼死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事例说明农田生态系统和湖泊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是相互关联的。这种关联性不仅表现在非生物因素方面,还表现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方面。
(3)你认为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来保护生物圈?
【能力提高】
1.下列不属于生物圈的范围的是(  )
A.大气圈的底部 B.水圈的大部
C.岩石圈的表面 D.地壳的内部
2.关于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城市生态系统是独立的
B.城市生态系统是人为的生态系统
C.城市生态系统是脆弱的
D.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多,生产者少
3.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女孩为了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而不幸牺牲。其中有一句歌词是这样的:“走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请根据歌词,判断丹顶鹤生活在(  )
A.湿地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4.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亚利桑那州的沙漠中兴建了“生物圈Ⅱ号”,模拟与地球——“生物圈Ⅰ号”相似的生态环境,8名科学家在其中生活了一年多。另外,日本在北部沿海也建造了“迷你地球”——一个全封闭的人工生态环境,两位科学家于2005年入住“迷你地球”,开展科学研究。据此,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物圈Ⅱ号”和“迷你地球”都不是生态系统
B.“生物圈Ⅱ号”中一定具有生产者
C.“迷你地球”里,两位科学家起到了生产者的作用
D.“生物圈Ⅱ号”和“迷你地球”中所需能量最终来源于发电厂
5.2016·广东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绿色水库”
B.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
C.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组成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6.下列对各类生态系统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但其调节能力差
B.草原上生活着多种动物,以青蛙等两栖动物为主
C.天然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强,不会被破坏
D.任何自然生态系统中,分解者都是必不可少的
7.请将下列框架图内的空格补充完整。

知识点1
1.生物圈 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 岩石圈
2.10千米 10千米
3.150米
4.C
5.D [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的范围如果以海平面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达到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度,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6.
知识点2
1.草原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2.湿地 淡水 海洋 湿地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3.生物圈
4.C [解析]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差,因此自动调节能力最小。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为自然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强,能够长期处在比较稳定的状态。
5.B [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因此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6.B [解析]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7.D [解析]各生态系统并不是密闭的,孤立的,而是开放的,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和动物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因此某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大大增加或减少,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传递,其中有害物质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在没有使用过DDT的南极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这说明DDT等物质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已加入全球性的物质循环当中,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整体性体现在地域相互关联、非生物因素相互影响、生物因素相互关联。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不同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特点以及不同种类的生物,不可能各种生物都能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存在。
8.C
9.(1)生产者
(2)下雨时,水将异狄氏剂从土壤带到湖泊和池塘,从而造成大型鱼死亡 地域关系 生物因素
(3)禁止排放有害物质,对有害物质进行无害化处理;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禁止乱捕滥杀和乱砍滥伐等。
【能力双测】
1.D [解析]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A [解析]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圈内的各种生态系统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3.A [解析]歌词中说的芦苇坡属于湿地,因此丹顶鹤所在的生态系统应为湿地生态系统。
4.B
5.D [解析]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蓄洪抗旱、净化水质的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和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6.D [解析]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调节能量越强,反之,越弱;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少,草原上的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有的草原上有少量的灌木丛,由于降雨稀少,乔木非常少见,那里的动物与草原上的生活相适应,大多数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行为特点,草原上啮齿目动物特别多,它们几乎都过着地下穴居的生活,草原上视野开阔,动物挖洞穴居有利于逃避敌害,是对草原环境的一种适应,由于缺水,在草原生态系统中,两栖类和水生动物非常少见;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在任何自然生态系统中是必不可少的。
7.大气 水 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