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拓展三 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词语盘点”,积累词语。
2.交流自己通过阅读说明性文章增长的知识,学习用表格的方式做单元小结。
3.理解、背诵“四时之风”。
4.推荐好书《森林报》,培养学生课外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用表格式总结基本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在课外阅读中感悟基本的说明方法。
【教具学具】
PPT课件;词语卡片。
【授课类型】综合课。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词语盘点”,积累词语。
2.交流自己通过阅读说明性文章增长的知识,学习用表格的方式做单元小结。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学生自主学习“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①初读词语。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自己查找工具书。
②再读词语。看清字形,找出容易写错的字并做上记号。
③抄写“读读写写”里的词语。同座相互检查批改,自己更正错误。把错了的字多写几遍。
④让学生把容易写错和认错的字写在黑板上。老师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2.检查自学情况。
①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交叉读——全班齐读。
②组织听写。同桌互报听写,抽查易混易错的词。互查互改
③老师报听写,抽查部分词语,组织学生交叉批改,利用多功能展台,展示优秀作业,当堂评价。
课文内容回顾
《鲸》和《松鼠》介绍了有关动物的一些知识,向我们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
《新型玻璃》介绍了一些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已使我感受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
《假如没有灰尘》揭示了科学家们的重大发现,阐释了了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
二、交流平台。
1.师:大家读一读交流要求,弄明白本次需要交流一些什么,怎样交流。
2.学生读要求后回答,老师小结。
3.师: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一些说明文,平时在课外,我们也读了许多说明性的文章,从中学到了不少的说明方法,在我们的习作中,也用过一些说明方法。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填写一下这张表格。(PPT课件出示表格)4.学生回顾方法,认真画表、填表。
5.利用展台投影,展示填完的表格。及时评价,指出不足,让学生更正。
5.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背诵“四时之风”。
2.推荐好书《森林报》,培养学生课外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日积月累。
1.自由诵读“四时之风”。
(1)自由读诗,自行解决生字、词,不理解的词查查字典。读准字音和节奏。
(2)感知这首诗的格式特点。
四句为一节,全诗共四节,中间空开为一节的标志。
(3)指名读诗。老师随时正音。
(4)全班齐读。提醒读准节奏。
2.合作学习,理解诗意。
(1)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诗句的意思,互相纠错。
(2)安排四名同学分别按春夏秋冬的顺序说诗句的大意。
3.指导感情朗读。
4.熟读成诵。
二、课外书屋。
1.学生自由读“课外书屋”的内容。
2.介绍著名科普读物《森林报》。
3.师:像《森林报》这样的科普读物还有哪些?你知道多少?希望大家多读读。
PPT课件出示其他科普读物——
高士其《细菌世界历险记》
李四光《穿过地平线》
贾兰坡《爷爷的爷爷从哪里来》
法布尔《昆虫记》
房龙《地球的故事》
伊林《十万个为什么》
三、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四时之风》。
2.阅读科普名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回顾?拓展三的教学分成了四大板块。“词语盘点”的内容以学生自学为主,让学生在读读写写中积累词汇;“交流平台”板块设计了两个内容,一是交流自己通过阅读说明性文章增长的知识;二是用单元小结列表格的方式,总结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进行交流。教学时,可以把这两项内容结合起来进行总结。我把重点放在第二个内容。首先让学生回顾自己课内外阅读的说明文,想一想每篇文章分别介绍了哪些事物及其有关知识,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然后按照表格的形式进行总结。“日积月累”板块的内容是一首诗。这首诗描写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风的不同特点,诗句的意思浅显易懂。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这首诗,自己疏通生子新词,将其读通顺后,再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师相机指导。在学生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之后,指导学生练习朗读,并熟读成诵。“课外书屋”板块结合本组教学,向我们推荐的书籍是著名科普读物《森林报》及其他一些科普名著。这一板块的学习我放手让学生去自读自悟,最后,给同学们推荐了其他一些科普读物。
最后一个板块的处理不够到位。平时,学生阅读的科普读物不是很多,教师应着力激发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可以通过组织读书交流会、评选“我最喜欢的科普读物”等活动,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还可以在班里建立一个科普读物图书角,让学生把自己的科普读物带到学校来,与其他同学共享。
课件16张PPT。回顾·拓展三人教版 五年级上读读写写
目前 上腭 哺乳 退化 垂直 经验
判断 胎生 特征 寿命 珍贵 急促
报警 盗窃 犯罪 嫌疑 金属 银行
图纸 即使 规定 窗帘 保持 噪音
废水 集中 处理 对付 研制 奇迹
博物馆 安然无恙 藕断丝连知识回顾读读记记
乖巧 驯良 清秀 矫健 机警 躲藏
追逐 强烈 溪流 警觉 触动 锐利
错杂 苔藓 狭窄 勉强 遮蔽 然而
面临 颗粒 来源 分裂 飘浮 削弱
柔和 性能 依附 稳定 朝晖 单调
古往今来 庞然大物 气象万千 《鲸》和《松鼠》介绍了有关动物的一些知识,向我们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
《新型玻璃》介绍了一些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已使我感受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
《假如没有灰尘》揭示了科学家们的重大发现,阐释了了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课文内容交流平台 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一些说明方法,
你能填写一下下面表格吗?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有人说,松鼠横渡溪流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四时之风》这首诗描写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风的不同特点,表现了大自然的奇妙。日积月累春风能解冻, 和煦催耕种。
裙裾微动摇, 花气时相送。 春天的风可以带来温暖,和煦的阳光催促农民该耕种了,裙子被风吹得微微动摇,花香也时不时地从别处传来。 夏风草木熏, 生机自欣欣。小立池塘侧, 荷香隔岸闻。 夏天的风吹得草木摇晃,勃勃生机显示了大自然的欣欣向荣,在池塘旁边小立片刻,便能闻到隔岸飘来的荷花的香。秋风杂秋雨, 夜凉添几许。飕飕不绝声, 落叶悠悠舞。 秋天的风夹杂着秋雨,晚上更增添了几丝凉意,秋天的风雨声是绵绵不断的,吹得树叶悠悠地落下来,仿佛在翩翩起舞。 冬风似虎狂, 书斋皆掩窗。整日呼呼响, 鸟雀尽潜藏。 冬天的风则像狂怒的老虎,在书房看书都必须把窗户关好,冬风声整日呼呼地刮着,鸟雀都不知道藏到哪儿去了。 今天向大家推荐著名科普读物《森林报》。 《森林报》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塔利·瓦连季诺维奇·比安基的代表作。这部书1927年出版,著者以其擅长描写动植物生活的艺术才能,用轻快的笔调、采用报刊形式,按春、夏、秋、冬四季12个月,有层次、有类别地报道森林中的新闻,森林中愉快的节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中的英雄和强盗,将动植物的生活表现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课外书屋 推荐理由:它描写了森林中动植物在一年四季中发生的有趣故事,以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精美绝伦的图画、轻快的笔调带领孩子们走进一个充满魅力的森林。 推荐书目
高士其《细菌世界历险记》
李四光《穿过地平线》
贾兰坡《爷爷的爷爷从哪里来》
法布尔《昆虫记》
房龙《地球的故事》
伊林《十万个为什么》1.背诵、默写《四时之风》。
2.阅读科普名著。作业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全国最大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