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必修1)物理:2.4《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必修1)物理:2.4《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教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0-08-14 12:05:0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设计思想:
本节教学内容的基本特点是讲述了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推导速度-位移公式,着重培养学生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能力本节内容在本章中的地位它是对前面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巩固温习,在此基础上得以提高,根据教学的总体目标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资源,本节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式主要采用了启发式、探究式。
对教学中关键环节的处理方法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讨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推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2-v02=2as,并会应用它们。
(2)会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将已学过的数学规律运用到物理当中,将公式、图象及物理意义联系起来加以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的方法。21世纪教育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在我们生产生活中到处都有物理,到处都有物理规律在起作用
2.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
会灵活运用公式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实际问题中对物理意义、情景的分析,灵活运用物理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及变化:
本节是上一节内容的拓展和提高,由位移公式及速度公式推导速度-位移公式,与旧教材相比主要变化有:
知识呈现方式的变化,旧教材出示两道例题,以解题为目的,新教材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飞机跑道的设计、喷气飞机的制动系统设计、一起交通事故的分析,通过创建物理情景,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探究的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分析归纳结论,体验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教学手段与方法:
合作探究式,以学生体验为主,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以语言传递为主、辅之以多媒体手段,注重语言感染力、说服力,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协同合作的精神,进一步激励学生的内在动力,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品质。
教学资源与准备:
投影、视频、教材阅读。
1充分利用教科书图文并茂的特色,指导学生阅读相关内容,引导学生使用好课本。
2多媒体课件的播放。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教学流程图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 请你设计一种跑道,给一特殊类型的喷气式飞机使用.该飞机在跑道上滑行时以a=4.0m/s2恒定的加速度增速,当速率达到85m/s时就可以升空.如果允许飞机在达到起飞速率的瞬时停止起飞而仍不会滑出跑道,且能以大小为5.0 m/s2的恒定加速度减速,跑道的长度应当设计为多长 1.
教师引导学生导出公式 (1) (2)(3) (4) 1.2.
教师引导学生活动 方法一:t1=v/a1=85/4s=21.25s=903.125mt2=v/a2=85/5s=17s=722.5mS=s1+s2=1625.625m方法二:S=vt1=903.125mS=vt2=722.5mS=s1+s2=1625.625m方法三:=903.125m=722.55mS=s1+s2=1625.625m方法四:利用图像求面积S=s1+s2=1625.625m 1.巩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2.注重物理情景过程的分析,而不是盲目的带公式3.学会多角度来解决同一问题
活动二 机场跑道为2500m,喷气式飞机以恒定的加速度a=3.5m/s2增速,当速率达95m/s可升空,假定飞机在到达此速率时就因故要停止飞行,设计出的喷气式飞机的制动系统至少要能产生多大的加速度?
学生活动 =952/2×3.5=1289mS2=s-s1=1211m a2=3.73m/s2 1.巩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2.注重物理情景过程的分析,而不是盲目的带公式3.学会多角度来解决同一问题
活动三一起交通事故的分析 某公路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车辆总质量大于12t的载重汽车与一辆总质量小于4。5t的空载小车迎面相撞,空载小车的前部车体损坏,驾驶员受伤,载重汽车的前车灯撞坏数据:表一装载初速度(km/h)制动距离m大型汽车空20≤4。4总质量>12t重30≤9。5小型汽车空30≤6。5总质量<4。5t重≤7。0国家对于机动车辆要进行定期检验,不符合技术指标的不能上路,这辆车都符合表中的技术标准,假定两车的制动距离可用上表中对应的最大值分析交警测得两车制动点之间的距离为96m,制动时重载汽车的速度为60km/h,空载小车的速度为90km/h,事故地点距重载汽车制动点38m,分析:两车的自身长度可以略去,当作两运动质点进行分析,根据上表数据,进行计算,填出下表二:制动前车速(km/h)制动加速度(m/s2)制动距离(m)出事地点车速(m/s)[21世纪教育网重载汽车60空载汽车9021世纪教育网
学生讨论 教科书中给出了图l一8一l是帮助学生进行分析 应鼓励学生独立分析选取表一中第二行第三行的数据,分别计算大型汽车的加速度为3。65m/s2小型汽车的加速度为5。34m/s2以此分别以各自的加速度刹车,刹车分别距离为38m和气58。5m由题意,到事故地点,载重汽车到事故点已停,小汽车未停,由此可获得的结论是:小汽车碰了载重车由物理公式解得,小汽车到事故地点时车速为2。36m/s
小结: 这一节我们主要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及其推论的应用,在应用时,要注意物理过程,要结合实际具体分析。
板书设计 §8.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速度公式: V=V0+at位移公式: X= V0t+at导出公式: 二、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题:1.2.3.4
课堂评价及建议 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关系式及其重要推论式的应用理解程度熟练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认知活动中的参与水平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2.教师教师教学后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等方面的自我评价与反思
飞机跑道的设计,创设
情景,激发兴趣
引导学生导出公式
鼓励学生不必局限于一种方法
小组探究方法交流
探究方法展示
小组间互评
教师参与评价







知识拓展:喷气飞机的制动系统设计
总结规律
一起交通事故的分析
课堂小结
避免交通事故的措施
引出探究课题:如何利用加速度、初、末速度求位移
小组讨论探究问题方的方法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方法4
小组讨论
依据可有多种形式
探讨最佳方案
总结规律
6
V(m/s)
t(s)
5
4
3
2
1
0
2
4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